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博客的好處 堅持~~

爲什麼程序員應該要嘗試寫一寫博客

JAN 2ND, 2017

作爲程序員,最平常不過的就是敲代碼了。然也,這是我們自身以及外界對我們最樸實的認知。在編碼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並解決掉一些問題,積累經驗和心得,有的人選擇用自然語言記錄下來,形成博客,而大多數人往往不會做這種記錄。

本文將試圖探討,爲什麼程序員都應該嘗試記錄自己遇到的問題,經驗和心得,以及爲什麼我們需要以公開的博客的形式來展現。

首先,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是一名 Android 開發,在大學時候受到當時的創新工場首席佈道師 蔡學鏞 的一篇微博教誨,開始嘗試寫技術博客。先前在csdn寫一些簡單的總結,最後自己開始維護一個獨立的博客,名爲技術小黑屋。該博客維護將近4年多。專注於書寫Java 和 Android 的技術文章,在開發者頭條和稀土掘金有着大量的關注,並且在droidcon和GDG做過多次主題分享。

閒話休敘,進入正題,來看一看爲什麼我覺得程序員應該嘗試寫博客。

記錄與備忘

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上,語言往往早於文字的出現。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古代的日本,人們只有語言,即只能聽和說,但是缺乏與語言進行映射的文字。而這一時期最大的問題也莫過於無法使用文字來記錄很多信息。直到大化革新,從中國隋唐時期開始引入漢字,這一問題纔得到解決。

爲什麼要引出上面的這段話,因爲如果我們做一個類比,就會發現這和寫文章總結有着相似之處。當我們解決了一個問題或者習得了一項經驗,如果沒有記錄下來,那麼其實就與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古人無異。當你的信息被記錄下來,纔是所謂的進步。

舉個更貼切的現實情況:

比如有一天,我花了三個小時解決了一個問題,之後沒有進行任何記錄。

過了幾個月之後,同樣的問題出現,我這是可能會再次花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來解決。

如果我當時進行了合理的記錄,可能我只需要花10分鐘就能搞定這個問題。

用一段比較技術的比喻是:

大腦中的記憶仿若緩存,不知何時就會被忘記(清理)。而記錄下來的文章則如寫入硬盤般持久

深入理解、掌握技術的體現

如果我們想要寫文章並且分享給他人,勢必要拿出我們的最高的水平,就要把講解的內容研究得滾瓜爛熟,寫出的文章也要句斟字酌。

舉個簡單的例子。Android中有一個用於存取數據的常用的實現爲SharedPreferences。有很多人會這樣覺得:

  • 它不就是存取很多類似配置時候使用麼?
  • 使用起來很簡單啊,這有什麼好寫的。

這種回答往往是僅僅站在使用的角度來看的,其實一個SharedPreference有着很大的學問:

  • SharedPreference實現了內存與外存的映射,即如何實現?
  • 它提供了同步的commit,和異步的apply用來保存數據,爲什麼提供兩種,同步會阻塞線程?異步會不會有錯序寫入的問題?
  • 爲什麼registerOnSharedPreferenceChangeListener 的Javadoc說 不會持有listener的強引用?

當你主觀上想要寫好一篇文章時,你就會發散的想問題,去研究這個東西的源碼,並結合自己遇到的問題或者經驗,來努力寫好這篇文章。

當你寫一篇,兩篇,三五篇,七篇八篇九十篇,你的知識體系也會逐漸的完善,當然這其中每篇都應該包含了你對其中技術的深入理解。

發現更優解和不足

兩個蘋果交換後每人只有一個,但兩個想法交換後,每個人都有兩個想法

當我們把文章寫出來,掛到博客上,被被人看見之後,很有可能從別人的反饋中得到更優解或不足。

舉個例子,我在寫《樹莓派入手指南》總,提到TF卡即SD卡,不久後得到了這樣的糾正。這就糾正了我的錯誤認知。

http://7jpolu.com1.z0.glb.clouddn.com/tfcard.png

在我的《關於Android Log的一些思考》 文章評論中,得到了很多更優的反饋,比如 http://7jpolu.com1.z0.glb.clouddn.com/better_idea.jpeg

所以,寫出博客,收益的不只是別人,還有自己。

技術應該是開放的

如果我寫出來分享了,別人會了,那麼豈不是我的競爭力下降了?

在編程中,幾乎不存在這種狹隘的“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情況,相反,越是分享,越是對技術開放的人,其收穫也是越大,成就也是越大。

源碼都可以開發,技術理應也是開放的。

其他的好處

  • 個人名氣提升
  • 知識變現
  • 求職
  • 培養自己堅持的習慣

首先,寫博客可以算作是提升個人名氣的一種形式,通過分享知識經驗,做到了幫助別人,你的名氣與品牌會被創建並擴大。

再次,當你有了足夠的名氣時,你會收到類似網站廣告,(付費)演講邀請,錄製視頻,出書等邀請和機會。

除此之外,在求職的時候,如果在你的簡歷上附加了博客的內容,往往會得到更高的通過率,因爲這樣可能會給面試官留下善於總結,深入研究問題的好印象。

長期堅持寫博客,會有助於你培養好的習慣,慢慢的做事情也會有耐心,自己就越來越能控制自己。

沒有時間,我怎麼寫

程序員可能是加班相對嚴重的一種職業。什麼996,大小周。光工作就佔據了大部分的時間,剩下的時間,就是陪家人,陪女朋友。哪裏有時間來寫博客啊?

誠然,這些都是屬實的。

但是,其實你還是可以擠出時間來的,畢竟“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況且這段時間擠出來又不是用來浪費,而是用來提高自己,幫助自己和他人,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舉個個人的例子,我能擠出來的時間有

  • 早晨早起上班前,大概有1個小時左右。
  • 晚上下班回家,大概有1.5個小時左右。
  • 週末的時候,大概有8個小時左右。

個人傾向於通過早起從早晨的時間中進行壓榨,來逐漸積累。

爲什麼應該採用博客的方式而不是雲筆記

其實有很多人會進行記錄,他們通常會記錄在有道筆記或者印象筆記中。我認爲的原因如下

  • 記錄在筆記,更多的是爲自己看,無法進行深入理解和研究
  • 無法分享給廣大同行,不利於發現自己看待問題的不足和更有的見解
  • 無法獲得類似知識變現,名氣提升等益處
  • 只有公開的博客,才能解決上述問題

以上就是我認爲程序員都應該嘗試寫一寫博客的觀點,除此之外,我在知乎Live將會實時回答《程序員如何寫好一篇技術文章》

本次Live將會講解:

  • 寫好技術文章有什麼好處?
  • 什麼樣的技術文章算是「好文章」?
  • 如何書寫出好的技術文章?
  • 如何在寫技術文章的時候,做到高質又高產?

並回答這些問題:

  • 如何在平時更好地積累素材和感悟。
  • 寫博客費事費力,如何長時間堅持?
  • 如果做到文章吸引人?
  • 如何解決博客與工作時間的衝突問題
  • 博客寫了很久了,但是沒人看,怎麼辦

如果你感興趣,或者有問題想要提問,歡迎參與。

參與地址: https://www.zhihu.com/lives/796775894273363968

結尾,希望更多的程序員拿起筆來,寫寫博客,Let’s make a difference

發佈了2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4 · 訪問量 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