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考研數據結構筆記之基本概念

數據結構基本概念

1、數據:

信息的載體,存入到計算機中並且能被計算機識別處理的數、字符等等。

2、數據元素

數據的基本單位,一個數據元素由若干個數據項組成,數據項是構成數據元素最小不可分割的單位

3、數據對象

具有相同性質的數據元素的集合,是數據的一個子集

4、數據類型

一個值的集合和定義在這個集合上的一組操作

  • 原子類型: 值不可以再分
  • 結構類型:值可以再分成若干成分
  • 抽象數據類型:抽象數據組織及與之相關的操作
5、抽象數據類型

指一個數學模型及定義在該模型上的操作,通常用(數據對象、數據關係、基本操作集)三元組表示

數據結構的三要素

1、數據的邏輯結構
  • 集合
  • 線性結構
  • 樹形結構
  • 圖形結構或網狀結構
2、數據的存儲結構

也稱物理結構

  • 順序存儲:把邏輯上相鄰的元素存儲在物理位置上也相鄰的單元中優點可以實現隨機存取缺點只能使用一整塊存儲單元,因此可能產生較多的外部碎片
  • 鏈式存儲:不要求物理位置也相鄰優點充分利用存儲空間,不會產生碎片現象缺點每個指針佔用額外空間,且只能實現順序存取
  • 索引存儲:在存儲數據的同時,還建立附加的索引表,索引表中的每項稱爲索引項***,索引項的一般形式是(關鍵字,地址),優點是檢索速度快;缺點是佔用太多空間,增刪時需要修改索引表,時間也耗費多
  • 散列存儲:根據元素的關鍵字,直接計算出存儲的地址優點增刪改速度快缺點是若散列函數不好,容易產生衝突,而解決衝突會增加時間和空間的開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