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狸家創始人孟醒:10億估值僅用半年 刷新雕爺牛腩記錄

公司的全體小夥伴們,不好意思哈,寫這封郵件給大家時,我其實正在和另外七個公司高管在大溪地度假,其實這是阿芙早幾年留下的傳統,因爲七八月份是傳統上化妝品行業的淡季,所以這幾年來一直都保持着這個時間段去海島避暑的習慣。

但現在好像不太一樣了,我們不僅僅有阿芙這一個業務,阿芙在去年就已經達到12億人民幣的投資估值報價。而雕爺牛腩,則在2家店開業後就已經被VC給出的Term sheet中估值4億,而現在我們已經有了8家雕爺牛腩,還有天天爆滿的薛蟠烤串、2家皮娜鮑什下午茶,和切客鬧小丑煎餅,這套品牌矩陣形成的“以中央廚房爲供應鏈核心”的成本控制體系和針對Shopping Mall的談判能力,競爭力越發凸顯——雖然餐飲板塊現金流良好用不着去融資,但我猜接近10億的估值應不算誇張。

而河狸家則在幾天前,我們在日本轉機途中,接到“以太資本”的FA李悅給我發來的微信,一家知名VC已經發出正式Term sheet,此次B輪融資對河狸家的估值接近10億人民幣(其實對方是美元基金啦,但我喜歡換算成我熟悉的幣種,還顯得多一些),A輪的IDG也明確表示會跟投。

達到10億估值這件小事,阿芙用了整整8年,雕爺牛腩用了2年,而河狸家如果從3月11日接第一單美甲開始算,僅僅半年。

大部分外界的解讀,一定是“風口上的豬”原則啦,雖然這也不能算錯。如果河狸家是做自行車補胎業務的,我想無論如何沒法太值錢。但O2O確實是今天風口浪尖上的東東,無論美國還是中國,這個概念火得一塌糊塗,我們的河狸家美甲則剛好在這個時間段切入,甚至短短時間迅速超過500名美甲師,且日單量已然上千,成長速度驚人,如果把我們想象成一家美甲店,毫無疑問是中國第一大,而且每隔幾個月就翻倍——但我想說的不是這個,所謂估值,都是浮雲,那只是個數字,而且是個容易令人迷茫的數字,“出發的太久,以致忘了我們爲何出發”,這纔是我想和大家談談的。

我對咱們的這三家企業,都有相同的定義。做爲願景——精油、餐飲、美業服務O2O三個完全不搭的行業,居然可以共用這兩句話16個字:“收窄客羣,創新價值;顛覆行業,闡述未來”。

你看,阿芙品牌是國產品牌裏賣得最貴的,但我們目前在全球簽了7座著名老牌莊園,爲阿芙契約種植,直供精油原料。意思是我們根本不會做平價品牌、低廉售價,因爲我們的成本確實高,這就是“收窄客羣”。雕爺牛腩也一樣,不做家庭用戶的生意,不接待兒童,剋制售賣酒水,雖然只有十幾道菜,但捨得用好食材,開業至今不放一粒味精,調味只用熬製的傳統金湯……所以人均客單150,差不多是Shopping Mall裏最高。甚至薛蟠烤串爲了搞定優質羊肉,先去內蒙錫盟買了個牧場,所以我們怎麼照顧普羅大衆低消費要求?吃個烤串人均近200我也不想,但保證了各種細節精美后,你讓我賣得便宜,“臣妾做不到啊!”

河狸家這個O2O項目籌備時,我們也知道比如做家庭保潔之類的上門服務,受衆比美甲大很多。但只有一個問題:誰都接受、但低客單價的項目,咱們團隊完全沒靈感。咱們只會做那些挑剔客人的生意,這些挑剔客人雖然難伺候,但容忍較高價格呀!嗯,這麼一收窄,咱們就腦洞大開,靈感源源不絕。美甲客人多挑剔呀,根本賣得不是好不好,而是美不美!咱們連賣碗牛腩面都能賣得那麼美、那麼雲霧繚繞有儀式感,難道還怕指尖上畫油畫麼?

