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棲大會】阿里雲李津:持續釋放技術紅利,爲1000萬企業提供技術平臺

點擊查看全文


10月12日,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雲宣佈,未來將爲1000萬家企業提供智能時代的技術平臺。阿里雲副總裁李津表示:”2017年,阿里雲8年的時候,80%的創新企業在阿里雲上。再過八年,如果80%的企業創新都會在阿里雲上。中國會迎來真真正正的完整的雲上的時代“。

image


據瞭解,8年來阿里云爲客戶提供了124個產品,產品新功能每天都有在雲端更新。在全球得到了超過100萬客戶的採用,遍及67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了34%的中國500強企業。

阿里雲副總裁李津表示,降價從來不是目的。阿里雲一直致力於核心技術研發,提升資源利用率,擴大雲計算規模效應,打造高性價比的雲服務。“我們希望通過不斷的技術進步和資源優化,把這些技術紅利和所有人分享,降低創新門檻,不斷提升社會效率”。

爲滿足不同客戶對計算的個性化需求,阿里雲發佈了ECS第二代入門級實例T5。和前代的入門級實例不同,T5能夠提供明確性能基線SLA,適用於成本敏感,偶有突發短時間峯值負載而日常負載需求不高的場景。

與此同時,阿里雲還升級了窄帶高清技術2.0版本。這是一套以人眼主觀感受最優爲基準的視頻編碼技術,即在低分辨率的情況下,視覺感官也能達到高清的標準;複雜的視覺場景也可以處理的清晰完美,並將視頻傳輸所消耗的帶寬節省20%。這樣,客戶在享用高清視頻畫質的同時,視頻傳輸成本下降20%。

除了持續不斷的提升產品性能和用戶體驗,阿里雲繼續通過降價爲客戶節約更多使用成本。

據瞭解,從10月12日起,阿里雲的雲數據庫RDS、雲存儲容量型NAS和Web應用防火牆等產品均有降價,最高降幅達53%。其中,ApsaraDB for RDS支持MySQL、SQL Server、PostgreSQL、PPAS引擎,被譽爲全世界性能最優、安全指數最高的雲數據庫產品之一。


image

“在未來二十年的企業智能引擎升級中,雲計算具有重要作用,阿里雲將爲企業擁有ITDI基因賦能”,李津表示,阿里雲致力於爲客戶打造適應互聯網時代的商業環境,努力提供更全面更優質的雲計算產品和服務。

以下爲演講速記全文

李津:歡迎大家,從09年到2017年,8年,這8年的時間阿里雲從中國走向全球。這8年的時間,阿里雲從互聯網行業覆蓋到今天全部的產業。8年很短但8年也很長。在這8年裏,今天的阿里雲已經有來自67個國家的一百多萬夥伴和阿里雲共同成長。中國五百強企業的覆蓋率超過1/3。但有意思的是在2015年的時候也在這個講臺上我提到一個概念,我說可能今天AWS雲和阿里雲已經成爲世界雲計算的三強,當時講完很多朋友說怎麼可能,也許還很遠。但夢想還是要有的,不久前嘎納的數據顯示阿里巴巴超過了谷歌成爲世界雲服務的前三強。但是我想這可能只是剛剛的開始,因爲我們看見,在未來的兩到三年裏面,阿里雲還將再次超越,這個世界很快在兩到三年之後變成在雲計算服務領域的兩強、兩極,阿里雲一定是兩極之一。

同樣在中國的市場,今天的阿里雲,是中國市場佔有率第一。2016年有一個數據,我們的產業覆蓋率是40%,這個數字不出意外,也會再次被顛覆。我想也許是50%乃至更高。那什麼時間?很快,也許就在今年。

因爲我們看見今天的雲計算平臺上今天商業的模式和今天商業的效率在我們的用戶和合作伙伴那裏都在發生着變革和指數級的增長:

一,用戶。要知道今天對一個用戶的認定跟以前是完全不一樣的,34億互聯網用戶,事實上講可能還不止,是在今天的雲計算平臺上他都是你的潛客戶,唯一的問題你真的人知道他了嗎?大家事實上要重新認知一個概念,在今天這個新的商業模型變革的年代裏面,沒有人能下定義說工業製造業不是時尚業,也沒有人能下定義說今天的商場不可以做旅遊,也沒有人能下定義說今天的在線教育難道不是新的網紅經濟嗎?如果他們是,它背後意味着什麼?意味着今天對商業IP的重塑。而這個重塑事實上是說我們對客戶,對我們的用戶和對我們的淺客有了再次的認知。而爲什麼我們有這樣的能力?是因爲今天我們看到了一個最長的距離,也看到了一個最短的距離。昨天王堅博士又一次提到這個世界上曾經有個最長的距離是紅綠燈和信號燈之間的關係。就是當攝像頭不能夠跟紅綠燈交互的時候他是一個最長的距離,但是大家也要知道在今天的互聯網的時代裏面還有一個最短的距離,這個最短的距離就是說程序員的指間和用戶的指間他們是一個最短的距離。如果你真的人知道這個最短的距離的話,今天你的服務的半徑從一城一地會到全球。爲什麼是兩萬公里?因爲赤道的周長是四萬公里,兩萬公里足夠從今天跨越大洋的彼岸。問題你是不是真的人知道它?

