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結構基礎--《大話數據結構》

什麼是數據結構

數據結構是一門研究非數值計算的程序設計問題中的操作對象,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和操作等相關問題的學科。 是相互之間存在一種或多種特定關係的數據元素的集合。

“數據結構”中的“數據”指什麼

  1. 數據:
    描述客觀事物的符號,是計算機中可以操作的對象,能被識別、並輸入處理的符號集合。(人體)
  2. 數據元素:
    組成數據、有一定意義的基本單位,在計算機中通常作爲整體處理。也被稱爲記錄。(人體器官)
  3. 數據項:
    數據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一個數據元素可以由若干個數據項組成。(人體細胞)
  4. 數據對象:
    性質相同的數據元素的集合,是數據的子集。(人體系統)

“數據結構”中的“結構”指什麼

邏輯結構

數據對象中,數據元素之間的相互關係。(人體系統中,器官之間的關係)

  1. 集合結構:數據元素除了同屬於一個集合外,它們之間沒有其它關係,是“相互平等”的。
  2. 線性結構:數據元素是一對一的關係。
  3. 樹形結構:數據元素是一對多的層次關係。
  4. 圖形結構:數據元素是多對多的關係。

物理結構

數據的邏輯結構,在計算機中的存儲形式。

  1. 順序存儲結構:把數據元素存放在地址連續的存儲單元裏,其數據間的邏輯關係和物理關係是一致的。順序存儲結構
  2. 鏈式存儲結構:把數據元素存放在任意的存儲單元裏,存儲單元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是不連續的。 鏈式存儲結構

什麼是數據類型

數據類型是指一組性質相同的值的集合定義在此集合上的一些操作的總稱。

  1. 原子類型:不可以再分解的基本類型,例如語法中的整型、字符型等數據類型。
  2. 結構類型:由若干個類型組合而成,可以進一步分解例如結構體、數組等數據類型。
發佈了6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28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