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震驚的小學試卷

母親去參加我侄子的家長會,帶回了兩套侄子的考試試卷,我很好奇,拿過來看了看。看了現在小學生的試卷後,我震驚了!這是什麼教育?這樣的教育有希望嗎?

下面給大家詳細說說我看到了什麼!

侄子在市裏某著名小學讀書,有這麼幾道題:

一個春天的夜晚,一個久別家鄉的人,望着皎潔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鄉,於是吟起了一首詩:(),()。

我看到侄子答的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後面是一把大大的“×”,我就奇怪了,我也是想到的這兩句。我好奇地問侄子,這個不對嗎?那答案是什麼?侄子說,標準答案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哎!這就奇怪了,因爲是個春天的夜晚,就要是這句有春風的?要是這個思念故鄉的人不是江南的,是不可能說出“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句話的。一個東北人春天思念故鄉,會說“春風又綠江南岸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應該更準確。再扯遠點,思念故鄉,一千個人可以吟一千句不一樣的詩,這個也可以有標準答案的嗎?

接下來是默寫,題目是:我們學過《桂林山水》一文,請將下面句子默寫下來,然後就是整段的默寫,這有什麼用?死記硬背別人的文字有什麼用?

還有個題目:《匆匆》這篇課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寫的,同學們都很喜歡這篇散文,你能把自己最喜歡、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寫下來嗎?

我侄子寫的是: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後面一個好大的“×”。

但標準答案竟然是: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這就更奇怪了,一篇文章,你可以喜歡這句,我可以喜歡那句,難道最喜歡的一句話也要統一嗎?爲什麼“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這句不能喜歡?就一定要喜歡“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這句?對比這兩句,我也喜歡“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這句話。我覺得這個題目應該是“你能把老師最喜歡、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寫下來嗎”纔對!

再看別的試卷,更莫名其妙了,比如“請說出阿拉伯數字的來歷,是哪個國家創造的”,侄子不知道,問我,我也不知道。我只好上“百度”去搜一下,才知道是古印度人發明的。莫非我吃塊豬肉,還一定得知道它是哪個養豬場養出來的?

最後有個題目讓我徹底崩潰了:請用一句話說明“π”的含義。侄子回答的是:π的含義是圓周率,竟然打的是“×”。這就奇怪了,正好我太太大學讀的是理科,我馬上問她,“π”是什麼意思,她說圓周率啊。

兩個人狂汗,問了侄子半天,他也沒說明白,大概的意思,標準答案是:π是一個在數學及物理學領域普遍存在的數學常數。

我無語了。

發佈了3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 · 訪問量 351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