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通信的基本概念

通信:狹義上,指信息的傳輸與交換,叫信息的傳遞。如何傳遞、如何度量、傳遞給誰、誰來傳遞都是需要研究的基本問題

  • 通信系統的層次結構
    信號傳輸(物理層次)-信息傳遞(邏輯層次)-信息利用(系統層次)

  • 通信網絡的結構:
    傳輸設備、交換設備、終端。網路走紅所有設備按照規定的通信協議工作。

  • 通信的奠基石發展:
    有線電:電通信莫爾茲電報-1876貝爾發明電話
    無線電通信:1864麥克斯韋理論預言電磁波存在-1887赫茲驗證電磁波出現-1896年無線電通信發明-1962年美國發射第一顆通信衛星,衛星通信-1969年互聯網雛形arpanet(分組無線網和衛星無線網、TCP/IP協議簇)-1977年第一個光纖通信系統投入使用-衛星通信、計算機網絡通信、移動通信發展迅速

  • 通信系統組成:
    傳輸信息所需技術設備總和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信源:信號分爲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
    模擬信號:特徵值取值連續,特徵值無線
    數字訊號:特徵值取值離散,特徵值有限種取值

  • 發送設備
    需要了解信道的特點才能進行信號的變換
    可能包含變換、放大、濾波、編碼、調製;多路傳輸還會包括多路複用器

  • 信道:無線和有線信道。信道特性及其引入的噪聲直接影響質量
    接收設備類發送設備

  • 模擬通信系統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數字通信系統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信源編碼:
      提高有效性,壓縮冗餘度。可對模擬信源進行模數轉換
    • 信道編碼:
      提高可靠性,加入保護碼元
    • 調製:
      用基帶信號對載波信號特定參數控制,把頻譜搬移合適的頻段中(與信道有關)
    • 同步:
      調整解碼後與解碼前同頻同相、位同步、羣同步、網同步等
    • 復接與分接:
      復接:將多路低速合成一路高速,便於統一傳輸,又稱多路複用,分接反之
    • 數字通信的主要優點:
      抗干擾強、噪聲不積累;
      易於採用糾錯編碼控制差錯
      易於加密且保密度高
      易於處理、變換和存儲
      易於集成、方便小型化
      挑戰:
      數據速率高佔用頻帶寬
      同步要求高
      實現複雜度高
發佈了1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4 · 訪問量 452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