目標客羣一收窄,創造全新的“顧客價值”就容易了。大家看看那些阿芙、牛腩、河狸家的死忠客人,爲何愛我們愛得死去活來?不是因爲咱們便宜啊!而是市場上幾乎沒有同類競爭者,能和咱們一樣,爲她們提供如此享受的細節、充滿靈感與創造力的貼心服務。

那什麼是“顛覆行業、闡述未來”呢?這是咱們的夢想。我總在內部說,上市?咱們不感興趣,有一天上市了也沒所謂,也不令人反感而已。但那不應該是一個優秀企業追求的目標——至少咱們興奮的東東,是如何顛覆一下所在的行業,闡述一下未來這個行業的前景。

精油行業和餐飲行業不說了,咱們這兩個品牌早就引發了業內大討論;說說河狸家美甲,“顛覆行業”已經開始了,據說北京上海兩地的美甲店老闆,最恨的人就是雕爺,因爲這王八蛋把他們店裏最優秀的美甲師都挖走了……哦,其實,嚴格說,不是我挖的啦,而是她們聞着味道主動就投奔河狸家來了,因爲我不當他們老闆呀!我當她們的合作者,河狸家APP上其實是個美甲師的平臺,只要你手藝過關,你自己定價作品、自己管理自己的工作時間,想玩就玩,想幹就幹,想怎麼賣你的美麗作品都行——只要你能賣得掉!不過,虛標高價但服務不給力,得到差評,嘿嘿,那您也得自己忍受。說白了,誰不喜歡賺更多呀?誰不喜歡工作時間更自由啊?你是個美甲師,你說你是在美甲店當打工者,還是投奔河狸家,當自由職業者?

顛覆的力度足夠大時,“闡述未來”就開始了。在這一點上,我很贊同羅輯思維的羅胖子觀點,未來很多人會“U盤化生存”——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河狸家做的就是美甲師這些手藝人的大聯盟啊!所以咱們河狸家內部的Slogan是“自由職業者萬歲!”我天天鼓吹的是:毫無個性的商業品牌之後,是“自品牌”的興起,每一個手藝人自己的姓名,就是品牌,憑藉手藝吃飯,獲得有尊嚴的收入,不再依靠“組織”,不用阿諛“上司”,不必忍受“壓榨”,用自己雙手獲得尊敬,自覺自發磨練技藝,爲顧客創造美好與感動,守護自己的姓名,捍衛自己的自由與獨立,只有這樣的人成爲社會中堅,這個社會纔能有更多公平,這個國家纔會有更多希望!媽的,每次我想到這些,都會微微溼潤眼角呢!

這就是我們的夢想與動力。

北京上海目前都有山寨河狸家模式的,但據我觀察,和我們本質上完全相反:他們只是僱傭美甲師,然後爲顧客提供上門服務,他們自己倒成了“無店鋪美甲店”的老闆,然後賺打工美甲師的差價……哦,好處是,他們上來就有利潤,畢竟有差價可賺。而河狸家上來封死了自己的路,承諾永遠不收美甲師提成佣金,美甲師永遠是“所見即所得”,你見到的錢100%歸你所有……當然,這也是爲啥我一上來就給河狸家融資的前提,否則A輪那幾千萬,還用得着找VC麼?一想到未來河狸家至少要燒掉幾個億現金,我也覺得菊花一緊呀!所以,持續的融資之路,不得不一早就開始。

再艱難,只要能夠“闡述未來”就是值得的。當比爾·蓋茨夢想着“每個人的桌面都有一臺電腦”時,當喬布斯夢想着iPhone“重新發明了手機”時,他們都知道一點: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實現未來。而河狸家夢想着未來有幾百萬上千萬的自由職業者,自己當自己的老闆,獲得財務自由、時間自由、心靈自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個爲之打拼的事業夥伴,也收穫了快樂與意義。

是的,我總在擔心,我們每天上班努力,到底TMD有沒有意義?這個世界上那麼多企業,難道少我們這一家麼?如果我們倒閉了,是不是和非洲大草原上某個蟻穴覆滅一樣?幾百萬只螞蟻被一場天災或食蟻獸消滅,死掉了,可是,這個世界有什麼變化麼?真的有人關心麼?如果毫無意義,那麼我們這些企業人,和這些螞蟻一樣每天辛勤搬運勞作,還那麼努力,有啥價值咩?

