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使用經驗

修改vim的配置文件

1.新建一個文本文檔a.txt
2.用gvim編輯a.txt,輸入命令 :mkvimrc! ~/.vimrc
該命令會在 ~/ 目錄下新建一個 .vimrc 腳本文件,即c:\Users\yourName,當前窗口的一些相關信息將會寫入此文件中.
3.編輯 ~/.vimrc 文件,因爲gvim每次啓動都會首先執行這個腳本,
可以在這個腳本加入一些命令,下面是我喜愛加入的一些命令,後面的中文是解釋,不要加入

set nobackup     不備份文件,避免自動產生a.txt~備份文件
syntax on              語法高亮
set number           顯示行數
colo elflord            設置顏色
set guifont=Consolas:h15:cANSI  設置字體爲Consolas,字體大小h15,爲西歐cANSI字符
set nocompatible
set ai   自動縮進
set si   智能縮進
set nu  顯示行數
set ts=4  一個tab=4個空格
set bs=indent,eol,start
set guioptions-=T  無工具條
set
 foldmethod=indent " 摺疊方式爲 依靠縮進 

nnoremap
 <space> @=((foldclosed(line('.')) < 0) ? 'zc' : 'zo')<CR>
用空格鍵摺疊/展開代碼

附上兩個VIM命令的網址:
http://www.blogjava.net/woxingwosu/archive/2007/09/06/125193.html
http://www.cnblogs.com/softwaretesting/archive/2011/07/12/2104435.html


較全的vim命令

這是一篇較全的vim命令.
特記錄下來,有稍作修改說明.

Vim常用命令

跳到指定的行號:

在命令行下直接輸入:行號
比如跳到500行,輸入:500即可

整體縮進的操作:

在命令行模式下,
按住shift+v進入可視行選擇狀態,
使用shift加上下左右方向鍵選擇好整體的代碼塊,
然後再按住shift+>或者shift+<向右或者向左縮進即可整體縮進.

Vim多行縮進技巧

首先進入命令狀態,然後按v進入visual狀態,一定要在可視狀態,
選擇多行
注意這裏的選擇可不是用鼠標選擇,而是使用shift+方向鍵進行選擇,用><縮進或縮出

gvim
1. 查找之後結果的高亮如何關閉?:noh
2. 顯示菜單欄:set go=menu
3. 不顯示菜單:set go=
4. 顯示底部滾動條:set go+=b
5. 顯示右側和底部滾動條:set go+=rb;
6. 智能補全;ctrl+x 後再ctrl+o或者ctrl+p;
7. vim在插入狀態下按ctrl+p鍵就會顯示你曾經輸入過的字符
8. 「將當前光標下的列高亮」——:set cuc/set nocuc

