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测试基本内容

WEB测试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界面测试,网页的界面效果是否有出错的地方,如导航条位置是否合理,与内容布局是否合理等,页面上一些基本设置及基本功能是否正常。

2,功能测试,测试中的重点,例如:

     1)功能连接是否正常;

     2)表单提交是否正常,如注册信息时,需要验证服务器能否正确保存数据,后台运行的程序能否正确解释和使用这些信息。

     数据正确性验证、异常处理等。

    注:如果有固定的操作流程,可以考虑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录制功能,编写可重复使用的脚本代码,可以在测试、回归测试时运行              以减轻测试人员工作量。

    3)Cookie验证,若系统使用了cookie,要验证。若cookie中保存了注册信息,需确认cookie能够正常工作且对这些信息已经加         密。若用cookie统计次数,验证累计次数是否正确。可参考浏览器的帮助信息查看cookie的使用。

3,负载/压力测试,在基本功能测试通过后进行,在集成测试或者系统测试阶段执行,看系统在很多人同时使用或反复运行时,系统是否稳定。

 一般使用工具完成,例如:loadrunner,webload,was,ewl,e-test等。工作内容为编写包括用户一般常用功能的测试脚本,运行,然后得出报告。

4,回归测试,对修复的bug重新测试,看bug是否会重新出现。

5,Alpha和Beta测试,在正式发布产品前先发布测试版,让用户反馈相关信息,找存在的Bug,便于在正式版中解决。


以上几个方面所使用的测试技术:

1,界面测试,走查页面,看页面有无不舒适的地方。结合兼容性测试,最不同分辨率下页面显示效果查看。

2,功能测试,使用的测试技术很多,可结合实际环境选择使用。包括:

1)白盒测试:在JAVA平台上使用Xunit系列工具进行测试,Xunit——类一级的测试工具,最每一个类和该类的方法进行测试。

2)黑盒测试:覆盖系统的全部功能,可结合兼容、性能测试等方面进行,根据软件的需求,设计文档,模拟客户场景随系统进行实际的测试。使用最多的测试技术,涵盖了测试的方方面面,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a,正确性

     b,可用性

     c,边界条件

     d,性能:正常使用的时间内系统完成一个任务需要的时间,多人同时使用的时候响应时间,在可以接受范围内.J2EE技术实现的系统在性能方面更是需要照顾的,一般原则是3秒以下接受,3-5秒可以接受,5秒以上就影响易用性了. 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性能问题,修复起来是非常艰难的,因为这常常意味着程序的算法不好,结构不好,或者设计有问题。因此在产品开发的开始阶段,就要考虑到软件的性能问题。

     e,压力测试:如果有负载平衡的话还要在服务器端打开监测工具,查看服务器CPU使用率,内存占用情况,如果有必要可以模拟大量数据输入,对硬盘的影响等等信息.如果有必要的话必须进行性能优化(软硬件都可以).这里的压力测试针对的是某几项功能.

      f,错误恢复:错误处理,页面数据验证,包括突然间断电,输入脏数据等

      g,安全性测试:

      h,兼容性:不同浏览器,不同应用程序版本在实现功能时的表现,不同的上网方式的影响等。

      浏览器软件和版本:浏览器插件,浏览器选项,视频分辨率和色深.文字大小,调制解调器速率. 
  软件配置 (Configuration) 如IE浏览器的不用选项-安全设定最高,禁用脚本程序,等等,你们的程序在各种不用的设置下表现如何.



注:B/S结构的功能,提交数据、处理数据等。

发布了20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6 · 访问量 13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