二,前兩天我看到一個新聞,是一個今天在鋼絲上做收銀,刷一下打過去,復古的有情節。但是還用這種復古的情懷做商業,你會面臨着難以去比擬的商業環境。我們大家都知道無論是掃碼還是掃臉,都可以讓無論OFO還是無人便利店實現每天近千萬筆交易的增長和彈性的變化。在這個商業的效率面前,傳統的方法都會發生變化。所以我其實有時候經常談到一個概念:你今天的努力和你今天的成功與失敗也許跟另外一個人的做事方法相關而跟你的努力無關。如果你不能再最高效的平臺上發揮你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今天你的努力可能會讓你越來越失敗。而這個新的平臺就是今天的數據和智能的平臺,這種互聯網的思維和方法。與此同時,當這個東西發生改變之後,我們過去產業的很多模式都在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特別對今天生產製造業來說,如果在一個小時之內,吉利可以賣掉2117臺汽車的話,它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

1. 不出意外,今天它對潛客的認知和營銷和以前的手段完全不同;
2. 今天柔性的生產製造鏈跟以前不一樣。

如果不是這樣不可能實現這個方式的。所以當我們看見今天我們阿里雲上的合作伙伴和我們的客戶他們的商界模型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的時候,我們相信前面的幾個數字不是夢想,而是一定會實現。

與此同時,我們也會看到在這個商業變化的背後,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支撐?這個支撐就是我們要重新去定義IT和DI,爲什麼這麼講?今天的互聯網技術和今天的數據智能跟以前略有差別。我來簡單的說一下今天的IT。今天的IT和以前不太一樣,以前的IT技術往往是說對我們既有認知的一種實現和承載能力。而今天的IT技術更多的是說對你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承載與實現。所以這個時候,你如何去感知你的客戶?如何去連接你的客戶?如何今天去交互他們,如何做在線的服務,通過這種實現商業模式的變革和商業邊境的變化,實現生產製造中間的柔性,這些都是今天的IT技術所應該承載和實現的。所以它今天承載的是什麼?是創新和創造,而過去承載的是什麼?過去是既有的認知,而既有的認知在新的DI面前不斷的被顛覆和優化。

所以對阿里雲來說,我們會更專注的今天在打造一個通用的計算平臺,這個計算平臺就是以前經常提到的飛天。飛天體系下面會更多的讓你看到無論應用系統、操作系統還是硬件,這些所有的軟件站和硬件站會完美的結合到一起去支撐剛纔提到所有IT的創造力。今天看到一個通用的計算平臺誕生的時候,事實上講一定程度上我們看到了一次技術的變革和一次技術的重新定義,但是這個還遠遠不夠。因爲它事實上要用最實際的所有的產品去承載,所以我們今天會談到一個概念:全球最完整的彈性計算家族。事實上阿里雲官網和其它的雲產品官網上都可以對比今天我們提供的產品,但這些產品隨着時間的推移的時候在悄然發生一些變化:

1,越來越多產品基於不同應用場景發生優化和改進。同樣我們會基於不同的場景不斷的推出新品。在過去的時間裏面,我們在基於CPU的通用計算和GPU的異構計算都在推出新品,這些還遠遠不夠。所以今天會重點談到神龍服務器和高性能計算的集羣。這些所有的彈性計算的家族,它事實上今天都是在一個統一的資源管控體系下,都是在飛天的通用計算平臺下面,這個時候是完美的實現了計算資源的異構,讓你的計算資源從通用的平臺到異構的平臺去完美的轉換。

當我們看我們的神龍服務器的時候,爲什麼會定義這樣的一款服務器出來,這款服務器事實上是端到端阿里雲自研的服務器,完美的把軟件和硬件結合,在中間大量的應用FTP的技術。爲什麼推出這樣的一款產品?因爲我們看到今天在很多特定的場景下,我們既需要今天達到硬件的性能,又需要達到今天類似於虛擬化的彈性和便捷的操作。面對這個場景要思考:阿里雲做自研服務器會面對什麼?事實上講,我們會面對今天從CPU到GPU的問題,到FBA的問題,這些所有的硬件今天都能在服務器找到,都能無縫的提供出來。