光標移動:
1. w:光標以單詞向前移動 nw:光標向前移動n個單詞 光標到單詞的第一個字母上
b :與w相反
^ :移動光標到行首第一個非空字符上去
$ :移動光標到行尾第一個非空字符上去
% :移動到與制匹配的括號上去(),{},[],<>等.
nG :跳轉到第n行.
可視模式
v :可視模式
V :選擇行
CTRL-V or CTRL-Q :選擇塊
文本操作
y :複製選擇的內容
ye :複製一個單詞
yy :複製一行
p :粘貼
x :可視模式下,x爲剪切選擇內容
viw :選中光標當前所在處的單詞
yiw :複製光標當前所在處的單詞
vi下的複製方法
方法一:先ma標記當前位置爲a,移動到新的位置,再ya或者y’a複製從標記位置a到 當前位置的內容.和’的區別:以字符爲單位,’以行爲單位.這個方法應該是所有vi 都適用的.
選擇寄存器複製內容
這有點複雜.把這節拿出來,多看幾遍;還有,一定要多做實驗.
“< 字母>yy可以把一行文本拷貝到寄存器中(這裏的寄存器是vi的術語,指可以存放剪切和 拷貝下來的東西的地方), <字母>裏面的字母必須是a到z之間的一個. “<字母>dd可以把 一行剪切下來放到寄存器裏面. 你可以在yy或者dd前面用數字指明要拷貝或者剪切的行數.如果<字母>中的字母是大寫的話,意味着把文本插入到寄存器中已有的文本之前. “<字母>p把文本插入到光標之後,”<字母>P把文本插入到光標之前.如果寄存器中含有某一行的開頭或結尾,這一行將會被放到另一合適的行. Y是yy的快捷方式. 還有, y$, yH, yM,等等,都是可以用的.d命令也是一樣的.如果要快速的剪切和粘貼, 你就無須指定寄存器了.如果這樣的話,你就不能往寄存器裏面添加文本了.而且只要有一個刪除命令的話, 寄存器中的東西就沒有了(包括x命令). 舉例來說,如果要移動上一段的話,你可以把光標 移到段落的開頭,敲”a13dd,再把光標移到你想要放文本的地方,敲”ap,就可以把那段文本放到光標所在的行後面. 現在,大概你想要剪切和粘貼文本到不是行末尾的區域去.我們 來看如何做到這一點:我們可以使用 m<字母> 命令來標記一個區域,這個字母可以和 剪切/粘貼寄存器的字母相,因爲它們是保存在內存中的不同位置. 然後, 敲”<寄存器>
<字母>[yy或者dd], 這裏的寄存器就是要保存文本的那個寄存器,<字母> 是用來標記的,yy和dd是你的操作.
~ :修改光標下字符的大小寫,並移動到下一個字符.這不是一個操作符 (除非設置了 ’tildeop’),所以你不能連接一個動作命令.這個命 令在可視模式下也有效,它會改變被選中的所有文本的大小寫.
I :移到當前行的第一個非空字符並啓動插入模式
A :移動到行尾並啓動插入模式
o :在當前行的下面另起一行
O :在當前行的上面另起一行
dw :刪除一個單詞,需將光標移到單詞的第一個字母上,按dw,如果光標在單詞任意位置,用daw
dd :刪除一行
cw :修改一個單詞
dtx :從光標所在處開始,刪除到”x”.
d/text :刪除從文本中出現”text”中所指定字樣的位置, 一直向前直到下一個該字樣所出現的位置(但不包括該字樣)之間的內容
cc :改變整行
C$ :改變到行尾
shift + < 左移一行
shift + > 右移一行
<%或>% :來將{,(或[等符號括起來的文本都左移或右移;這時候,你必須把光標放在這些符號({,(或[)上面.
u :undo
CTRL+R :re-do
J :合併一行
CTRL+p :自動完成功能(在輸入模式使用)
CTRL+g :查看當前文件全路徑
:n1,n2 co n3 :將 n1 行到 n2 行之間的內容拷貝到第 n3 行下.
:n1,n2 m m3 :將 n1 行到 n2 行之間的內容移至第 n3 行下.
:n1,n2 d :將 n1 行到 n2 行之間的內容刪除.
:n1,n2 w filename :將 n1 行到 n2 行之間的內容保存到文件 filename 中
使用剪貼板
“*y :將內容複製到剪貼板
“*p :將剪貼板的內容粘貼出來
存盤:
:q! :不存盤退出
:e! :放棄修改文件內容,重新載入該文件編輯
:wq :存盤退出
:w :存盤
:browse o :用瀏覽器打開文件
:browse w :用瀏覽器保存文件
:wqa :保存並關閉所有文件
:qa :關閉所有文件
:browse wa :用瀏覽器保存所有文件
u: 撤銷前一次的操作
ZZ:保存當前文檔並退出VIM
幫助
:help :查看幫助文檔,在這之中,按CTRL+] 進入超連接,按CTRL+O 返回.
:help subject :看某一主題的幫助,ZZ 退出幫助
:help {主題} :例如,要獲得 “x” 命令的幫助,輸入如下命令:
:help x
:help CTRL-A
查找
fx :移動到一個指定的字符,單字符查找命令是最有用的移動命令之一.”fx” 命令向前查找本行中的字符 x.提示:”f” 表示 “Find”.
/pattern :正方向搜索一個字符模式
?pattern :反方向搜索一個字符模式
然後按n 繼續向下找
精確查找整個單詞 :如果你輸入 “/the”,你也可能找到 “there”.要找到以 “the” 結尾的單詞,可以用:
/the>
“>” 是一個特殊的記號,表示只匹配單詞末尾.類似地,”\<” 只匹配單詞的開頭. 這樣,要匹配一個完整的單詞 “the”,只需:
/\

1 對VIM的基本介紹

  
一句話介紹就是:
VIM是一個超級超級強大的文本編輯器.
它和Emacs是一個數量級;
而我認爲,比UltraEditEditpadEmEditor要高一個(至少半個數量級).
如果你有興趣,不妨一讀《程序員的編輯器——VIM》
以便於對VIM有更詳盡全面的理論認識.
  
