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女人都應該被男人甩一次

        有一位女孩說她失戀了。儘管含糊其詞,還是看得出來,她被男朋友甩了。敝人不由大笑,
送她三句話:第一,這是大好事;第二,這是大好事;第三,這是大好事。

  筆者一貫認爲,每個女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應該被男人至少甩一次。而且早甩比晚甩好
,戀愛時甩,總比結婚後甩要好過太多。

  只有被至少甩過一次之後,女人才會明白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男人有多自私,親戚朋
友有多麼無能爲力,自己又有多麼不成熟。只有至少被甩過一次之後,女人才會發現,自己
決不是天下第一美女,也不是天下第一才女,自己僅是女人而已。當然,雖說僅是女人,每
個女人都是獨特的,都是唯有的“這一個”。兄弟我在美國唸書的時候(我覺得《圍城》裏
方鴻漸的話很有意思),學到的恭維女士的規矩就是:如果長得漂亮,讚美她 beautiful;
如果長相一般,就說她穿衣有品味,very fashionable;實在是連衣服也穿得亂七八糟呢,
豎起拇指大叫“有個性”,You look so unique!

  而每一個自以爲獨特的女人,也只有被至少甩過一次之後,她纔會睜開眼睛,看清自己
在生活中的真實定位,考慮和要求才會變得現實起來。

  女人被甩,往往是因爲堅持要男人改變他已經習慣了的生活方式。戀愛中的女人,往往
以爲這種改變是理所當然的。車爾尼雪夫斯基小說《怎麼辦》裏的男主角羅普霍夫,倒是爲
女朋友薇拉改變了生活方式,放棄了醫生的前途。但是薇拉生活在俄國女人沒有多少決定權
的時代,羅普霍夫不娶她,薇拉就要被父母送到忍受不了的庸人那兒去了。羅普霍夫只能這
麼做,雖然他是俄國第一代平民知識分子,在事業上和政治上都有勃勃雄心。如今時鐘撥到
二十一世紀,女人這麼自由,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運,而且都是活得好好的,沒有什麼了
不起的困難,憑什麼再要男人爲你們改變生活方式?

  毛姆的小說《人性枷鎖》裏的男主角菲利普·凱里,倒是爲了一個不愛他的女人幾次改
變生活方式,差點放棄了醫生的前途。但是他生活在英國資本主義的成熟時代,每到山窮水
盡,總會有親戚突然死去,給他留一筆不大不小正夠那女人胡鬧的遺產,容許他不斷“探索
”理想生活。咱們這裏經濟發展才起步,藏富於民的過程剛開始;而且現在的研究生多是第
一代平民知識分子,太飽滿的期望和太貧乏的資源都不允許他們輕易改變生活方式。再等一
百年吧,父輩有點財產可揮霍了,崽賣爺田心不痛,年青男人也會願意爲女人套上“人性枷
鎖”的。

  如果有女人聽了心中不爽,儘管把上面話裏的性別對調,儘可以說,“每個男人都應該
被女人至少甩一次”,敝人一點意見都沒有。孟夫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任大事的第一條考驗就是“苦其心志”啊——雖然夫子不曾明言,最苦男人心志的,自然
是女人不拿正眼瞧你。男人被女人甩上若干次,就可以跟着孟軻先生做哲學家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