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前端的困局與突圍


最近發了兩條微博:

想起克軍的一句話:前端研究,研究個屁~ 的確如此呀。補充下聯:前端設計,設計個屁~

前端目前最大的困境是,如 HTML 一樣,無論你承不承認,市場上並不太需要 HTML 高手。

  微博上的回覆大部分歪樓了。上面兩句話乍看有點激進,卻是我的真實想法。

  背後是一個問題:

  前端的價值究竟是什麼?未來應該如何發展?

  前端的價值

  如果你剛入行,或者從事專職前端工作未滿 3 年,請忽略上面這個問題,並且儘量不要再往下看了。

  我知道你會忍不住往下看,那就看吧。負能量有時也是正能量。真實面對所做的事,如實面對自己的真心,這是遲早的。有過痛,才真正懂得樂。

  特別注意,下面說的前端,都是阿里的前端,其他公司切勿對號入座,每個公司的情況都不同。每個公司,前端的定位也會有差異。

  阿里的前端,目前主要分兩種:一種在 UX / UED 部門,另一種在技術部門,所做的事大同小異,都是負責界面交互層的開發。上游是 PD、交互、視覺等,下游是後端開發人員、測試等。技能主要是 HTML、CSS、JavaScript,有些前端團隊比如支付寶還直接負責 Velocity 等模板層的開發。這是阿里目前前端的現狀。

  前端是後端數據的第一消費者,也是最貼近用戶的程序員。

  一切看起來很美。

  前端的價值在哪呢?很多人會回答:

  1. 實現界面交互。
  2. 提升用戶體驗。

  第一點是前端的本職工作,也是前端崗位存在的原因。第二點也不多說,前端做得好,對用戶體驗是有益的。

  讓人糾結的,是前端有價值,可是,這價值真的很重要嗎?真的值得做爲一個職業投入一輩子嗎?

  做技術的,可能都會有類似糾結。但傳統技術,糾結相對少點。比如搞數據庫的,有一堆牛人榜樣,搞網絡、安全等等的,也是如此。這個現實的背後,是因爲:

  這批傳統技術的背後,無論是數據庫底層優化,還是網絡優化、安全防範等等,做得好,對業務都能直接產生影響,比如大幅度降低硬件成本等等。 價值是直接的,可見的,不太會被質疑。

  然而前端的價值,沒有人會直接否認,但看得明白的,都知道:

  淘寶的核心用戶體驗,並非是 UI 層面帶來的,而是 C2C 的模式,是同等品質下商品的價格,還有支付寶的便捷等等。前端的確很重要,但真的,也就那麼着。比如京東,很多交互細節做得其實不咋的,但京東靠着靠譜的物流、貨到付款等方式提升了整體購物體驗。對阿里來說,用戶體驗非常非常重要,但前端在用戶體驗層面能做的其實很少很少。

  一個事實:

把國內大部分公司的 UX 部門解散掉,也不會太影響產品的體驗。在國內,UX 主要還是起到美工的作用,雖然我不想承認。

  前端依舊是美工,而且僅僅是實現工。

  在阿里,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前端的確有價值,但放在全局來看,前端產生的價值並非核心價值。** 在阿里,雖然前端的工作已經不可或缺,但對大公司而言,不可或缺的崗位多了去呢,不可或缺不代表有核心價值,我就不說了。

  前端的未來發展

  前端,往後是技術,往前是體驗。我的理解,前端的未來發展,有兩個方向:

  1. 前後端體系的融合,技術平臺化。 範例是 Google、Facebook 等公司的技術體系,不細分前後端,都是 Web Developer,在整套技術平臺上,Developer 都可以從後到前高效開發。技術平臺本身由 Engineer 維護,有各個領域的高手,包括前端的。

  2. 前端技術帶來的體驗革新,成爲某些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典型的比如 Path,國外有很多創新型項目,體驗是核心競爭力之一。在這類產品中, 前端帶來的用戶體驗很關鍵。

  然而,上面兩個方向,在阿里的現狀下,困難重重:

  1. 技術平臺化之路很難。 阿里現有的技術體系,前端只是薄薄的一層,要靠這薄薄的一層,來滲透甚至改革現有前後端開發模式,非常困難。支付寶算是走在前面,已經摸索了一年多,但越來越覺得,前端的絕大部分問題,其實都需要後端才能解決。去跨團隊推動也可以,因爲難,所以前行也挺有挑戰挺有意義。可是,更悲催的事實是,技術平臺化,前後端開發模式的融合,目前來看,並不是阿里的痛點,還沒有到這一步,沒這個強烈需求。需求不強烈,意味着缺了“天時”。很希望我的想法是錯的。前後端的技術平臺化之路,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馬雲留下的隱患:平凡的人去做非凡的事。雖然現在有意不提這句話了。這句話很傷人,特別是技術人員,然而事實就是事實。即便技術平臺能建成,在平臺之上,阿里現有的開發人員,無論是前端還是後端,很多人可能還欠缺了不少能力。Facebook、Google 等玩起來,有個重要因素是精英文化。這話題不多說。現實的殘酷,雖然也有方法是改變。