要點1:VIM及前身VI,歷史悠久(可能比多數讀者的年齡更大),經歷了幾十年的考驗和發展,值得信賴.
  
要點2:VIM有模式.
通俗地做一下對比.
notepad無模式(或稱爲只有一種編輯模式),你按下j,就是在正文中輸入j
要保存,就要ctrl+s
要下移一行,就要或鼠標.
而在VIM中,打開一個文件後,並不處在編輯模式,而是Normal模式
此時你按j,VIM並不認爲你要在正文中輸入j,而是代表光標下移一行.
此時按i表示進入insert模式,即編輯模式,即notepad的模式.

編輯模式按Esc退回normal模式.
normal模式下按:進入命令行模式,用於輸入較複雜的命令.
比如:w代表保存文件
:e a.txt代表打開文件a.txt.
即VIM可以不用鼠標、方向鍵、菜單、Ctrl、alt……發出命令.
因此,以下的體驗中切記進入正確的模式:
Esc到Normal
Normal下i到編輯
Normal下:到命令行.
再說明一點是:文中:打頭的是命令行模式,此外多數Normal模式.
  
  要點3:複雜對抗複雜.VIM有的命令行很嚇人,長長一串字符恍若天書.這些貌似複雜,實際上無非是一些簡單命令的組合而已.藉助於此,VIM用戶可以實現非常複雜的需求.如果你沒有這樣的需求,就無須理會它們.
  
  要點4:一能百能.這一點是Unix或命令行風格軟件的顯著長處,經過實用可以深刻體會.本文儘管有一些例子,但它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感覺,仍未能充分展示.這裏先打個比方,如果windows下某軟件號稱能炒菜,那意味着你點一下菜單,菜就做好了——這就是易用哲學.到底怎麼做,你是沒有多少發言權的,而是由軟件開發者固化.而如果VIM說能,那它就是有一個“炒菜”命令,你可以把這個命令與原有的“原料”“數量”“火候”“風味”“竈具”命令結合在一起用,甚至在它前面加上“買菜”“洗菜”,後面加上“裝盤”“洗碗”做成一個自動腳本,在合適的情況下自動執行.
  
  要點5:無限靈活,個性由我.你只要有具體需求,VIM幾乎都能滿足.因此不同人的VIM是不一樣的,即,把下載來的VIM配置成自己的VIM.
  就此打住,開始體驗之旅吧!
  
2 下載和安裝
  VIM是跨平臺的.在Windows下,我們用的是gVIM for windows版.最新的是7.0版,下載包約8MB,完全安裝後約20MB.
  注:體積太大?你如果是高手,完全可以把不用的文件刪除(包括幫助文件,它是我見過的軟件中最好的幫助),精簡後的體積可以不到2MB.或反之,僅下載一個gVIM.exe(1.5MB)就能運行.但對於這次體驗,鑑於第一次使用,建議全部按默認項安裝,這樣才能達到文中預想的結果.
  PCOnline下載,官方下載
  
  安裝,基本上,一直Agree、Next就行了.我通常是裝在d:\program files\VIM下.
  可參見
  
  
  
  
  
  
  
  

3 體驗之旅
3.1 初見界面
安裝完成後,按提示打開readme,你將看到

  
或自行打開桌面的快捷方式,也可直接運行d:\program files\VIM\VIM70\gVIM.exe,你應該看到如此界面:

  
  什麼?難看?土?我第一次見到它也是這種感覺,現在卻只覺得親切.
  再一點,你有沒有奇怪它是中文界面?難道我給你下載的是漢化版?會不會捆綁流氓插件啊?你如果真這樣想,我只能嘆息無語了.
  
