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積極心理學的十條幸福忠告

一、以改變爲基礎。現在我們的問題不在於改變是否可能,而在於如何才能發生改變。改變是困難的,但不是不可能。我們對幸福的滿足水平線,我們對愛的維護方式,我們對自己的理解等等,這些都可以慢慢去改。 

二、 養成積極的心態。內心狀態是快樂與否的主導因素。我們所處的外部環境會對快樂與否起到影響作用,但是,積極心理學認爲,內部環境,也就是人對自己的認知、 人的價值觀等等,更加決定一個人的幸福程度。沙哈爾老師說,在對物質的基本要求得到滿足的情況下,金錢幾乎不會增加人的幸福感,而在相同的物質條件下,內 心越積極、越向上的人越快樂。

 

三、正確對待自身缺點。不要一味地去克服人性中的弱點,而是要學會和自己和他人和社會找到一個和諧點。儘管人性有很多缺點,我們仍要尊重它們、適應它們。例如在感情上:世 界上沒有完美的愛情,因爲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我們無法對感情保持始終如一的熱情,哪怕對布拉德·皮特或者哈里·貝瑞也無法做到十年如一日。這是因爲我們 人性中渴望多樣性,對新鮮的事物更有好感。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就不要再相信愛情和婚姻了,我們就要一味地追求新東西,不是這樣的。 

四、 讓生活更幸福。快樂是我們一切追求的最高目標,沒有其他追求能凌駕在它之上。這一個前提很重要,這意味着我們不能拿幸福當成“成功人生”的一 種手段,也不能進入結論性問題的怪圈中。過去我們常常把痛苦當成成功路上必須經歷的痛苦是大錯特錯的。我們無論做什麼,都是爲了得到快樂、幸福。而且我們 只能更快樂、更幸福,而不能把“幸福”當成人生的一個終點。更不能把所謂成功當成唯一目標,成功不是爲了得到別人的讚賞,不是爲了得到別人的溢美之詞,都 是爲了快樂服務。不要被那些所謂的美好“品質”限制了自己的認知,綁架了自己的人生。 其他的神馬都是浮雲


5.正確地看待失敗。成功沒有捷徑。歷史上那些有成就的人,總是敢於行動,也會經常失敗,關鍵是不要讓對失敗的恐懼絆住你嘗試新事物的腳步。 

6.接受自己。煩亂與悲傷是人性的一部分。坦然地接納這些,允許自己偶爾地失落和傷感;然後再問問自己,接下來做什麼會讓自己感覺更好一些。

7.簡化自己的生活。更多並不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未必對自己有利。審視自己是否參加了太多的活動?應該求精而不在多。 

8.有規律地爲自己安排鍛鍊。體育運動應該是生活當中最重要的事情。適當地做一些體育運動,能夠?大地改善身心健康。 

9.保證高質量的睡眠。每天保持7~9小時的睡眠是一筆非常棒的投資,在醒着的時候,會讓自己感覺更有效率,更有創造力,也會感到更開心。 

10.勇氣。即便心懷恐懼,依然勇敢向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