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信息化和信息系統

第一章 信息化和信息系統

信息就是能夠用來消除不確定性的東西

信息的特徵

(1 )精確性 對事物狀態描述的精準程度
(2)完整性 對事物狀態描述的全面程度 ,完整信息應包括所有重要事實。
(3 )可靠性 指信息的來源,傳輸過程是可以信任的,符合預期
(4)及時性 指獲得信息的時刻與事件發生時刻的問隔長短。昨天的天氣信患不論 怎樣精確、完整 對指導明天的穿衣並無幫助 從這個角度出發 這個信息的價值爲零。
(5 經濟性 信息成本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6)可驗證性 信息的主要質量屬性可以被證實
(7)安全性 信息可以被違法訪問的可能性越低安全性越高。

信息的傳輸技術(通常指通信、網絡等)是信息技術的核心。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信源: 傳播信息源(發送者)
信宿: 信息的歸宿(接收者)
信道: 傳送信息的通道 如TCP/IP 網絡,物理設備通道
編碼器:泛指所有變換信號的設備
譯碼器:譯碼器是編碼器的逆變換設備
噪聲: 干擾,可以來自以上每一個,導致信道信息被掩蓋傳輸失敗

當信源和信宿己給定、信道也已選定後 決定信息系統性能就在於編碼器譯碼器。 (除了噪聲干擾)
信息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是它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有效性指傳送儘可能多的信息
可靠性指失真儘可能小,接收信息一致

1.1.2 信息系統基本概念(建議不看無重要考點)

1.1.3 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信息化從“小到大”分爲以下五個層次:
產品信息化:產品信息化是信息化的基礎
企業信息化:多個產品設計出來,誕生了許多企業
產業信息化: 企業一多帶動了這個產業的繁榮
國民經濟信息化: 產業發展好了,國民的經濟就上升了
社會生活信息化: 國民經濟的提高,代表社會生活的安定

信息化的基本內涵啓示我們:

信息化的主體是全體社會成員,包括政府、企業、事 業、團體和個人;
它的時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它的空域是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 社會的一切領域;
它的手段是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的先進社會生產工具;(手工)
它的途徑是創建信息時代的社會生產力,推動社會生產關係及社會上層建築的改革;它的目標是使國家的綜合實力、社會的文明素質和人民的生活質量全面提升。

“兩網"是指政務內網和政務外網 " 一站” 是指政府門戶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 信息資源 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國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務

  2. 信息網絡 信息網絡是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基礎設施

  3. 信息技術應用 信息化體系六要素中的龍頭,主陣地

  4. 信息技術和產業 信息產業是信息化的物質基礎

  5. 信息化人才 人才是信息化的成功之本

  6. 信息化政策法規和標準規範 保障

    信息系統的生命週期可以簡化爲系統規劃(可行性分析與項目開發計劃)、系統分析(需求分析)、系統設計(概要設計、詳細設計)、 系統實施(編碼、測試)、運行維護等階段。
    信息系統的生命週期還可以簡化爲 立項(系統規劃)、開發(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施)、運維及消亡四個階段 在開發階段不僅包括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施,還包括系統驗收等工作。如果從項目管理的角度來看,項目的生命週期又劃分爲啓動、計劃、執行和收尾 4 個典型的階段。

系統規劃階段:
給出制建系統的備選方案,寫出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成系統設計任務書。
系統分析階段:
提出新系統的邏輯模型。
系統設計階段:
設計新系統的物理模型。

常用的開發方法包括結構化方法面向對象方法原型化方法面向服務的方法等。

結構化方法適用前期用戶需求非常清晰的時候,其精髓是自頂向下、逐步求精和模塊化設計。
面向對象方法(讀一下):00 方法使系統的描述及信息模型的表示與客觀實體相對應,符合人們的思維習慣9,有利於系統開發過程中用戶與開發人員的交流和溝通,縮短開發週期。 通常是將結構化方法和 00 方法結合起來
原型化方法:快速建立一個模型給用戶然後它提需求再改如此往復直至用戶滿意,適應前期用戶需求不是很明確的時候
面向服務方法:如何使信息系統快速響應需求與環境變化步 提高系統可複用性、資源共享和系統之間的互操作性

OSI七層模型(高頻考點)

每個層的協議名字要知道

  1. 物理層 :該層包括物理連網媒介 作用檢測電壓收發數據信號 RJ-45
  2. 數據鏈路層:是將從網絡層接收到的數據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層傳輸的幀 IEEE 802.3/.2、
  3. 網絡層: 將網絡地址翻譯成對應的物理地址並決定如何將數據從發送方路由到接收方 IP,RARP、 ICMP、 IGMP、 IPX、 ARP
  4. 傳輸層:可靠的傳輸 TCP,UDP,SPX;
  5. 會話層:建立通信,提供會話的管理功能
  6. 表示層:一些數據展現格式 JPEG、 ASCII、 GIF,DES,MPEG
  7. 應用層:具體的一些應用, HTTP、 Telnet、 FTP,SMTP,DHCP(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NS

802.3 (以太網的 CSMA/CD 載被監昕多路訪問/衝突檢柵協議)
802.11 (無線局域網 WLAN 標 準協議)。
TCP/IP 協議是 Internet 的核心。

1.3.2 網絡互聯設備

路由器在網絡層
三層交換機在網絡層,二層交換機在數據鏈路層
稍微看一下
網絡交換可以分爲 物理層交換(如電話網)、鏈路層交換(二層交換9 對 MAC 地址進行變更)、網絡層 交換(二層交換,對蹄地址進行變更)、傳輸層交換(四層交換, '對端口進行變更9 比 較少見)和應用層交換。

1.3.3 網絡服務器

服務器:提供服務
客戶端:向服務器請求服務

發佈了56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1 · 訪問量 2032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