3.2 試讀html
請把此網頁保存爲htm,比如test.htm,然後用VIM打開它.暫時用菜單吧!結果可能是這樣:

  
平平無奇,是吧?因爲它是一個標準的VIM,並且是性能優先,視效忽略的VIM.無妨,請進入命令行模式(就是按一下冒號,注意是英文冒號:),注意到最下面一行的變化了吧.再輸入sy on再回車.是不是有顏色了?它應該看起來象這個樣子

  
  重要提醒:爲簡化起見,下文將用
  :sy on
  表示(先確認在Normal模式,如不確認,請按幾次Esc)你先按:進入命令行模式,再輸入sy on,再回車.
  補充說明:sy表示語法加亮,on當然是打開.:sy clear表示取消加亮.
  
3.3 改頭換面
  體驗VIM就要按VIM的思路,所以我們要把gVIM改回VIM的本來面目.
  對了,如果你認爲它的界面很土,請更要多看一眼當前的樣子,因爲下面的操作後可能會更土!
  執行如下命令
  :set go=
這時的VIM應該是

  
  不要大驚小怪,不就是菜單和工具欄不見了嘛?VIM中是不應該用到它們的.
  補充說明:set表示一般性設置;go是gui option的縮寫,就是界面;等於空就是什麼都沒有
  再輸入半條命令(先不要回車)
  :colo ev
  然後,按一下tab鍵.是不是自動補全爲evening了?VIM是非常聰明的(但是不會象MS Word那樣自做聰明).
然後你回車,看到了什麼?

  
  天色全黑了?沒錯,現在是evening嘛.
  補充說明:colo就是設置調色方案.VIM自帶了近十種調色方案,當然你還可以在網上下載更多,或改編自己的調色方案.你可以直接在:colo (加一個空格)就連續tab,選擇不同的配色方案來體驗一下.當然,evening是比較經典的一種.我一直就用它.
  
3.4 準備並打開範例文件
  簡化起見,請下載test.txt並保存爲d:\test.txt.然後,在VIM中輸入半條命令
  :tabnew d:\t
輸到這裏後不要回車,按一下tab,VIM會自動補全爲test.txt的.如果不對,再按幾次tab,直到正確爲止.然後回車.

  
  你會看到VIM打開了test.txt,並且是以多頁籤(tab page)的方式.你可以點擊各頁簽在打開的文件中間切換(高手有更方便的鍵盤命令做法).在VIM6.3中,還沒有此功能.當然了,這並不意味着VIM的用戶沒辦法享受多頁籤的便利,下載一個插件後——VIM有上千個插件——就可以了.面對多頁籤風格的流行(IE6→Maxthon→IE7),VIM7.0也新增了此功能.
  我喜歡這種簡單的頁籤.如果你認爲此頁籤太難看,可試一下:set go=e
  這時應如下效果
  
  
3.5 統一格式,下載vimrc
  上面所操作的各種命令,都是對VIM的設置.把它們寫到一個_vimrc文件中就成了默認選項.每個VIM用戶的_vimrc文件都不一樣,因爲每個人的需求不同.
  爲了保證下面的操作得到預期的效果,請下載我的_vimrc.依次執行下述操作:
  ① 關閉所有的VIM
  ② 找到你的d:\program files\vim\vim7_vimrc,複製一份.
  ② 右鍵點擊此處,“另存爲”覆蓋你的d:\program files\vim\vim7_vimrc.
  注:這並不是標準做法,但對windows用戶是比較方便的做法.
  
3.6 打開test.txt
  再次就模式進行提醒:Esc到Normal;Normal下i到編輯;Normal下:到命令行.
  運行VIM,並在命令行執行
  :e d:\test.txt
  接下來,我們把此文章排一下版.如果你認爲可以手工排版,請把此文件複製到10000行再發表意見.

3.7 分段並保存
  原文沒有分段,觀察一下,發現可以在“以下是……”前面加回車,於是
  :%s/以下是/\r&/gc
  輸入後,界面如下
  
  並提示,請回答y或a.如果回答y,則替換當前一個;到了下一個,VIM還會再問你.所以,你回答幾個y後不妨一a了之,全部替換.
  補充說明:s表示替換;s/a/b 表示把a換爲b;上一命令是把“以下是”換爲“\r&”,\r表示回車,&表示被替換的部分,即“以下是”;%則表示全文;/gc表示一直替換(不是僅替換第一個),並且要用戶確認.
  看一下文件,你或許想,空2行可能更好.很簡單,再重複一下剛纔的命令就好了.不過,對強大的VIM來說,無須笨笨地重複輸入上次的命令.在命令行按下:後,再按一下↑(向上的方向鍵),看到剛纔的命令了吧?直接回車,提問時輸入a,任務完成.
  既有變化,請及時保存.命令是
  :w
  當然,你也可以按ctrl+s.但ctrl+s之所以有效,是因爲我在_vimrc中做了定義:當按下ctrl+s時,系統執行:w動作.因此,你完全可以定義其他熱鍵,並把它映射到:w.