但如果我們闡述了未來,一切就不太一樣。即使是蘋果,有一天也會倒閉。事實上,拉長時間來看,任何企業都是速朽的,和人的生命一樣,都是短暫無比。但有一種可能,成爲不朽,做爲人,你可以成爲畫家、音樂家、戲劇家,幾百年以後,人們仍然看着梵高的向日葵感受陽光,聽着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心潮澎湃,而小孩子則聽着安徒生《小美人魚》帶着淚光入眠……做爲企業,闡述未來世界之摸樣,激勵一代又一代企業家去開啓明天人類新的生活方式,征戰未知的疆域——波音使人們跨洋飛行如此便利廉價,福特使汽車走進千百萬中產階級的家庭,任天堂使得全世界人們的童年如此快樂難忘,就算是今天慘淡求生、已無法獨立存在的摩托羅拉,畢竟也是發明了移動電話的先賢,當年雄心勃勃的“銥星計劃”,66顆衛星環繞地球組成無縫網絡,讓這顆星球的溝通再沒有死角——沒錯,我知道那次計劃從商業上失敗了,但那種人類的熱血夢想,野心勃勃、膽大包天的創舉,令我今天依然記得銥星電話當年的廣告語,“溝通看不見,但無遠弗屆。”

好了,我抒情完畢。

回到現實,我記得有一次,有記者問馬雲,爲何王峻濤做8848電子商務時,明明比你早很多,但他失敗了而你做成了?馬雲回答,“噢,我和他都是特能講演,各個場合大談未來的人,所不同的是,我負責外面吹牛,而家裏有一羣兄弟把我吹的牛實現出來。他嘛……他吹完了就是真吹完了。”

無論精油、牛腩、還是美甲,咱們從事的本質都是服務業。服務業是啥?就是“手上全是老繭”——技藝的打磨,沒有一天可以止歇。魯賓斯坦說,我一天不練琴,我自己就能感覺到,我兩天不練,樂評家就能感覺到,我三天不練,普通觀衆都能感覺到……而我們的每一樁生意,都是這個類型的苦逼生意呀各位!精油,線下就是一個一個手護做出來的,線上就是一個一個諮詢培育出來的。牛腩?那真是一碗一碗端出來的,端一碗,賺5塊錢,烤串烤好一串賺2塊,嗯,啤酒賺得多點,鼓勵顧客多喝一杯……但得罪一位顧客,這輩子再別想賺他一毛錢……美甲?簡直集大成了,一方面要服務好美甲師端,教她們禮儀規範,爲她們找頂尖的培訓老師(9月份甚至請來個美國TOP級美甲專家教學),一方面還得伺候好每一位顧客,小到一副進門穿的一次性鞋套都不能隨便。什麼是細節?就是每一個人都變成處女座、強迫症、控制狂、以及完美主義大變態。

但這不就是服務的本質麼?讓每一個顧客在每一個細節上都無可挑剔,付錢時恨不能多介紹幾個朋友下次一塊來,分享她的滿意——如果我們做不好這些服務細節,那我們和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銀行還有什麼區別?!

最後,我想說的是,目前O2O實在是太火爆了。每天打開朋友圈,都是各種O2O項目融到錢的新聞,而且金額都挺高。但是,根據歷史經驗,我們都知道任何事火爆到極點,就是拐點呀!所以我大膽預測,這一輪O2O融資的熱潮,應該半年到一年內就該熄火了——不是說O2O本身,而是資本市場的投資熱情,往往和企業發展節奏,是不匹配的。2000年的時候,門戶互聯網興起,火爆過後就是大家再也不投互聯網了,但不代表沒價值呀。潮水退去,沒褲衩的自然消失,但手上有老繭的,則真正強壯起來。我還記得2011年初,大家都覺得網絡商品品牌會崛起,VC們瘋狂投資淘品牌,很多VC誤以爲阿芙也是淘品牌——其實阿芙上網前就已經上百家高檔商場專櫃,是線下精油中國第二了,只不過在網絡彎道超車,很快變爲第一罷了——那幾個月,阿芙也收到很多邀約,但突然間,市場就冷了,VC全都躲起來看不見啦,阿芙反正也沒拿錢,人若無名專心練劍嘛,苦練內功,直到今天仍然在行業裏遙遙領先。可當初不少拿到錢的淘品牌,今天不見了。

O2O多半也是這樣,大潮來了,人人都弄潮,這是好事。唯一問題是,每天問自己一遍,潮水退去呢?褲衩在哪裏?咱們也不例外,一疏忽,咱家的褲衩也保不住!所以,回到前文那麼多囉裏囉唆,“有名沒名,專心練劍”就對了。唯有手上的老繭,能抵得過一切浮躁與行業週期,唯有手上的老繭,是顧客埋單時滿意微笑的基石。

貌似這篇文字,更應該起名叫《夢想與老繭》,但爲了PR效果嘛,現在的名字更狗血一些。咦?這不是”內部郵件“麼?對呀,這年頭,凡註明“內部郵件”都是寫給外人看的……不過,你真的以爲只是寫給外人看的,又錯了,這篇文章,恰恰也是寫給我自己和全體小夥伴看的,且認真無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