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入門(普通用戶版)part_1

      說到區塊鏈,你們肯定馬上張口就來什麼是區塊鏈?嗯……算了我還是講完他的原理,你再定義一下區塊鏈吧,沒錯,我覺得每個人應該有每個人的看法,這東西並不能一口咬死,這樣區塊鏈纔會一直髮展去下。這篇圖文你可以跳到最後你要是懂了那兩個要點就不用在看其他的了

寫這篇圖文的原因(可跳過):

        1.從信息渠道上講,大家能獲取到的區塊鏈相關入門的書籍還是教程都太過離奇,講的確實挺全,但是能講懂的你們肯定自己都能理解,難理解的地方講的也就更難理解了,開發者看了不會開發,使用者看了不會使用,當然這裏我用了誇張的手法,但是10多年前存在的東西現在居然還講成這副樣子我就……

       2.從用戶層面上講,大多數人都只是使用這個技術,並不是做開發,有些工作量證明pos機制什麼的看似重要其實完全就是隻是做到了阻礙用戶理解的操作,就好比你買了電飯煲,說明書折來折去就看完了,但現在入門給你把加熱的物理模型,什麼單片機的設計圖放上去真的有必要麼

       3.推廣區塊鏈

正題現在從存儲結構上說:

       區塊鏈=日記+賬本
    
       區塊鏈就好比你每天寫日記,你每天會用一頁紙寫一篇日記,而在區塊鏈裏(以柚子幣爲例),它是0.5秒出一次塊(也就是0.5秒寫一頁記錄),你寫你每天發生的事情,他寫這0.5s內發生的所有交易記錄,並把這些記錄打包成數據塊。你的日記有頁碼,第一天日記記在第一頁,第二天記在第二頁,你是一頁接着一頁寫下去的,區塊鏈的每個區塊也有編號,也是第一個區塊第二個區塊記錄下去的。這就使一個個區塊串了起來,這可能是區塊鏈名字的由來吧。

抱歉各位,我手繪了

      講到這你們已經知道它的賬本是怎麼記着得了,但你們一定在想爲什麼需要它?現在從起源上講它吧

起源及工作機制上講:
       我記得好像是高中歷史書上,宋朝就出現了紙鈔,但是沒延續下來,古代人仍一直使用銀錠銅錢,爲什麼?因爲一張紙你寫個多少錢就是多少錢沒人認可,貴金屬至少有價值,長期以來的使用建立了人們對他的信任,從而確定了它的價值。現在人民幣的流通完全靠的是國家,也就是國家給你的信任,你相信它不會倒閉,他存在人民幣就有價值,這就是法定貨幣。所以改朝換代之後前朝的紙鈔還有用麼?那不又得貴金屬,但貴金屬不方便,所以有沒有更好的交換媒介。這就有了區塊鏈。
那區塊鏈,他又怎麼建立起一個信任體系的呢?這純靠他的工作方式:
        廣播+賬本公開

每次交易他都是廣播出去的,所有礦工都能收到

       你知道廣播,只要你家有收音機還開着就能聽到廣播的消息,沒錯區塊鏈也是如此,每次交易都會廣播出去,那些礦工收到廣播消息就會記錄並蓋章(蓋上交易時間的章)幫你們作證,這樣交易就確認了且不可逆,爲什麼?因爲廣播說明天領導人參加國際會議我們收到了消息,然後明天他說說錯了,難道明天我們這些人都還在聽它放屁麼?要改記錄就得挨個上門告訴你他弄錯了,關鍵還是賬本(賬本前後有關聯的),到了明天,明天的帳也在記了,改了前面就得把後面都改了,否則後面的賬肯定出問題,就好比說領導人今天參加國際會議,要是消息出錯改回來了,明天廣播繼續說開會的內容是不是也得改回來,就是這種前後關聯,保證了賬本不會出錯,交易有一堆人看着幫你們記賬作證,就好比每次交易就像在結婚,叫一圈人底下作見證給你建立起交易的信任,你也可以想象下你去菜場買菜一堆人跟着你,你付錢,賣家給你菜,要是你給的錢他找零少了發生糾紛,旁邊有一堆人給你證明,你是不是不用拉個旁邊的路人說你是不是看到了,幫你做證。
       最重要的是賬本公開,誰都可以查賬本,這就好比政府公開共享一切資源,沒有什麼機密文件可言,在區塊鏈瀏覽器裏你可以搜到每個人有多少錢,每一個交易記錄,每一個區塊內容,所以這賬本不但有一羣人在記還能給所有人來查看監督,而且沒法改,你的錢有多少是多少,這樣是不是能給你帶來了信任呢。好了這裏又提到了查賬本,這東西還是對用戶挺重要的,我下篇圖文說吧
       這篇圖文就是先講下用戶要知道的重要概念,我歸納爲兩個要點
                    1. 日記+賬本             (存儲結構層面)     
                    2. 廣播+賬本公開      (運作機制層面)

       這兩個知道就好了,其他東西都是沒必要的,你不挖礦不開發,其他不需要知道。感興趣可以去了解。我下篇圖文講錢包概念還有具體操作,創個錢包,創個賬戶,還有轉賬查賬本等一些基操。
       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發佈了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347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