3.8 繼續編輯
  首先刪除“堅持”兩字,很簡單,只要按gg2x就行了.爲了看效果,你可以分開按:
  gg,這時光標移到文章頭.
  2x,這時刪掉了2個字符.
  再一次體驗VIM的神奇,比如按5x,於是5個字符消失了.當然,這5個字符是要保留的,沒關係,你按一次u,就回來了吧?
  再按一下Ctrl+r,是不是又沒了?再來一次u,是不是又回來了?沒錯.u和Ctrl+r相當於(是相當於不是等同於)windows的undo和redo.

  再試一下dd.是不是整行沒有了?沒關係,u回來就行了.
  再試一下3dd.一下子刪除了3行!沒關係,u回來.
  再來一個dG,哇,全文都沒了?!仍然u回來啊.

3.9 更多編輯
  任務a:把每一句分爲一行,即達到如下效果
  以**爲榮、
  以**爲恥,
  解決:如果你記得上面的替換命令,就會想到,可以用2次替換(“爲榮、”換爲“爲榮、”加回車,“爲恥,”換爲“爲恥,”加回車).但這兩次替換在VIM中完全可以一次完成,即用正則表達式,在“爲”及後面2字符(“榮、”或“恥,”)後加入回車.怎麼表示呢?
  :%s/爲../&\r/gc
看一下高亮,沒問題,直接a

  
  哇,是不是很壯觀啊?沒覺得?如果是一千行一萬行呢?

  任務b:把行末的標點去掉,即“榮”後的頓號和“恥”後的逗號.
  解決:辦法太多了,仍可以用替換.但此處還是展示一個新功能:列操作.
  安全起見,按兩下Esc,再gg$,這時光標應到了文章第一行最後一個字符,即頓號上.
  再按ctrl+v,注意一下狀態欄是否提示有“可視 塊” 字樣.(請確認你是採用了xbeta的_vimrc文件,如果沒有,請試一下ctrl+q)
  再15jx,是否標點全部刪除了?因爲15j表示向下選中15行,x表示刪除.

  任務c:錯落有致
  操作:這次演示一下宏的用法,請嚴格按本教程操作.
  先做一下確認:輸入法沒有打開,並Esc到normal狀態,gg到文首.
  按qa(q表示開始錄製宏,宏的名字爲a)
  再shift+>>(表示按住shift,連按兩下>,再放開shift.此時第一行應當向後tab了一下)
  再j^(此時下移一行,並置光標於行首)
  再shift+>>再shift+>>(即第二行向後tab兩下)
  再j^(下移一行,並將光標置於行首,爲後續操作做準備)
  再q(表示宏錄製結束,VIM會提示記錄完成)
  這樣宏錄完了,可以用了.
再@a,看到了效果了吧?宏執行了一次,即3、4行成功了.還剩下6段,但是你不用按6次@a,而是隻要按下6@a就行了!!!

  
  太神奇了!回放一下?先u,再來一次6@a.既然可以6,當然可以千千萬萬!

  補充說明:高手使用VIM是千變萬化的.上面的前2個操作(分行+刪標點),完全可以合成一個:%s/(爲.)./\1\r/gc;或再把第3個操作(錯落有致)融合到前一個操作中.

3.10 自由體驗
  體驗光標移動:請隨意按幾下j和k,看看反應;再多按幾下l和h,看看反應;然後,當你的光標在英文時,請按幾下w和b.
  對了,gVIM的每一種功能,都有無限可能,因此,你也可以在上面幾個字母前加上數字,比如 9w 2h,看它的反應.

  體驗自動補全:i進來吧,到目前爲止還沒寫過字呢!爲簡單起見,你直接把用鼠標放到中文的下一行,我們把 Eight Do’s and Eight Don’ts 輸入一遍.但是,輸入一個E,先別動!按ctrl+p是不是自動補全了?

