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WEB2.0的網絡課程交互環境設計探討

前言:我執筆寫的一篇 論文,發表在《中國教育信息化》期刊的2007年10月刊上,關於web2.0與網絡課程的、

 

摘要:“可交互性”是網絡課程設計原則中的重要原則之一, 也是評價網絡課程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網絡課程若缺少一個可交互性強的交互環境, 將大大降低網絡課程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網絡課程要具備良好的交互環境,必須有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的支持,本文將簡單介紹現在流行的WEB2.0的各種新技術,闡述這些新技術在提高網絡課程交互環境的交互性中的應用,並探討了基於WEB2.0的網絡課程交互環境設計模型。

關鍵詞:WEB2.0 網絡課程 交互環境 交互性

中圖分類號: G434                          文獻標識碼: A

 

在網絡教學中學生與教師處於時空分離狀態,交互水平的高低與效率、交互方式的多樣性是衡量網絡課程設計質量的重要標準。要想在網絡課程的交互設計中取得重大突破,除了運用先進的教學設計理論,信息技術領域的先進技術的應用是絕不可少的。目前Internet技術正發生着新一輪的革命,由傳統的WEB1.0發展到現在的WEB2.0,在技術上、理論上又有了新的巨大突破,這意味着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將引起新一輪的技術革命。本文將介紹WEB2.0的各種新技術,新理念,以及它們在網絡課程交互環境設計中的功能作用,並探討基於WEB2.0技術的網絡課程交互環境設計模型

一、WEB2.0與網絡學習環境

Web2.0,是相對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聯網模式)的新的一類互聯網應用的統稱,是一次從核心內容到外部應用的重大革命。現在業界比較認可的概念是:“Web2.0是以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等網站爲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會軟件的應用爲核心,依據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論和技術實現的互聯網新一代模式。”[1]它的核心理念是注重知識共享、注重個性化、注重網絡社會化、注重用戶體驗與參與、以用戶爲核心。

網絡學習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爲指導,強調以學生爲中心,在網絡化的學習環境中讓學生主動地進行意義建構,獲取知識、鍛鍊能力。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在與網絡課程的交互中進行的,因而交互環境在網絡課程的設計中尤其重要。學生在網絡中通過交互環境互動、分享、知識建構,充分體驗學習的快樂。由此可知網絡學習的指導思想與WEB2.0的核心理念是不謀而合的,所以Web2.0所具有的個性化、共享性(信息共享、資源共享、思想共享、生命共享)、開放性等特點,對以建構主義爲指導的網絡學習交互環境提供了恰當的技術支持。

WEB2.0技術在網絡課程中的應用將大大的促進網絡學習的效果,加強網絡學習中的交互性,將對我國的網絡教育產生深遠影響。

二、WEB2.0技術及教育交互功能簡介

WEB2.0是一系列新理論、新技術、新軟件的集合體,它包括WeblogPodCastingWikiRSSTagIMSNSP2P技術、AJAX技術等[2]

Weblog:簡稱Blog,是個人或羣體以時間順序所作的一種記錄,且不斷更新。Blog之間的交流主要是通過反向引用(TrackBack)和留言/評論(Comment)的方式來進行的。它是一種一對多的交互方式。Blog在網絡教學的應用可以體現“強調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思想,它給學習者提供個性化的空間,實現學習者成爲學習的主體,學習者可以自由編輯其主題,同時可以對別人的Blog發表評論,並可以對主題與評論進行個性化的管理,它促進學生間、學生與教師間的交互,是學習者在網絡化學習中一個很好的學習工具。

PodCasting:中文稱播客,它是一種向Internet發佈音視頻等媒體文件的技術方法,能夠讓用戶訂閱RSS,可以實現自動接收文件,並將媒體文件下載到便攜終端上,以便收聽或觀看。PodCastingBlog有着類似的功能,只是表現形式上除了文字,主要是以音頻、視頻、動畫等媒體來呈現。因此它可以提供多種媒體的交互,可以構建視聽化的學習社區,給學習者提供一個多種媒體的交互平臺。同時與Blog一樣也可以作爲教師發佈教學信息的平臺。

Wiki:中文名維基,它是一種多人協作的寫作工具,它的每個用戶(維客)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者對共同的主題進行探討或者擴展。它是一種多對多的交互方式。Wiki在網絡學習中可以作爲協作創作與學習交流的工具,讓每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學習者在學習中可以共同完成彼此感興趣的同一學習主題,這就要求學習者之間爲了共同的目標進行溝通,交流,這對學習者合作能力的培養是有重要意義的。

