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車規則系統介紹

行車規則系統介紹

 

一、概述

         行車規則,即行車規範,對車輛、司機的一種行車規範。行車規則分規則與後續處理兩個模塊,規則即規範,後續處理即違反規範後的提示、處理、操作。

規則包括非工作時間用車報警,區域報警,區域超速報警,路線報警,超速報警,關鍵點提示,離站超時報警,離站停車超時報警,混凝土車輛非法出料報警。後續處理有拍照(攝像頭號可選),信息下發等。

例如,設定一條規則“超速報警:速度上限100”,後續處理“拍照:一號攝像頭”,那麼當車輛行駛速度超過100km/h時,後臺會分析出車輛超速,生成超速報警,把報警信息實時發送給監控客戶端,生成超速報警報表,同時給終端一號攝像頭下發拍照命令。

 

二、規則介紹

         介紹各種規則的原理與實現,其中後續處理就兩個----下發文字信息與下發拍照命令,在些不再做介紹,下面只具體介紹各種規則。

2.1非工作時間用車報警

         不是合法時間內使用車輛,則判定爲“非工作時間用車”,車輛是否在使用,以速度與ON/OFF狀態來判斷,合法時間在設置界面設定,可以按天、星期、月、或者具體時間設置。

 

2.2越界報警

         “界”即區域,多邊型區域,把NN>2)個點按順序連接起來就形成了多邊形區域,在設置界面的地圖上,手動任意圈點。然後越界報警分禁入與禁出,禁入,則車輛進入該區域後產生越界報警,如果禁出,則車輛不在區域內產生越界報警,在不在區域內,通過車輛實時上傳的經緯度,結合構成區域的N個點(其實點也是一對經緯度)進行判斷。

 

2.3區域超速

         區域與2.2中的區域是一個概念,獲取方法也是一樣的,區域再配上一個速度,則車輛在指定區域內行駛,同時行駛速度超過了指定速度,則產生區域超速報警。

 

2.4路線偏離

         線路解釋成N(N>1)個點按順序連接起來的曲線,這些點可以通過規則設置界面的地圖上手動圈點獲取,也可以通過某輛車的行駛軌跡來提取,判斷車是否在指定路線上,通過車輛實時上傳的經緯度,結合設定的路線進行判斷,如果車輛離線路的距離超過了指定值,則認爲車輛不在指定路線上,產生線路偏離報警。

 

2.5路線超速

         路線超速分兩種情況----自定義路線與默認路線,自定義路線是指按2.4中的方法獲取的路線,默認路線是指地圖上實際存在的路線如“贛粵高速”。

對自定義路線,設定一個速度閥值,首先通過2.6中的方法,判斷出車輛是否在指定線路上,如果是,則再與設定的速度比較,判斷車輛當前速度是否超過了設定的閥值,如果是,則產生路線超速報警。

對默認路線,則通過車輛實時上傳的經緯度,與地圖數據匹配,匹配出車輛當前在什麼屬性的路上,是在高速、國道、省道還是普通路上,然後每種屬性的路可以設置一個速度閥值,把車輛當前的速度與相應的閥值比較,判斷出車輛是否超速。

 

2.6離站超時

         “站”即2.2中的區域,獲得方法也與2.2一致,首先通過車輛實時上傳的經緯度判斷車輛是否在“站”內,如果不在,則開始計時(車輛回到站內停止),如果時間超過設置的時間閥值,車輛還沒回到“站”內,則生成離站超時報警。

 

2.7離站停車超時報警

         “站”與2.6中的概念一致,獲取方法一致,判斷離站方法也一樣,如果車輛離站,同時停車(停車以速度小於5km/h爲判斷依據),開始計時(車輛非停止狀態或回到站內停止計時),如果時間超過設置的時間閥值,同時車輛還沒回到“站”內,則生成離站停車超時報警。

 

2.8關鍵點提示

         “關鍵點”與2.6中的站的概念一樣,根據車輛實時上傳的經緯度,結合“站”分析,如果車輛一進站,生成記錄,記錄下進站記錄,車輛離開站,再記下離站記錄。

 

2.9混凝土車輛非法出料報警

         判斷車輛是否非法出料的依據是:是否在指定地點出料,指定地圖與2.6中的站是一個概念,通過地圖設定,是否出料通過車輛實時上傳的狀態分析。如果沒在指定的地點出料,則產生報警。

三、架構說明

         行車規則軟件運行在後臺服務器,通過終端實時上傳的各種狀態信息(如速度,定位點,熄火狀態等)再結合行車規則進行分析,以判斷終端當前是否違規,並做出相應處理。終端實時數據來源於網關或者內部軟件,行車規則信息來源於數據庫,本地數據庫或者遠程數據庫。

數據庫中的規則數據,通過BS規則設置界面進行增、刪、改、查工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