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湯不換藥--我看《Inception》(《盜夢空間》)

    最近最火爆的電影應該是《Inception》(《盜夢空間》)了。上映沒多久,IMDB的分數就達到了9.3,排名已經是第三了!
    我也去電影院看了這部影片。可以說,這部片子對得起我掏的電影票錢,情節很吸引人,場面也夠火爆,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值得去電影院看。可是,我個人覺得,這部電影遠遠配不上它在IMDB的分數和排名!
    首先,這部片子的劇本沒有任何新意。就是人在夢裏做夢的故事,只不過夢中夢的層次比較多而已。而關於人的意識在真實和虛擬世界裏穿梭的主題,已經有很多電影表現過了。而跟這部電影情節最爲相似的就是十幾年前的《The Thirteenth Floor》(中文片名爲《第十三層兇間》或者《異次元駭客》)了。只是那部電影的虛擬世界只有2層而已,而虛擬的那2層不是夢境,是由電腦虛擬出來的。電影的名字也是來源於片中創建虛擬世界的電腦被放置的樓層。
    其次,這部片子對人性的探討跟《The Thirteenth Floor》根本沒法相比。《The Thirteenth Floor》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一個創造了一個虛擬世界的人最後發現自己所在的世界也是虛擬的。這部片子我是在十幾年前看的,我至今仍然記得電影主角在發現真相時,他臉上的那種震驚與絕望!可以想象,一個能用電腦創建出一個虛擬世界的人,最後發現自己也是被更高級的電腦創建出來的時候,他的心情有多複雜!
    其實,這類片子都有一個相同的主題:人如何認識真實。這個問題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就有探討,我想大家都知道莊周夢蝶的故事吧。(《莊子齊物論》原文:“昔者莊周夢爲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爲蝴蝶與,蝴蝶之夢爲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人總是下意識的認爲自己所在的世界是真實的。可是,如果你發現自己所處的世界是虛擬的,你會怎麼樣?或者,當你創造了一個虛擬世界並且能隨時進入的時候,你又會做些什麼?又或者,一個虛擬世界的人來到了創建他的那個世界時,他會有什麼感覺?《The Thirteenth Floor》裏面對上面的問題分別做了回答:有絕望的放縱,有自以爲是神的爲所欲爲,有知道真相後的震驚……當然,對於上面的問題,每個人的回答都會不盡相同,電影中表現出來的也僅僅是人性中的幾個方面而已。可是,在《Inception》一片中,完全沒有這方面的任何探討。當人醒過來,發現一切都是夢境的時候,並沒有太大的反應。甚至發現自己是在夢中做夢的時候,也沒有表現出有什麼太多的震驚。似乎,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歸根結底,《Inception》就是一部披着科幻、懸疑、動作的華麗外衣的商業大片。不可否認,它是非常成功的。可是,在深度上,它遠遠比不過十幾年前那部名不見經傳的《The Thirteenth Floor》。所以,我覺得它在IMDB上的評分和排名是被大大高估了!不過,讓一部商業片有深度,也許我對電影的要求太高了點兒,呵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