RSS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Rich Site SummaryRDF Site Summary的簡稱,它是站點用來和其他站點之間共享內容的一種簡易方式(也叫聚合內容)的技術。RSS是一種信息推技術的應用,通過RSS技術學習者可以訂閱BlogWikiPodCasting等上面的學習資源,這些學習資源的更新將自動呈現在學習者的面前,有利於學習資源的共享與學習者之間的交流。

Tag:中文叫標籤,是一種新的組織和管理在線信息的方式。它不同於傳統的、針對文件本身的關鍵字檢索,而是一種模糊化、智能化的分類。Tag技術在網絡課程中的功能主要表現在對學習資源進行智能化的分類管理,並與其他學習者的資源連接起來。

IM:即時通訊(Instant Messenger,簡稱IM),如我國使用普遍的MSNQQ等軟件,它是一種實時文字、語音、視頻等交互的軟件。IM軟件在網絡學習的交互中有着重要的意義,它是一種即時通訊軟件,這可以讓學習者之間,學習者與教師之間進行實時交互。讓學習者之間的交流有面授教學時交互的實時性,使協作學習,探究性學習中的交互更加迅速。

P2P技術:對等聯網:P2Ppeer-to-peer的縮寫,它是目前人們認爲其在加強網絡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換、分佈計算等方面大有前途的技術。網絡學習中的教師與學習者是在地理上分佈很廣的學習形式,P2P技術的使用可以加強各學習者之間的大文件的共享與交流。

AJAX技術: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等的縮寫,被稱爲“老技術新外衣”。它是WEB2.0的核心之一,綜合了幾種技術的AJAX,顯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網站交互性。它能讓WEB應用程序具有桌面應用程序類似的快速響應的用戶交互體驗感。

三、基於WEB2.0技術的網絡課程交互環境實現模型探討

我們要對網絡課程的交互做出良好的設計,首先必須明確網絡課程交互環境中的交互類型。關於網絡課程中交互的類型,國內外專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國外學者穆爾(Moore)的分類法比較得到大家的認同,他把網絡課程中交互分爲3 種類型:學習者與學習內容的交互,學習者與教師的交互,學習者與學習者的交互[2]。國內學者,復旦大學劉凡豐博士建議在Moore的三種交互類型基礎上應加入第四種交互: 教師與教學內容的交互[3]。本文作者認同劉凡豐博士的觀點,認爲交互中還存在學生與界面的交互,將網絡課程中的交互分爲人機交互與人際交互兩大類,如圖Pic-1所示:

傳統的網絡課程的交互環境一般比較單一,比如交互媒體呈現僅限於:文本,圖片;交互方式僅限於:E-MAILBBS,留言板等。交互方式單一,不能形成立體的交互環境,因而對網絡學習產生不利的影響。WEB2.0出現以後,各種技術蜂擁而出,爲網絡課程良好的交互環境的實現提供了強有利的技術支持,表現媒體多樣化,交互方式多種多樣,幾乎能夠模擬大部分現實教學中的交互方式,所以WEB2.0的出現,將大大地豐富網絡課程學習環境中的交互功能,從而促進學習者的學習。

本文作者根據對WEB2.0技術的瞭解與對網絡課程交互環境的認識,站在新的信息技術的角度提出不同於傳統的網絡課程交互環境的新的網絡課程交互環境實現模型-----基於WEB2.0技術的網絡課程交互環境實現模型,如圖Pic-2所示:

1.        學生與界面的交互

學生與媒體界面的交互是整個網絡課程交互環境的前提,它爲學生進行其他交互提供技術支持。在網絡學習中它是學生與整個網絡課程進行交互的接口,因此學生與媒體界面的交互直接影響到整個網絡課程的交互環境與網絡課程的交互效果進而影響學習效果。筆者主要從技術層面來論述WEB2.0技術在交互設計中的應用。

網絡課程界面必須結合美學與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理論,色彩搭配要合理,交互響應速度要快。如果出現鼠標點擊之後需要等待很長時間,那學生就會有一種學習挫折感,從對學習的興趣及效果造成負面影響。在WEB1.0時代,網絡課程的開發採用的是傳統的WEB開發技術,與用戶的所有交互都要全部刷新整個頁面,即使這頁面只有部分數據改變,因此出現經常性的屏幕閃爍與等待。而WEB2.0技術中的AJAX技術解決了這個問題。AJAX技術通過XMLHttpRequest對象進行異步數據讀取,它能夠按需到服務器讀取數據,當頁面只小部分數據變化時,不需要提交整個頁面,只提交需要更新的小部分到服務器,因此不存在屏幕刷新與閃爍,正因爲按需讀取,響應速度很快,在與用戶的交互中,鼠標點擊,立即響應,帶來非常好的用戶交互體驗感,良好的交互體驗感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心情愉快,有利於學習的進行與提高學習的效果。

