iOS數據存儲方式總結

對於數據的持久化存儲,ios中一般提供了4種不同的機制:
1.屬性列表
2.對象歸檔
3.數據庫存儲(SQLite3)
4.蘋果公司提供的持久性工具Core Data。

也就是說:IOS上數據存儲,我們要了解的兩點,數據存儲格式(也就是存儲機制),數據存儲位置。
1》文件如何存儲(如上面4點)
2》文件存儲在哪裏。
對於數據的操作,其實我們關心的是操作的速率。
就好比在Adnroid中偏好存儲,數據庫存儲,io存儲一樣。我問了我們公司新來的ios哥們,他說他們培訓機構基本對數據操作這塊就講了屬性列表和數據庫,以及普通的文件存儲(比如音視頻圖這些多媒體數據)。
一:應用文件目錄
首先我們來看了解下ios數據存儲位置,因爲只有知道位置路徑我們才能去讀取數據,而數據的持久化機制不過是針對操作速率來考慮的,
比如我們大致知道屬性列表(既鍵值對形式)的存儲熟慮應該高於數據庫高於io文件流存儲。我們在選擇用何種機制存儲數據,主要也是看數據的形式。一個ios應用安裝後大致會有如下文件夾及其對應路徑:
在mac上看模擬器中應用路徑:
/Users/nono/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iPhone Simulator/5.1/Applications/2D135859-1E80-4754-B36D-34A53C521DE3
你在finder中的home下可能找不到Library這個目錄,因爲貌似是影藏起來了(我這機器上是,在終端可以看到)。
最後那一竄的類似序列號的東西就是ios自動給應用生成的一組應用唯一識別碼最爲了應用的home目錄名。
其下面就是上圖所示了。
書上對這些文件夾介紹:
Document:應用程序將其數據存儲在這個文件夾下,基於NSUserDefaults的首選項的設置除外。
簡單理解是,基本上我們要操作的一些數據都是存儲在這個文件夾下面的
TIPS:這邊提下一點,對於ios系統這麼分配文件夾,是因爲在設備進行同步時,ITunes有選擇性的意識來備份文件。
比如我們可以猜到,tmp下的應該就不會備份了。
對於Document文件夾目錄路徑的獲取,API提供了這麼一種方法:
[cpp] view plaincopy
NSArray *paths = NSSearchPathForDirectoriesInDomains(NSDocumentDirectory, NSUserDomainMask, YES);  
   NSString *docPath = [paths objectAtIndex:0];  
Library:基於NSUserDefault首選項設置存儲在其下Preferences文件夾中,簡單來說,這個文件夾一般你很少操作到。
書上對於這部分基本沒介紹。估計對於初級部分是跳過了。
Tmp:應用臨時存儲文件,當不需要時,應用負責刪除其下的文件數據。
該文件也提供了目錄獲取方法:
[cpp] view plaincopy
NSString *tmpDoc = NSTemporaryDirectory();  
應用程序文件:這個基本沒提到書上,但是我們大致可以猜測,這就是整個應用程序的程序文件夾吧。
好了,以上我們大致解決了我們提到的第一個點,文件存儲目錄
二:數據存儲機制
1.屬性列表
這個其實我們早見過,plist就是,感覺用來存儲鍵值對小數據是最合適,因爲速率很高。
這個存儲機制很簡單,對於前面我們使用過了在plist文件來讀取數據填充一些列表,只不過那會plist文件存儲位置不同,
用的是Mainbundle什麼的來返回文件夾,其實這邊我也推測,上面提到有個應用程序文件夾,它下面的文件就是這麼來讀取的~(反正暫時不管他)
這邊不過就是改變了存儲位置,數據操作還是一樣的
[cpp] view plaincopy
NSArray *paths = NSSearchPathForDirectoriesInDomains(NSDocumentDirectory, NSUserDomainMask, YES);  
NSString *docPath = [paths objectAtIndex:0];  
NSString *myFile = [docPath stringByAppendingPathComponent:@"my.list"];  
//讀取文件  
NSArray *array = [[NSArray alloc] initWithContentsOfFile:myFile];  
//操作完若修改了數據則,寫入文件  
[array writeToFile:myFile atomically:YES];  
2.對象歸檔
上面的屬性列表存儲機制,我們都知道,這個機制支持NSArray,NSDictionary,NSData,NSString,NSNumber,NSDate 等等
這些對象直接寫入plist文件中。
那麼對於一些複雜對象,我要保存整個這個對象數據呢?
反正我是這麼覺得,這個機制很像java中的對象整體序列化。當然,這些數據在讀取是就需要遵循一種墨守成規的協議了。
首先我們定義的對象類,必須實現NSCoding和NSCopying協議(額,網上說後面這個不實現也可以,我猜是他對象沒有copy操作,因此沒出錯)書本上反正是實現了這兩個協議
然後歸檔中用到的操作類
NSKeyedArchiver
這邊我們定義一個對象,h文件中定義兩屬性,申明要實現的NSCoding和NSCopying協議
實現文件
[cpp] view plaincopy
//  TestObj.m  
//  DataStorageTest  
//  Created by Nono on 12-5-12.  
//  Copyright (c) 2012年 NonoWithLilith. All rights reserved.  
#import "TestObj.h"  
@implementation TestObj  
@synthesize stringA = stringA;  
@synthesize stringB = stringB;  
#pragma mark -  
#pragma NSCoding協議實現實現  
- (void)encodeWithCoder:(NSCoder *)aCoder  
{   //encoder  
    [aCoder encodeObject:stringAforKey:@"1"];  
    [aCoder encodeObject:stringBforKey:@"2"];  
}  
- (id)initWithCoder:(NSCoder *)aDecoder  
{  
    //decoder  
    if (self = [superinit]) {  
        stringA = [[aDecoder decodeObjectForKey:@"1"] retain];  
        stringB = [[aDecoder decodeObjectForKey:@"2"] retain];  
    }  
    returnself;  
}  
#pragma NSCopying協議實現  
- (id)copyWithZone:(NSZone *)zone  
{  