2,今天這個環境下,在過去的產品今天能夠完美的融合進去嗎?如果都可以融合進去,是不是這麼講,在今天的公共雲計算,今天的混合雲,今天的專有云場景下都可以爲用戶提供價值。

所以這一款產品,從開始定義它的時候,我們就是把它作爲一個全站的產品定義的。它將來會爲整個今天的雲服務的場景,無論從公共雲計算到今天的專有云到混合雲全面提供。這款產品將來會面對今天什麼樣的市場?可能大家知道很多時候我們說我想上阿里雲,但是過去很多既有的應用或者過去很多既有的實現的方式是綁定在過去的那些傳統IDC裏面的,你能幫我替換嗎?這一款產品就是爲此而誕生的。

與此同時,在這款產品之後,我們專門寫了加密計算。因爲大家知道阿里雲今天已經通過金融等級的等保四級,很快會進入密保行業,通過硬件加密的行業保證今天你的數據安全、傳輸的安全,保證今天所有資源的遷移的安全。當這款服務器推出之後跟過去的通用的虛擬化產品是一個無縫結合的產品,這個時候對你今天商運的最後的一關就沒有問題。

今天會基於賽靈思推出的F3服務器,還有一款基於VE100的GN6的服務器,都是基於科學計算和智能計算用的。這兩款大幅度提升性能的產品跟今天所有的虛擬化家族,ECS家族無縫融合的,就是我們渴望的是今天從CPU到GPU和GPA到A可以在一個家族統一實現,讓你的計算在所有不同的場景無縫遷移。

與此同時,事實上還有一個場景,我們過去經常看到的超算。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在全世界有大量的超算中心,超算的數據是離線的,數據大規模在線的時候,這時候超算也許不能起到作用了。我們非常渴望當我們看到數據大規模在線的時候,希望把超算搬到雲上,所以推出了E—HPC產品,雲上的第一款超算集羣。

當我們把這些基礎的計算環境和計算產品豐富以後,它面臨新的問題,你的產品在哪些地域,今天從中國走向全球,在中國的覆蓋如何思考和豪華?所以今天會發布五個新的區域。

大家都看到我們發佈的新的區域裏面有三個在東南亞,這三個在東南亞爲什麼選擇這個地方發佈?大家可能都知道在過去的時間裏面,我們發了歐洲、美國、中亞,但這次我們會重點發布東南亞的區域。爲什麼是這樣?因爲我們看到我們和我們的合作伙伴、和我們的客戶今天事實上已經變成在東南亞這個地方中國的軟件製造業、中國的智能硬件的覆蓋率已經第一了。就是說我曾經提到一個概念是說雲計算它不僅僅是雲計算自己的走向全球,雲計算是說雲和所有的夥伴共同的走向全球。在這裏面我們也真實的看到因爲我們在共同的走向全球,雲應該先走一步或者多做一點。所以我們在東南亞做了這樣的發佈。

其實我想跟大家說在中國的香港那個點,事實上也是不同的雲計算服務廠商都在的。而今天阿里雲已經是那個市場的第一,很快不出意外,阿里雲會是新加坡的第一。在這些所有的市場裏面,我們和我們共同的合作伙伴今天共同的在拓展新的市場,而這個市場的定義會今天改變我們過去中國軟件服務業和智能製造業今天對市場的定義,而云計算在中間起到基礎平臺的作用。

同樣,我們在中國還有兩個新的發佈,一個在今天的西南成都,還有一個在華北呼和,爲什麼發佈這兩個區域?第一個區域做地域的重要的覆蓋,第二今天的內蒙做大量的離線集羣的能力的覆蓋,這是提供給大規模的線下集羣使用的。針對不同的客戶和區域我們今天做了不同的選擇和發佈。而這個發佈都是爲了更加便捷的讓我們的客戶和我們共同選擇今天最合適的地方,選擇最合適的成本和最高效的商業效率。

與此同時,今天會再看到一個新的詞彙,就是說當我們認知到全球的雲計算在發展的時候,所有的企業可能會面臨要回答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事實上是一個詞彙的變化。我們說在2017年阿里雲8年的時候,我們看到80%的創新企業是在阿里雲上的。但是我們覺得這個遠遠不夠,爲什麼這麼講?因爲如果是80%的企業創新都在阿里雲上,那事實上代表着這個整體產業的真實的變化。而我們相信不出意外在未來的幾年裏面,這個一定會實現。也許是8年,但它事實上太長,我們希望它更短,所以這個需要我們所有人共同創造。

大家要知道當一個詞彙變化的時候,看起來它只是一個詞的順序,



點擊查看全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