另外,網絡學習中強調以學生爲中心,強調個性化學習,在交互界面的佈局上各學習者的喜好可能就不一樣,如果交互界面的佈局能按照學習者個人的喜好來隨便改變,這會增強學習者的學習興趣。目前.NET2.0中的WebPart技術很輕易就能實現這樣的功能,其技術原理仍然是AJAX技術。這樣體現了學習者在學習中的自主性,是建構主義學習觀的一種體現。

2.        學生、教師與資源的交互

網絡學習中,學生的知識主要來源於學習者與學習資源的交互,其他的交互活動都是圍繞着這一點來進行的。因此學生與資源的交互設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與資源的交互主要指教師能夠經常性的更新、刪除、管理學習資源,以便學生能夠儘快的看到最新的學習資源。

網絡學習中,知識的表現形式應該通過多種媒體來表達,如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教師可以通過Blog來發布最新的文本、圖片等信息,可以通過PodCasting來發布最新的音頻,視頻等信息。學生可以通過BlogPodCasting利用RSS技術訂閱教師發佈的學習資源來進行在線自主學習,並可以進行評論,發表學習感言等。學習者利用Tag技術可以對知識資源包括評論進行分類管理,並與Internet有相同學習興趣的學習者共享資源,Tag技術還可以用來導航,以免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迷失方向。學生利用RSS技術除了訂閱教師發佈的學習資源之外,還可以自動訂閱Internet上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學習資源,這樣大大的擴充了網絡課程的學習資源與學習空間。

3.        人際交互

網絡學習中,除了人機交互非常重要之外,人際交互也是同等重要的。網絡學習是教師與學習者時空分離的一種學習,因此不可能有傳統教學中的那種面對面的人際交互。而在學習中,學習者的情感交流、學習情境的創設對學習有着重要的促進作用。在網絡學習中,教師與學生的交互,教師是輔導者,學生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對學生的指導都要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交互來完成。在傳統的網絡課程的人際交互中,主要是利用BBSE-MAIL、聊天室等,交互方式不多。在WEB2.0時代,出現了大量的社會化軟件,社會性軟件以人性化、主體性、社會性爲顯著特點,這些軟件的應用,提供多樣化的、人性化、社會化的實時交互與非實時交互環境,爲網絡學習的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WEB2.0技術中的Blog提供的可讀可寫功能,讓學習者能夠在這上面發表自己的看法、疑惑等,促進學習者的自主學習;Wiki是一種多人協作的寫作工具,它能對共同的主題進行探討或者擴展,爲多個學習者提供一個協作學習的平臺。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BlogWiki上面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情況來進行有效的指導,以及根據學習這在上面寫下的評論等來進行教學評價。圍繞某個主題建立的個人或羣體BlogWiki,藉助於TagRSSSNS可以讓更多對此有興趣的用戶參與進來展開交流、評價與討論。學習者通過RSSTag把心得、疑問主動發佈出去,從而使對該問題有共同興趣的人羣實現共享、交流與互動,得到他人針對性幫助與建議。學習者可據此修正自己的偏差,不斷地進行反思,加深理解與體會;通過SNS網站與Tag,學習者可找到有共同興趣的學習夥伴,就會逐漸形成基於個人興趣的學習生態圈,用戶就有機會接觸全世界相關領域最優秀的人,與他們建立廣泛的社會聯繫,不但能夠分享到他們的研究成果,而且也可能分享他們的思想,從而有效提高網絡用戶自主學習的效果。學習者與學習者、學習者與教師之間還可以通過P2P來共享相關的文字音頻視頻資源。此外,學習者之間、學習者與教師之間還可以通過IM軟件如QQMSN等進行全方位實時文字,語音,視頻交流,模擬現實世界的交互。

四、結束語

交互環境的設計是網絡課程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一環,WEB2.0理論及技術飛速發展,爲提出創造性的交互方式以及提高網絡課程的交互性提供了強有力技術支持。在新的信息技術的條件下,如何使用新的技術來實現良好的交互環境又是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

 

 

 

參考文獻:

[1] 什麼是web2.0[DB/OL],強國論壇,http://www.qglt.com/bbs/ReadFile?whichfile=14553&typeid=45

[2] Web2.0技術包括哪些內容?[DB/OL]http://www.marketingman.net/FAQ/0052.htm

[3] Moore.M.G. 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 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1989,3(2):2.

[4] 劉凡豐.網絡教育中四種交互及交互作用[ J] .開放教育研究, 2002, ( 6) :2830.

 

 

發佈了4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7 · 訪問量 1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