    TestObj *copy = [[[selfclass] allocWithZone:zone] init];  
    copy.stringA = [[self.stringAcopyWithZone:zone] autorelease];  
    copy.stringB = [[self.stringBcopyWithZone:zone] autorelease];  
    return copy;  
}  
@end  
然後是對對象歸檔的讀取和寫入
[cpp] view plaincopy
//讀取歸檔文件  
   NSData *data = [[NSMutableDataalloc] initWithContentsOfFile:myFile];  
   NSKeyedUnarchiver *unarchiver = [[NSKeyedUnarchiveralloc] initForReadingWithData:data];  
   TestObj * test = [unarchiver decodeObjectForKey:@"data"];  
   [unarchiver finishDecoding];  
   [data release];  
   [unarchiver release];  
   //寫入歸檔文件  
   NSMutableData *data1 = [[NSMutableDataalloc] init];  
   NSKeyedArchiver *archiver = [[NSKeyedArchiveralloc] initForWritingWithMutableData:data1];  
   [archiver encodeObject:test forKey:@"data"];  
   [archiver finishEncoding];  
   [data writeToFile:myFile atomically:YES];  
   [data1 release];  
   [archiver release];  
   [test release];  
但是問了下新同事,據說這個用到也是蠻少,至少他目前。我看了下,覺得這個和Android 中Parcelable太尼瑪像似了
三.數據庫存儲
和Android一樣,ios中也是用了SQLite3這種嵌入式數據庫。
這個網上例子是很多了。我這邊就大致看下了數據庫的打開,數據庫表創建,查詢,插入
[cpp] view plaincopy
 //數據庫操作  
 sqlite3 *database;  
// const NSString * dbname = @"mydb"  
 int result;  
 //打開一個指定路徑的現有的數據庫,如果沒有則會新建一個db庫  
 result =  sqlite3_open([myFile UTF8String], &database);  
 if (result != SQLITE_OK) {  
     sqlite3_close(database);  
 }  
 //創建一個db表  
 char *errorMsg;  
 NSString *sql_create_table =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NONOTABLE 省略~~~~~~~~~~~~~";  
 int result1 ;  
 //sqlite_exec用了針對sqlite3運行任何不要返回數據的命令,它用於執行更新,插入和刪除。簡單來說,這個方法執行的都是一些無需返回數據(雖然我們可能獲取一個狀態值。)。  
 result1 = sqlite3_exec(database, [sql_create_table UTF8String], NULL, NULL, &errorMsg);  
 //檢索查詢操作  
 int result2 ;  
 sqlite3_stmt *statment;  
 NSString *sql_selected = @"查詢語句";  
result2 = sqlite3_prepare_v2(database, [sql_selected UTF8String], -1, &statment, nil);  
 if(result2 == SQLITE_OK){  
     //單步操作  
     while (sqlite3_step(statment) == SQLITE_ROW) {  
         int row = sqlite3_column_int(statment, 0);  
         char * rpwData = sqlite3_column_text(statment, 1);    
     }  
     sqlite3_finalize(statment);  
 }  
 //綁定變量,既就是插入操作的一種變種,比如我麼那上面提到sqlite_exec可以執行插入操作,插入內容直接是寫在sql字竄裏,但是考慮到字竄涉及到無效的符號以及會一些嚴重的注入漏洞(比如以前聽過的引號符號)。  
 NSString *sql_bind = @"insert into foo value(?,?)";  
 result2 = sqlite3_prepare_v2(database, [sql_selected UTF8String], -1, &statment, nil);  
 if(result2 == SQLITE_OK){  
     sqlite3_bind_int(statment, 1, 235);  
     sqlite3_bind_text(statment, 2, "test", -1, nil);  
           sqlite3_finalize(statment);  
 }  
 if (sqlite3_step(statment) != SQLITE_DONE)  
     NSLog(@"error");  
 sqlite3_finalize(statment);  
 sqlite3_close(database);  
4.Core Data存儲機制
大致瀏覽下基本感覺就是將對象歸檔搞成了可視化和簡單化。
總結下:其實對於ios數據存儲,最常用和主要要掌握的就是屬性列表和數據庫,因爲兩個是出鏡率比較高的。
其他可能在數據存明顯體現出儲優勢時,我們會去考慮用另外兩種機制。
基礎的來說,必須掌握屬性列表和sqlite的操作存儲。

還可以參考:

 http://mobile.51cto.com/iphone-392479.htm

http://wiki.eoe.cn/page/iOS_blog_page_74440.html

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data-storage-in-ios

發佈了18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5 · 訪問量 27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