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經驗總結

寫在最前面:

又到了一年跳槽高峯期,

一月份半個月下共面試了四家公司。期間拿到兩家公司offers 。在一家遊戲公司二輪技術總監面試時,因爲太過緊張+對防禦性編程認知上表現不佳慘遭淘汰。頗爲遺憾。一直期盼着能夠進一家遊戲公司,年會的時候能夠有蒼老師能抱一抱的機會。



期望月薪方面:

筆者在面試時,關於工資的討論感覺特別吃虧。一方面因爲信息的不對稱性,缺乏足夠的瞭解。另外一方面因爲缺乏經驗,沒有及時調整自己的策略。面試官準備發放offer問我期望月薪是多少時,我的回答竟然還是是:X-X+2K。 結果被給了一個最低值XK 。前後兩家公司都是這樣。 萬惡的資本家對於一切可榨乾的剩餘價值總是不會心慈手軟的 


總結:

關於月薪期望值,在經歷過幾次面試之後,筆者總結出一點點技巧。 期望月薪會涉及的地方其實是有兩個地方, 

一   投遞簡歷處填寫月薪期望值

二   面試官詢問期望月薪值

投遞簡歷時,填寫的期望月薪值,最好是一個概數,如6K -9K 。 因爲雙方都缺乏一個基本的瞭解。在不瞭解公司福利補貼等方面的前提下,填寫一個概數,對雙方都有一個心理緩衝區。讓彼此都覺得舒服。 這種方式,另外一個很大的作用是用簡歷的方式爲自己篩選出能夠給出期望月薪的公司。 可以避免去參加一些無法達到自己期望的公司。節省時間和金錢。

在面試官詢問期望月薪值時,在這種情況下,經過幾輪筆試和麪試下來,其實雙方都有了一個相對比較的認識。雙方這時候都能給出一個大概的評估值。

打給比較形象的比方,就是你拿着大白菜去大街上賣。

這大白菜就你自己。 在賣的時候,對自身有個合理的估值以及市場價有事前瞭解,是很重要。價格喊高了,把白菜價當靈芝價賣,把買家都嚇跑了,也就無人問津了。報價過低,則委屈了自己。

 HR 問你 這白菜怎麼賣? 筆者犯了一個很愚蠢的問題就是:XK –X+2K。 在這種討價還價的過程中,輕易的暴露出自己的底線,被動總是要吃虧的。 當買家肯定是一口咬定 XK,高了都覺得吃虧,想再往上漲的難度就可想可知了。

從營銷心理學的角度而言,買賣本身也是需要一種愉悅的氛圍。 買家買到性價比高的產品。 賣家賣出高溢價的產品。 在這種討價還價的過程中,聰明的辦法是優先給出一個較高的估價值:7K 。爲了不把買家嚇跑,可以暗示你要真心買,我可以給點優惠。從而試探出對方的底線。通過適當降價,讓買家覺得賺了。而自己其實也賺了。達成一種雙方都較爲滿意的結果。


筆者這樣的錯誤竟然能夠犯上兩次,真可謂奇葩也。


收入分析:

公司負責 中晚餐, 不提供住宿。國家法定社保。

房租水電網絡預期總共: 600

每月上下班交通費: 30*4+30=150

社保方面: 6000*0.1=600

伙食費: 早餐+週末餐  : 30*5+8*30=390

基本的生活必須消費爲: 600+150+600+390=1740

 

關於上班時間:

公司屬於典型的朝九晚五,五天八小時。整體時間安排上較爲密集,工作壓力和強度較大,項目本身對個人的技術總結性提升不大。這是我所擔憂的。 

一個月大概3個項目單,均分下來,個人將承擔1.5個項目。時間上會有點緊張。

分析:

基本上項目與項目之間沒有空閒時間。對於個人技術沉澱是一個不利的消息。 


關於出差

因爲設備故障可能需要到現場調試, 一年預期有45天,一次出差平均爲7天。


優點: 可以利用出差,到全國各地走走,拓展視野,熟悉當地市場,瞭解行情。積累起來的人脈在未來的發展中 都有着積極推動作用。 偶爾改變的生活方式也比較怡情

缺點: 

出差本身對個人技術沉澱其實是有害的。因爲巨大的環境波動,人是很難靜下心來思考和學習。由於出差本身是到廠家設備現場救火的行爲,時間緊迫性和壓力都是可想而知的。

出差本身也是一項比較累人的工作。


關於辦公環境和領導:

大概參觀了一下公司的辦公環境,在設備調試區,突然有種迴歸到大學實驗室的感覺。正確排列的設備,錯落有致。 直屬上司是軟件開發的, 小組領導則是電氣開發的。軟件開發將處於一種被動的處境


沒有錢是不行的,但是一切向錢看也是萬萬不行的。

當然,人也不能盯着錢看。畢竟工資僅僅是一種階段性目標,而非人生目標。

技術發展方向:

當前應聘的公司方面技術沉澱爲: VB+C# 

用VB作界面開發,用C#程序主體開發。

 

筆者目前主要擅長的C/C++和python開發。經常使用MFC ,PyQt 做界面軟件開發, 因爲技術壁壘的問題,Python在這家公司在短時間是無法成爲公司主體開發語言。

對於VB+C# 這樣的組合,筆者並不待見。感覺微軟已經是一個奄奄一息的巨人, 其賣軟件的思維,在web 2.0 的時代已經落伍了。看看其IE 的發展就可見一斑

JAVA 一直穩穩的在各個平臺上把C#壓制着,再加上andriod系統的崛起,更是對只支持windowsC#一計沉重的打擊。

VB則僅僅是託祖宗windows的洪福,才得以在各種界面開發庫面前存活下來。以上觀點或許略有偏頗,但是微軟的沒落之勢已經是箭在弓弦。把自身賴以生存的技術寄託在僅支持自身平臺,且即將沒落的公司是非常危險的。


就技術延伸可持續性發展角度而言,目前的這家公司其實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就未來技術發展方向,這是一個讓筆者很是糾結的問題:

當前的這家公司的技術要求其實並非符合筆者技術發展規劃。喜歡的行業並不一定進得去,然而,興趣(interest)和利益(interest)有效的統一這也是讓筆者無法釋懷的。

當然,不能因爲現實太過殘酷,就放棄了對夢想和興趣的追求。如果放棄了,那自己所剩下的就只有赤裸裸的現實了。

如果夢想無法直達, 則可以考慮曲線實現。 當時首先是弄起清楚自己的夢想具體是什麼,該怎麼實現,無法描繪出具體輪廓的夢想那僅是空想而已。


筆者的短期內的技術路線發展規劃是:C+Python

以C/C++ 做底層開發,python做高層開發,通過C/C++開發的庫作爲模塊的方式嵌入到python當中,實現C+Python 組合技進行快速化開發工作。

中期的技術發展路線是: linux

作爲當前任何一家有頭有臉的公司,一個作爲官方宣傳的web 網站是一種標配。作爲web 的基礎設置,服務器開發開發自然成爲一種剛需。堪稱編程領域的銅飯碗。

不考慮TCP/IP 網絡編程以及數據庫開發要求,linux 自然不可獲取。

考慮到服務器編程,順勢而爲進可以向 go 語言方向發展,有C/C++這樣的九陽神功護體,同一個體系內的go 語言學起來也就如魚得水。

退一步則可與C+python 這樣的跨平臺組合遙相呼應,產生共鳴,實現效益最大化。

長期技術發展路線: java +linux 內核

在andriod已佔領中國市場至少70%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的情況,平板則已經和ipad 系列分庭抗禮的狀態。在未來不能給andriod機編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的搞編程的。

 

一旦谷歌在平板和電腦方向上站穩腳,下一個倒下的巨人就是微軟了。這或許也是筆者無法接受C#的一個原因吧。

市場的重新洗牌總是殘酷的。 對於我們這種靠技術吃飯的工程師而言則更是如此。所以不得不謹慎而爲之。

所以學習java ,將是一個不得不設定到時間表裏的核心任務。 

在Linux經過前期沉澱發展滯後,則可以考慮向linux內核裁剪和內核驅動層面更高難度,高層次上發展。 循序漸進,平緩過渡的技術革新方案對個人發展纔是最有利。當個人技術還不足以牛逼至推動市場時,則只有選擇讓市場推動個人技術發展


未來三年的技術發展規劃

語言:  C/C++ ,  python,  JAVA, Go

平臺: Linux , Windows, Andriod

通過這幾門技術,將圍繞在最外圍的技術打造成一個閉環,形成筆者技術層面上的護城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