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顯微鏡分辨率極限

概述

按照幾何光學定律,只要適當地選擇透鏡的焦距,就可以造出極高放大倍數的光學系統,將任何微小的物體放大到清晰可見的程度。但實際上做不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按照波動光學,光學顯微鏡放大倍率受可見光波長的限制,即便使用超高倍率,在顯微鏡下看的無非是模糊的像,沒有意義。19世紀末,德國物理學家恩斯特·阿貝指出,光學顯微鏡受限於光的衍射效應,存在分辨率極限(也稱阿貝極限),其數值大約是可見光波長的一半。而可見光的波長範圍如下圖所示,波長最短的爲藍紫光,約400nm,因此光學顯微鏡最小分辨率極限爲200nm。當兩個點距離小於200nm,光學顯微鏡無法分辨。

分辨率極限原理

顯微鏡使用的是凸透鏡,按照經典幾何光學理論,凸透鏡能將入射光聚焦到它的焦點上,但由於透鏡口徑有一定大小,光線透過時會由於波動特性會發生衍射,無法將光線聚成無限小的焦點上,而只會形成一定能量分佈的光斑。中央是明亮的圓斑,周圍有一組較弱的明暗相間的同心環狀條紋,把其中以第一暗環爲界限的中央亮斑稱爲艾裏斑(airy disk)。
每一個發光的物點,經過有限直徑的透鏡後,都會在像平面形成一個艾裏斑。對於非常接近的兩個點,成像後艾裏斑會過於接近,以至於無法分辨。若兩個等光強的非相干點像之間的間隔等於艾裏斑的半徑,即一個艾裏斑中心與另一個艾裏斑邊緣正好重合時,這兩個物點剛好能被人眼或光學儀器所分辨,這個判據叫做瑞利判據(Rayleigh Criterion)。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滿足瑞利判據的兩個艾裏斑中心的角間距,或者兩發光物點對透鏡光心得張角叫做最小分辨角
φ=1.22λD\varphi=\frac{1.22\lambda}{D}
其中λλ爲波長,DD爲通光孔的直徑。從公式可以看出,當光的波長無限減小或者通光孔的直徑無限增大,光的波動性就逐漸減弱,這就回到經典幾何光學的結論,理想光學系統分辨率是無窮小的。當然,這兩種情況在現實中都是不存在的,所以理想光學系統一定會受到波動性的影響,存在分辨率極限。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由於顯微鏡放大倍率較大,物距LL接近於焦距ff,顯微鏡分辨率用物點可分辨的距離表示
σ=φL=φf=1.22λfD\sigma = \varphi L=\varphi f=\frac{1.22\lambda f}{D}
D2fsinα\frac{D}{2f} \approx sin\alpha帶入上式(αα是孔徑角的一半),並考慮到物鏡空間折射率nn影響,得到阿貝方程(Abbe’s equation)
σ=1.22λ2nsinα=0.61λNA\sigma = \frac{1.22\lambda}{2nsin\alpha}=\frac{0.61\lambda}{NA}
其中NANA表示數值孔徑,NA=nsinαNA=nsin\alpha,數值孔徑越大,分辨率越高。
亥姆霍茲和阿貝針對不發光的點(即被照明的點)研究後,給出相應的分辨率公式:
σ=λNA\sigma=\frac{\lambda}{NA}
在斜射光照明時,分辨率的公式爲
σ=0.5λNA\sigma=\frac{0.5\lambda}{NA}
當顯微鏡物方介質爲空氣時,折射率n=1n=1,物鏡最大的數值孔徑爲1

顯微鏡分辨提升

病毒、生物大分子的尺度都小於200納米,光學顯微鏡沒法看到它們。要突破光學顯微鏡的極限,就要使用比可見光波長還短的波來觀測,例如紫外線、X射線,還有電子束。沒錯,電子束也能形成波,只不過波長極短,這使得電子顯微鏡的分辨率能夠達到0.2納米,放大上百萬倍。
但是在目前的科研中,光學顯微技術仍舊是不能取代的。電子顯微鏡的工作原理是把可見光換成了電子束,相當於是降低了Abbe方程中的波長這一項,從而取得了更高的分辨率。但是電子顯微鏡存在它本身的問題:操作複雜、設備昂貴且笨重、製備觀察樣本麻煩、不能觀察活樣本。這些問題導致電子顯微鏡在很多科研領域不能完全替代光學顯微鏡。

參考

光學系統像差雜談(3):理想的盡頭
《應用光學(第4版)》 - 張以謨主編
一般光學顯微鏡放大極限是多少倍?

發佈了4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6 · 訪問量 1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