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部調查數據:六成應屆大學生畢業即失業

2006年07月16日14:57   法制晚報

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公佈 農學專業就業率最高

團中央、北大政策研究所聯手推出涉及全國6000多名本科生調查

結果顯示 半數畢業生就業還沒譜

北京點擊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氣預報就業率高出全國10個百分點

六成人預期月薪一兩千元 法學專業難找工作

截止到5月底,2006年畢業的本科生中,半數以上未找到工作。

 

有四成人認爲,就業依靠“關係網”是最有效的途徑。

 

今天上午,由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200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結果公佈,該調查涉及的樣本包括全國近百所高校的6000多名大學本科畢業生。

 

就業比例

半數人5月未簽約

 

今年全國應屆大學畢業生人數激增至413萬,就業難問題更加突出。調查結果顯示,截止到5月底,2006屆本科畢業生中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未簽約的佔49.81%,不想馬上就業的佔15.02%,而沒有找到工作的比例爲27.25%。

 

全國應屆畢業生就業比例

 

(截至5月底)

 

27.25%

 

沒有找到工作

 

49.81%

 

已簽約和已有意向

 

15.02%

不想馬上就業

 

最新數據

北京六成已就業

 

今天上午11時公佈的此次調查最新數據顯示,北京應屆大學畢業生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未簽約的比率爲60.37%,高出全國10個百分點。

 

影響就業因素

專業 法學六成難就業

 

本次調查的學生專業可劃分爲法學、管理學、工學、教育學、經濟學、理學、歷史學、農學、文學、醫學和哲學等學科門類。調查顯示,農學學生就業率高達78.38%,而法學專業僅爲37.85%。按就業水平由高到低依次爲農學、管理學和工學,而醫學、教育學和法學則相對較低。

 

性別 男生比女生吃香

 

男性畢業生的“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未簽約”的比例爲55.71%,而女性畢業生該比例則爲41.08%。

 

有27.3%的用人單位承認招聘時偏向於男生,72.7%的單位表示沒有明確的性別傾向。

 

區域 東部地區好於西部

 

此次調查的學校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主要分爲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部四個區域。其中,東部地區高校“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未簽約”的學生佔62.43%,中部地區爲47.88%,西部地區爲41.73%,東北地區爲43.39%。

 

能力 單位最重適應能力

 

調查顯示,有24.14%的學生認爲個人能力不足已成爲制約成功擇業的首要問題。而對這些能力進行分解時,求職過程中的難題分別表現在自我表達能力(35.80%)、外語能力(32.09%)、專業能力(31.88%)、人際交往能力(30.36%)等方面。

 

而用人單位要求最多的是環境適應能力(65.9%),其次是人際交往能力(56.8%),然後依次是自我表達能力(54.5%)、專業能力(47.7%)和外語能力(25%)。

 

就業途徑

四成首選“關係網”

 

在人際關係之於大學生職業搜索行爲的重要性,性別、地域和專業之於大學生總體就業水平的影響以及大學生就業預期等方面的調查結果與傳統觀點並不完全一致。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諱言人際關係網絡之於用人環境的影響,但此次調查顯示,人際關係網絡仍是大學生進入就業市場、尋找就業機會的理想途徑。有41.61%的學生認爲,通過家庭和個人社會關係、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職途徑。

 

期待薪酬

六成選一兩千元

 

薪酬預期上,有六成以上(66.10%)的大學生將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之間,1.58%的學生甚至願意“零工資”就業。而在調查中,77.3%的用人單位卻認爲大學生仍存在期望過高的現象,主要表現在薪酬、地域、個人發展機會、職位要求、行業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專業對口等方面。

 

權威說法

六成應屆大學生畢業即面臨失業

 

民盟中央祕書長高栓平:高栓平列舉了一組人事部的調查數據:200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338萬,2006年達到413萬,比去年增加了75萬,增長率爲22%,而全國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預計約爲166.5萬人,比去年實際就業減少22%。“這意味着將有六成應屆畢業生面臨崗位缺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