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橋杯python每日一題——A+B問題

A+B問題

資源限制
時間限制:1.0s   內存限制:256.0MB
問題描述
輸入A、B,輸出A+B。
說明:在“問題描述”這部分,會給出試題的意思,以及所要求的目標。
輸入格式
輸入的第一行包括兩個整數,由空格分隔,分別表示A、B。
說明:“輸入格式”是描述在測試你的程序時,所給的輸入一定滿足的格式。
做題時你應該假設所給的輸入是一定滿足輸入格式的要求的,所以你不需要對輸入的格式進行檢查。多餘的格式檢查可能會適得其反,使用你的程序錯誤。
在測試的時候,系統會自動將輸入數據輸入到你的程序中,你不能給任何提示。比如,你在輸入的時候提示“請輸入A、B”之類的話是不需要的,這些多餘的輸出會使得你的程序被判定爲錯誤。
輸出格式
輸出一行,包括一個整數,表示A+B的值。
說明:“輸出格式”是要求你的程序在輸出結果的時候必須滿足的格式。
在輸出時,你的程序必須滿足這個格式的要求,不能少任何內容,也不能多任何內容。如果你的內容和輸出格式要求的不一樣,你的程序會被判斷爲錯誤,包括你輸出了提示信息、中間調試信息、計時或者統計的信息等。
樣例輸入
12 45
說明:“樣例輸入”給出了一組滿足“輸入格式”要求的輸入的例子。
這裏給出的輸入只是可能用來測試你的程序的一個輸入,在測試的時候,還會有更多的輸入用來測試你的程序。
樣例輸出
57
說明:“樣例輸出”給出了一組滿足“輸出格式”要求的輸出的例子。
樣例輸出中的結果是和樣例輸入中的是對應的,因此,你可以使用樣例的輸入輸出簡單的檢查你的程序。
要特別指出的是,能夠通過樣例輸入輸出的程序並不一定是正確的程序,在測試的時候,會用很多組數據進行測試,而不侷限於樣例數據。有可能一個程序通過了樣例數據,但測試的時候仍只能得0分,可能因爲這個程序只在一些類似樣例的特例中正確,而不具有通用性,再測試更多數據時會出現錯誤。
比如,對於本題,如果你寫一個程序不管輸入是什麼都輸入57,則樣例數據是對的,但是測試其他數據,哪怕輸入是1和2,這個程序也輸出57,則對於其他數據這個程序都不正確。
數據規模與約定
-10000 <= A, B <= 10000。
說明:“數據規模與約定”中給出了試題中主要參數的範圍。
這個範圍對於解題非常重要,不同的數據範圍會導致試題需要使用不同的解法來解決。比如本題中給的A、B範圍不大,可以使用整型(int)來保存,如果範圍更大,超過int的範圍,則要考慮其他方法來保存大數。
有一些範圍在方便的時候是在“問題描述”中直接給的,所以在做題時不僅要看這個範圍,還要注意問題描述。

解法:

x,y = map(int,input().split())
print(x + y)

else :

x = input().split()
print(int(x[0])+int(x[1]))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