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um 產品所有者的挑戰

既然價值不好控制也不易評估,許多Product Owner便將眼光放在「進度控管」上面,畢竟產品的釋出進度也是Product Owner需要負責的部分。Product Owner 10 個裏面有9個或多或少都覺得開發團隊進度太慢。Product Owner經常公開或私下抱怨:

  • 爲什麼這個sprint只拿那麼少量的user story?
  • 每個sprint承諾的user story爲什麼總是做不完?
  • 承諾的user story做不完爲什麼沒有「自願加班」把它做完?

爲什麼快不了?

「預估進度與實際進度不符」是軟體開發經常面對的問題。根據字面上的意思,「預估」原本就包含「猜測」與「誤差」的涵義,而「實際進度」總是要等做出來之後才曉得。所以「預估進度與實際進度不符」實屬正常現象,請安心服用。

但是,身爲Product Owner還是要爲產品的整體進度跟老闆或客戶交代,因此無法容忍實際進度跟「Product Owner腦袋中的進度」相差太大。

Scrum只是一面照妖鏡。Scrum跑的好,可以反映出個人、團隊與組織的現況。如果Product Owner覺得團隊進度太慢,應該與團隊一起探討關於進度認知落差的原因,例如:

  • 不熟悉Scrum:剛開始接觸Scrum的團隊,前半年可能都還在熟悉Scrum與敏捷開發的思維與團隊合作模式,因此開發進度會比較慢。
  • 團隊的真實進度就是如此:以前隱瞞現實狀況才讓進度看起來符合預期,例如:犧牲品質、功能沒有做完但卻宣稱已完成,反正有問題等QA測試再來除錯就好了。現在跑Scrum,透明性增加,只是反應出團隊的真實狀況而已。
  • 需求的不確定性高:需求的不確定性高,或是Product Owner與開發團隊缺少問題領域的專業知識,導致邊開發邊釐清需求,以及增加重工(rework)的時間。
  • 技術的不確定性高:開發過程採用太多新技術,因此團隊成員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學習與熟悉這些技術。加上新技術通常不太穩定,學習資源也比較少,因此增加團隊的學習曲線。例如,採用新的JavaScript框架、新的程式語言、新的軟體架構、新開發環境或建構工具。
  • 多工與中斷太多:除了開發工作,團隊經常被中斷處理其他產品或專案的維護或救火工作。這可能代表以前開發的品質太差,現在回過頭來「討債」。或是每個人負責的工作太多,多工切換導致浪費,雖然每個人看起來很忙,但真正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反而很有限。
  • 外部相依性高:開發的產品有很多外部相依性,例如需要與協力廠商配合,或是開發軟體相依於公司其他部門的韌體與硬體。無法有效管理外部相依性,因而影響到產品開發的進度。
  • 開發環境與設備太爛:有些公司業務團隊就在開發團隊的隔壁,業務與客戶講話自然音量比較大,干擾了開發團隊的思緒。另外,開發設備太爛也會嚴重影響開發進度,例如開發電腦太慢、記憶體太小、沒有雙螢幕、鍵盤太難打、持續整合伺服器跑太慢、測試設備不足等,都會影響開發進度。
  • 開發人員不適任:進度太慢當然也可能是開發人員本身的問題,可能能力不符合團隊的期望,而且一直無法有效提升自己的能力。或是有些團隊成員立志當米蟲,能撈就撈、能混就混。也有些人比較適合傳統瀑布式專案,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不習慣Scrum團隊的自組織模式,因此表現不佳。遇到這種情況,就不需要客氣,該換人時就需要換人。

(摘錄: teddy-chen Blog)

Agile & Scrum Basis

發佈了16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27 · 訪問量 30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