  體驗大小寫(每次操作後,都用u恢復原狀),試一下g~~和guu和gUU和g??(g??後可以不按u,再按一次g??也能恢復原狀)
  神奇嗎?這還是VIM功能的單個表演,真正的高手是把它們組合在一起,完成你自己獨特的編輯需求.

3.11 體驗語法高亮和摺疊
  此部分講起來太複雜.如果你有其他編輯器如UltraEdit基礎,會有助於你理解.但VIM在此方面的強大靈活,UltraEdit是難忘其項背的.
  仍然是我們編輯的原文件,爲簡化計,請下載test2.txt;下載tx1.vim並保存在d:\program files\vim\vimfiles\syntax\tx1.vim
用VIM打開(比如要打開d:\test2.txt,請在VIM中:tabnew d:\test2.txt)它.平平無奇是嗎?這是因爲VIM並不知道這個文件要加亮.鍵入一個命令:setf tx1,這就相當於告訴VIM此文件的類型是tx1,所以就按照剛下載的tx1.vim進行高亮和摺疊.

    此時你會發現test2.txt完全折起來了.如何打開?你可用鼠標點最左邊的+,當然,也可以用命令zr或zR打開(zR打開全部;zr打開當前;zM摺疊全部;zm摺疊當前).打開後,看到高亮效果了吧.可以對文字設定前景色、背景色、粗、斜、下劃線風格.

3.12 加密文件
  文本文件打開最快,編輯起來最容易,並且在VIM中查找非常方便.因此,我用它來記日記,並作爲通訊錄.但是安全問題怎麼辦呢?很簡單,VIM本身即可加密(錄然解密也要用VIM).在上述打開的文件中鍵入:X(是大寫X),VIM就提示你設定密碼,安全起見要確認第2次.然後,保存(鍵入:w).把VIM或此文件關閉,再打開時,就要輸入密碼了.只有你輸入正確的密碼,才能得到正確的文件.

4 我的應用
  VIM和Total Commander一樣,我把它們都設定爲開機自動運行,其應用不可勝數.
  比如說通訊錄管理,我未用任何軟件,就用VIM管理一個address.txt.它可以實現:快速啓動(我在VIM中定義了書籤,鍵入`A就會打開),加密(用VIM的:X),超強搜索(無須多說),分組摺疊(fold),email和電話號的高亮顯示(自定義語法文件)吧.
  再比如,筆者會用VIM來輔助word, excel, bbs發文,安全刪除文件,製作精簡的五筆詞庫等.具體可參見 《我常用的VIM功能》,《活學善用gVIM,提高工作效率:實例篇(合集)》,《用gVIM打造個性化記事本》等文章.
  如下兩圖分別是我的個性化txt示例,和用VIM寫此篇文章時的情況:
  

5 後記
  這篇文章比最初計劃寫得長很多,但仍感覺很多非常優秀的功能沒有提到.比如,眼下我寫這篇文章,當然用VIM.但是因爲有插圖,所以用了htm格式.在插入圖片時,我只要輸入img,VIM會自動換爲“<img src=”“>”,並把光標放到兩個引號中間,以便於我輸入圖片名稱.我輸入lnk後,VIM會替換爲“<a href=”“></a>”.當我想看一下效果時,我只要:! g:\study\it\pconline\vim\xbeta-vim.htm 它就自動在瀏覽器中打開了.而這一個長長的路徑,因爲有了自動補全和命令行歷史,也非常容易.而當一些url還未確定,需要標註時,我就用一個`1,VIM就會以醒目的紅色塊標出來,一目瞭然.而下次再打開此文件,它會記得我最後編輯的位置.
  在用VIM之前,我曾試過幾十種pad和editor,包括長期用Editpad,也曾經比較精通過UltraEdit,也曾經測過EmEditor, EditPlus等.但用了VIM之後,我不再關心windows世界的成千上萬的編輯器.因爲使用它們的邏輯是“如果有新需求,只能等軟件升級或換一個軟件”,而使用VIM的邏輯則是“如果有新需求,請做個性化配置或下載插件”.
  VIM在手,夫復何求!
  最後,向VIM所代表的追求卓越、開源共享的精神致敬!並希望有責任感的用戶逐漸減少盜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