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rial Design的學習

Material Design 是什麼?

說起 Material Design,相信不用介紹太多。這是 Google 自2014年 Android 5.0 開始推廣的全新設計語言,而整個設計語言的暗喻基於 material——材料和質感。隨着 Android 5.0 的普及、國內第三方 ROM 的更新和跟進,相信 Material Design 會真正成爲國內開發者們所面臨的產品抉擇。Material Design 的官方設計文檔就是最好的答案。其中,理解 Material Design 最核心的是要理解 material 的隱喻和特性:空間層級、陰影、質感、表面和觸摸反應。另外,知乎上也有相關討論可以一看。

爲什麼要採用 Material Design?

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無外乎內外兩個角度。

從產品自身來說,如果是垂(yong)直(hu)類(shao) 的應用、需要以設計作爲突破點、用戶羣偏年輕又或者是一款全新產品,加之你產品的設計師們對 Material Design 有理解和認同,那麼採用 Material Design 會無比正確。它會讓你應用的界面在 Android 上第一次擁有完整、自洽和顏值頗高的視覺和體驗,比如我們就自認爲極簡匯率 for Android 的界面其實比 iPhone 版還要漂亮。而如果你的應用擁有大量用戶(例如超過一千萬日活)且用戶羣體複雜(既有學生也有老人),那對於採用 Material Design,你則需要慎重考慮。原因很簡單,Material Design 目前來說還屬於一個早期(不成熟)的探索性草案:很多交互過於高級複雜(比如 drawer 層級太深)、連Google 自己對某些設計的實踐都常常衝突,以及 Material Design 濃濃的「邏輯理性」都可能會讓嚴重依賴感性和直覺的普通中國用戶產生使用上的困惑和障礙。
而從外部環境來說,無論自身完成度如何,在 Google 的力推之下,Material Design 都會成爲 Android 生態中的「趨勢」和「風潮」。如果你從營銷、口碑角度去考慮,那麼越早採用 Material Design,你的收益會越大。比如更多的曝光——應用商店和媒體會更優先推薦採用 Material Design 的應用,或者更高的口碑——極客用戶會對你的應用產生好感和喜愛,進而主動傳播你的產品。
所以,你的應用是否要採用 Material Design?這其實不是一個設計決策,而是一個產品決策。這更多需要你根據你自己產品的實際情況、目標人羣、團隊、營銷推廣等設計之外的角度考量,或者,還得受限於老闆(產品決策者)的品位。

如何在自己的產品中實踐 Materail Design?

這個問題最好的答案就是「Material Design 產品集」中提到的 30 多款應用,歡迎大家補充,我也會持續更新。
這裏面有一開始就採用 Material Design 的全新應用(例如 Today Calendar),也有采用 Material Design 進行改版的成熟應用(比如 Evernote)。所以,最好的學習就是琢磨這些已經彙集了大量產品經理、設計師和工程師心血的現有產品。
在我看來,這些應用所體現的是兩種不同的產品策略:一種是不改原有交互和邏輯、只引入 Material Design 部分顯著特性或元素的視覺升級,而另一種則是真正從 material 出發的 Material Design。
Material 式視覺升級一般會這樣做:兼容透明狀態欄,引入 FAB(Floating Action Button),引入 Material Color,將字體改爲 Roboto 或思源黑體,更改 drawer 視覺樣式(浮動遮蓋)等等。總之,儘量不改動原有交互方式和層級邏輯,只做視覺樣式上的升級適配,以最低成本讓應用看起來像 Material Design。
而真正從 material(材質)開始思考的 Material Design 是怎樣?很遺憾,除了 Google 自家的少數應用和原生 Android 5.0 的內置應用,目前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 Material Design 第三方應用出現。這裏面的主要原因是 Android 5.0 的普及率不高。大部分目前的 Material Design 應用其實都要運行在 4.x 系統上,導致開發者基本上不能依賴 Material Design 的原生特性,需要考慮樣式上的向下兼容從而無法完整落地 Material Design 的設計。另一方面,現階段大家對 Material Design 的理解都還尚屬粗淺,要做到整個應用完整符合Material Design 設計的原點——材質和空間層級,很難且成本很高(例如這個問題:如何理解 Material Design 中卡片的兩層陰影?)。

最後

Material Design 的出現,是 Google 第一次對跨平臺產品設計提出的綱領性文件。即便目前還不夠成熟完整,但我們需要留意的是:這是繼蘋果的《iOS 人機交互準則》之後,真正具有影響力和獨特性的移動人機交互規範。而從長遠來看,這會讓 Android 生態的體驗更加完善統一。
不過,一個有意思的懸念是:無論是一路追隨 iOS 的 MIUI 和 Flyme、還是堅定擬物的 Smartisan OS 和其他林林總總的第三方 ROM 們,對 Material Design 是跟還是不跟?以怎樣的方式融入 Material Design?又或者,是否做一個純正 Material Design 的 ROM 會是一個更爲「四兩撥千斤」的選擇?據我所知,一加的 H2OS 正在這麼做。
回到開發者自身,採用 Material Design 的另一大好處——倒是可以讓應用更好地融入到不同風格的第三方 ROM 中。不信?你隨便去下載一款 Material Design 應用,無論你是 MIUI、Flyme 還是 Smartisan OS,應用本身都和不同風格的系統 launcher 產生了令人驚奇的和諧交融,毫不違和。

原文:https://zhuanlan.zhihu.com/p/19983503

參考資料:

Material Design(一)認識與瞭解:http://www.jianshu.com/p/bb083cef5799

如何理解 Google 的 Material Design 設計語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276657/answer/68081021

Material Design風格的APP:

17個使用Material Design風格的APP界面作品欣賞:http://www.shejidaren.com/17-apps-using-material-design.html

有哪些 Material Design Apps 的設計適合借鑑?: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594352

優秀的 Material Design 產品:http://next.36kr.com/posts/collections/200

要是你的Android手機不能下載上面的app,這裏已經下載好了一個Depth Demo應用安裝包,可以下載到手機上玩一玩:安裝包

我認識的Material Design:http://www.jianshu.com/p/f54dc381a354

直接拿來用!十大Material Design開源項目:http://www.csdn.net/article/2014-11-21/2822753-material-design-libs

[Android] 開發資料收集:Material Design:http://www.jianshu.com/p/378ea4ee5a54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