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這個名字的由來

物聯網這個詞最早是從英文 “Internet of things”翻譯過來的,而Internet of things作爲術語出現,可以追溯到1999年。

在19世紀90年代,商品條碼是商品的主要標識,而由於商品太多,對商品的管理就變得非常複雜,據當時美國零售連鎖業聯盟業的估計,光因爲貨品管理不良,美國幾大零售業者每年損失高達700億美元。

1999年,時任寶潔公司(Procter & Gamble,P&G)營銷副總裁的凱文·艾什頓(Kevin Ashton,在寶潔公司的一次演講中使用了這個詞。他對物聯網的定義是:”在物品編碼的基礎上,爲所有物品增加產品電子標籤(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用來取代商品條碼,進而通過產品電子標籤將萬物連入互聯網“。由於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術可以在非接觸,甚至無需光學接觸的情況下識別這些產品電子標籤,因此計算機程序可以方便地管理大量的加裝了產品電子標籤的商品。

電子標籤將商品連接入互聯網結構圖

由於相關技術還處於早期的研究階段,同年,在寶潔公司和吉列公司的贊助下,凱文·艾什頓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Sanjay Sarma,Suny Siu和研究員David Brock共同創立了自動識別中心(Auto-ID Center)【引用】。自動識別中心後來有重命名爲自動識別實驗室,併成爲一個非盈利的研究聯盟,推動了自動識別,智能對象和EPC系統方面的研究,開發和推廣。

2004年,沃爾瑪開始大規模應用RFID技術,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據Sanford C. Bernstein公司的零售業分析師估計,採用了RFID技術後,沃爾瑪每年可以節省83.5億美元【引用】。在沃爾瑪獲得成功以後,產品電子標籤方案開始風靡全球。

射頻識別
射頻識別常被簡稱爲RFID,又稱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通信技術,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射頻識別最重要的優點是非接觸識別,即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

  • J. Höller, V. Tsiatsis, C. Mulligan, S. Karnouskos, S. Avesand, D. Boyle: From Machine-to-Machine to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troduction to a New Age of Intelligence. Elsevier, 2014, ISBN 978-0-12-407684-6.
  • 郎爲民. 大話物聯網.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1.
發佈了11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51 · 訪問量 47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