  2. 體驗創新之路也非常難。 在淘系可能相對好點,在支付寶,前幾年首要的問題是安全、穩定,接下來幾年之內,依舊是安全、穩定。創新受產品形態的影響非常大,沒有一個好的產品,妄談創新。可以有不少微創新,可以有很多小而美,但目前都觸不到痛點,隔靴搔癢。真正承擔阿里用戶體驗的,是 CDN 團隊、是數據庫團隊、是 PD、是運營、是大安全…… 繼續希望我是錯的。

  以上兩個方向,雖然困難重重,但在一些新領域,卻充滿機會與希望:

  1. 無線領域。 未來是屬於無線的,這話說到心坎上。目前阿里的無線才起步,起步意味着百廢待興。無論是前後端的技術體系,還是產品的體驗創新,在無線領域,前端的機遇與挑戰都很多。並且其價值,有可能變成核心價值。這一點,希望我的判斷是對的。(編者注:在阿里“移動”叫“無線”)

  2. Node.js 領域。嚴格來說是 JavaScript 程序員的新舞臺。通過 Node,前端程序員可以搖身一變,變成傳統程序員。數據庫、網絡、業務架構等等技術核心領域,都可以通過 JavaScript 來達成。Node 社區是迷人的。同樣,希望我的判斷是對的。

  上面的分類有點混亂,下面繼續亂談:

  1. 創業。 在很多產品中,前端雖然很難產生核心價值,但在有競爭的地方,附屬價值經常會成爲核心競爭力。比如出去創業,如何在大量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前端界面層的實現非常關鍵。可是,無論是淘寶,還是支付寶等,目前都已經過了初期創業期。有時真希望,易趣如果還強大着該有多好。

  2. 轉行。 的確,沒必要因爲懂 JavaScript,就一輩子做前端。沒必要限定自己的發展,可以做 2-3 年前端,然後再去做 2-3 年開發,還年輕的話,可以繼續嘗試各種崗位,說不定,10年後,就變 CTO 了。

  從人的一生來看,前端只是一段很小的旅途。它能帶給你我們的已經不少,捨棄慣性,脫離舒適區,長遠來看才能走得更遠。放棄有時也是堅持,重要的是你心中的夢是什麼。

  感悟與堅持

  純技術上,前端目前的很多發展,只是在滿足業務,並沒有真正對業務帶來“從無到有、促進變革”的變化。從公司的角度講,並不需要那麼多前端牛人。這是我那條說 HTML 高手是屠龍術的微博的含義。

  另一個角度上,前端技術這些年的變化,無論是 YUI 的發展、還是最近兩三年興起來的模塊化開發理念、以及 Node.js 帶來的前端工具變革、還有 Backbone 等類庫背後的 MVX 的發展,這些都切實推動着前端往前發展,雖然很慢很慢,雖然短時間內很難直接影響業務價值,但我相信,這類工作的價值,也很大。

  一類是直接促進業務發展,一類是緩慢帶動人員的成長。這兩類工作,都非常有價值。一個着力於現在,一個發力於未來。

  看起來,路都很清楚。然而我們都是人不是神。最後以一段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來結束這篇充滿負能量的文章:

章小新:有一個現實是,如果在這塊上長時間的價值不被認可,那很有可能真正產出的價值沒有我們想想象的大,是否是我們自己深限其中? 有時雖然不想往這方面想,但又是不得不仔細深思的問題。

玉伯:畢竟我們都是人,要坦誠面對自己的真心,包括貪慾。比如一個事,如果做了 5 年,依舊得不到直接認可,也沒更多物質上獎勵,我估計你也很難做下去了,或者就是打着醬油,幹着其他有意思的事情去了。

章小新:哈,今天的話題的確是沉了點,今天上午還和同事們討論過~~~ 先認清自己,再從容微笑去面對。

玉伯:從容微笑談何容易。從容微笑的一個前提是,認清了自己,找到了今後要走的方向,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走下去。

李牧:這麼說好像我有多麼淡定一樣。。其實沒有了。會很計較,但是現實面前了。

玉伯:從容不是有希望,也不是在路上,而是自己喜歡自己做的事情。又變雞湯了,不過發現很多雞湯越來越有道理,得真心去信。真正的認可是自己給自己的。

柏林:我不是做前端的,一直在關注大家。 呵呵。看到這句話蠻有感觸,要體驗過雞湯的過程,才能品味到真實的味道。(說得不好哈)

  (完)文 / 玉伯

  PS:把這篇文章發出來,很猶豫。把這些想清楚的事情說出來,雖然可能會影響團隊士氣,會打擊工作不久的前端,但隱瞞更不可取。 前端還很年輕,如何發展,如何前行,需要所有前端們一起來思考。我們需要未來,也需要真實。我們不需要的是混日子。我們往哪裏去,取決於我們自己。

  題圖:路在心裏,更在腳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