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經理,別讓猴子跳回背上!

   好久沒有薦書了,今天推薦一本職場好書:《別讓猴子跳回背上》。
 
   職場上跳來跳去的“猴子”?怎麼回事?初一看,很疑惑。莫非經理們喜歡在辦公室養寵物猴?嗯,有種寵物猴很可愛的。前一陣還看過照片,萌的很。
 
   帶着問題一看,感情自己幼稚了。這本書居然是一本企業管理經典,作者美國人威廉·安肯三世,全球知名的企業管理大師。在美國,“猴子在背上”已經成爲經典企業管理譬喻,即所謂“業界共識”。看來自己落伍太久了。那麼這隻“猴子”到底是什麼呢?下面舉個例子:
 
   經理張三交給員工李四去做一項任務。
   執行中,李四發現問題“A”,於是向張三報告,請示怎麼辦。張三略微思考了一下,告訴李四,你“X”辦。李四按照“X”方式執行,又發現了問題“B”,馬上向張三彙報請示,“我按照‘X’執行,出現了‘B’問題,下面怎麼辦呢?”。因爲“X”的方式是張三的主意,他只好繼續拿主意:你“Y”辦。不久,李四又帶來了問題“C”,於是張三再提示“Z”。
   後來,張三和李四就永遠幸福滴工作在一起了。。。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爲什麼李四的任務,反倒成了張三和李四的共同任務?進一步說,若是最後任務失敗,責任歸誰呢?只怕是張三,而不是李四。因爲李四每一步都是按照張三的指示執行。Oh my God,我們可憐的張三經理。
 
   在上面這個例子中,我們是否發現一隻猴子在蹦來蹦去?對,是“任務”。“任務”這隻猴子一會兒在張三肩膀上,一會兒跳到李四身上,跳過來跳過去。當然,大師不會就此簡單了結,威廉·安肯三世指出:事實上,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也不是心動,是責任在動。大師進一步指出:要鎖定“責任”這隻猴子,將其永遠鎖定在李四身上。爲什麼?其實,工作分派就是一種授權。接受了上級的授權,也就意味着要承擔責任。管理者絕不應容忍“反向授權”行爲,即部下將責任再推還給管理者,譬如例中的李四。
 
   大師的話是高屋建瓴的,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我覺得這不僅是給企業領導層和中層經理們的箴言,對於項目經理們也有相當的啓示。在中國職場,項目經理往往是項目的核心動力,離了項目經理就完全不轉的項目比比皆是。而項目經理們也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並常常過高估計自己的能力,從而過多地承擔項目中的各種責任。其結果:項目組成員的猴子們,紛紛跑到項目經理肩膀上。忽然想起自己身上曾經爬滿猴子,差點兒嘔吐。
 
   大師並未止步於指出問題,“大師”兩字體現在他的思想深度。安肯三世說:企業高管們,要轉變自己的思想。要從依賴企業家的個人能力轉變成依賴以員工爲核心的組織能力。企業家要真正地把企業的成長建立在員工成長的基礎上。員工能否獲得成長,能否變得獨立,以及能否承擔責任,就是讓員工照顧好自己的猴子的意義所在!
 
   大師的話,給我很大觸動。也許,項目經理也要轉變自己的思想。將組員的“猴子”牢牢地鎖定在他自己身上。這絕不是項目經理偷懶或不負責任。相反,這樣做可以最大程度上讓組員們獲得獨立能力,不斷提升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想,這樣做的項目經理,纔是真正對組員成長負責的項目經理,纔是真正對項目成功負責的項目經理。
 
   那麼,怎樣做才能將“猴子”鎖定在組員身上呢?留待下回分解。

發佈了44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6 · 訪問量 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