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來談談我家的理財故事(轉)

LG四十出頭,月入12000。我三十多,月入7000多。

LG做IT的,是那種埋頭工作特認真的人,跟這樣的人在一起就一個字,踏實。可如果這樣的人認定一個理,那可改變的餘地也不大。

越賣越貴 從自住買成了投資

2002年,我讀碩士回來,遠在郊區的兩居就顯得不那麼方便了,於是兩人踏上了買房的“漫漫旅途”。開始想買一套兩居自住,面積100上下,總價定在50萬,不夠的話就少許貸一點(那時望京的房一般都在5000出頭而已,現在至少到6、7000了)。可不知不覺,轉着轉着,看房子的檔次和價位就節節上升。最後,在我一次出差半月在外回家後,LG一臉高興地告訴我他已經定了CBD的一個高檔公寓。

瞭解CBD的過去的人都知道,那兒原來是城鄉結合部,具體的就不說了,總之麻雀搖身一變成了鳳凰,身價百倍,房價蹭蹭躥到一萬多(還是兩年後才交的期房)!當時的我想不通,無論LG如何啓發,也無法想到在我的有生之年它成爲國外DOWNTOWN的感覺。

可別忘了,我可拗不過LG的執着啊。在LG傳統並且質樸的理財觀念中,現在以租養房,二十年後落一套房,到我們退休後,再收的租金就可以用來補充養老。多好啊!這樣,在2002年12月,我們交了30%房款43萬的首付,貸款80萬,並在2003年6月開始還款,每月6400。這套房預計在2005年3月交付。

故事還沒完呢,根本問題——我們自己的住房——還沒解決呢。於是,2003年5月,我們又盤點手裏的銀子,在望京買了現在住的一套小房子。可錢不夠了,只能買一套40個平方的一居。2003年底入住。又貸了15萬。

盤算租金要多少

我們無數次盤算,租多少錢合算。據售房人員講,怎麼也能租十二美金(呵呵,還美金呢)。根據一個房地產公司的副總講,基本上房價除以100,就是你可以租到的美金/平米/月的數字,那我們的房價可到了16000了,那不就是16美金了嗎?至少也有112*12*8.26=11100。再算算成本:房貸+折舊+物業+供暖+空置+稅,怎麼也得租到8500以上纔可以。

在2005年3月之前,我就像祥林嫂,逢人就說:“等到05年3月房子成爲現房租出去我就輕鬆了…”

房子按期交付 出租卻是大問題

終於,盼星星盼月亮,我們CBD的房子交了!別急,先交房屋契稅/維修基金,否則別想拿鑰匙,接踵而至的,你總得配燈具/傢俱/窗簾吧?這麼高檔的房子,你不能配得太寒磣吧?得,十萬塊錢又出去了,這還沒配家電呢,因爲,手裏已經沒錢了。

但房子可沒像我們盼望的那樣順利出租,各種質量問題費心費力着急上火修修補補到現在三月餘還沒完全處理完不說,在各個中介登記至今也沒有一個客戶上門來看房。也是,到現在樓前面還是一個辦公樓的工地,窗前正對着一個大坑,辦公樓至少要蓋一年多,哪個老外或老總願意花一萬多、好幾千住在一個大工地呢,沒事看民工玩啊!就是我自己,也不樂意往這住,將心比心,別人也一樣。望着周邊鄰居窗戶上紛紛貼出的出租啓事,無奈的我只能來了個“一聲嘆息”。

盲目投資 缺少規劃 房產投資宜謹慎

現在,我們的月收入在兩萬上下。但是揹負着95萬的貸款,月還款8000元。這樣的日子還要過二十年。投入CBD的房子粗略算來已達66萬,一分沒有回收。房價雖然已上漲30%,可開發產並不準過戶。而且,在此期間,房貸利率兩次上調,隨着第一次調息,我們的房貸已經總體上漲了3%,每年增加了2800元,每月900元!第二次每月還得加好幾百。同時,國家出臺利空政策,購房後兩年內轉讓將全款徵收營業稅,想盡快脫手都得多交稅了!而現在的我們老大不小,也該要個孩子了吧?可現在的住房和資金狀況又不樂觀,我還要等多久呢?

我不懷疑CBD地區遠期的發展,未來我們的房子至少也可以租給一個小公司。可這樣的遠期投資結局,是我們想要的嗎?

昨天,我跟LG商量說:不行我們先搬到CBD,把望京的房子先租出去(據說可以租到2000左右),這樣至少可以減少一點空置的損失,以後再做長遠打算。一向反對自住的LG這次也沒有提出反對意見。看樣子,過幾個月我就要打包搬新家嘍。

總結:炒房前三思

盤點我們這次的房產投資,只能說,未來即使這套房子有上漲空間,當時我們的投資決策也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因爲眼前的這種空置不是我們這樣的財力的家庭所願意和能夠負擔的。一位房產投資專家曾建議我應選擇位置好、總價低的二手房進行投資。我想他是對的。

炒房炒成房東,呵呵,網友們,這是你們能想到的和能接受的結局嗎?奉勸想炒房賺錢或買房養老的朋友,作決定前三思而後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