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特古道

夏特古道穿越重要標誌點GPS數據

$PMGNWPL,4225.098,N,08051.037,E,0003073,M,橋, a*34
$PMGNWPL,4224.390,N,08050.583,E,0001053,M,第1天營地, a*34
$PMGNWPL,4223.579,N,08048.561,E,0000826,M,木屋, a*34
$PMGNWPL,4220.253,N,08047.530,E,0003517,M,第2天營地, a*77
$PMGNWPL,4215.501,N,08042.904,E,0002640,M,第3天營地, a*7D
$PMGNWPL,4206.978,N,08044.733,E,0002434,M,羊圈, a*46
$PMGNWPL,4203.322,N,08047.184,E,0002866,M,玉石礦, a*34
$PMGNWPL,4203.382,N,08048.901,E,0002329,M,第4天營地, a*75
$PMGNWPL,4217.176,N,08045.054,E,0003089,M,兵營遺址, a*34
$PMGNWPL,4201.003,N,08051.326,E,0002299,M,過河處, a*54
$PMGNWPL,4158.116,N,08052.498,E,0002247,M,小採石場, a*39
$PMGNWPL,4156.426,N,08052.887,E,0002185,M,採石場, a*0F


2001年8月

10月1日到達阿克蘇市;
10月2日從阿克蘇市乘車到破城子煤礦,然後驅車到新疆廣匯採石廠;
10月3日沿木扎爾特河谷徒步10小時抵達夏特古道中段

[i]按照計劃,他們將於10月4日進入南木扎爾特河,穿越木扎爾特冰川,10月5日登上海拔3500米的哈達木孜達阪,10月6日徒步8個小時抵達哈達木孜達阪下,10月7日可到達夏塔溫泉[/i]

10月4日,哈達木孜達阪開始下雪

到6日時,隊員們已偏離古道10公里左右,走進了難以逾越的冰川地帶,此時積雪已深達1米。他們雖然按照GPS定位儀定出的座標行走,但怎麼也走不出冰川裂縫區。爲了自救,隊員劉旭光準備尋找一條新的出路。由於積雪太深,在尋路時劉旭光不慎墜入冰山下的一個冰窟中,幸虧身上揹着的大旅行包卡住了他,纔沒掉進冰窟中。同行的隊員用繩子一點一點拉,才把他拉出冰窟,他的身體從胸口以下全部溼透了。這時,隊員們意識到他們迷路了。

6日中午,他們把吃完肉後沒捨得扔的鵝架子燉了滿滿一鍋湯,大家飽餐了一頓。以後的時間,他們只有靠爲數不多的牛肉乾和水果糖果腹,到最後只好一把一把地吃雪。整個冰川區只見遍地冰雪和陡峭如刀的山石,沒有樹木,沒有小草,沒有動物飛禽,沒有任何生命的跡象和可以吃的東西。這是一個被人們稱爲進去出不來的“死亡之谷”。

從6日開始,隊員們開始覺得體力不支。最後,他們不得不將身上不急用的裝備扔掉,以減輕負荷,減緩體力消耗。儘管如此,死神還是在一步步逼近他們。哈達木孜達阪積雪平均厚度達一米以上,人行走十分困難,加之高山氧氣稀薄,呼吸困難,夜晚最低溫度達攝氏零下30多度,隊員們的體力在一點點地消耗。7日下午,眼看無力走出困境,金濤向姐姐金鬆打電話請求援救,送些食物。

7日下午19時許,伊犁探路者戶外運動專賣店的金鬆突然接到一個通話效果極差的電話。金鬆猛然醒悟,這是幾天都沒有消息的弟弟金濤的電話。金鬆心急如焚,趕緊組織富有徒步旅行經驗的會員彎刀、勝箭、冰刀、老苗等人帶上食物和裝備驅車趕往昭蘇夏塔,到達夏塔溫泉時已是8日凌晨5時。救援人員立即找了2匹馬,其中一人留在夏塔溫泉守候電話,溝通雙方信息,其他三人連夜進入夏特古道前往救援。

6個小時後,救援人員趕到哈達木孜達阪,發現達阪上沒有任何人員的蹤跡。至9日凌晨,救援人員搜救未果,下午又返回夏塔溫泉找了當地兩位牧民再次進山搜尋,仍未發現遇險隊員的任何蹤跡。焦急在家等待信息的金鬆幾乎絕望了。

9日中午,金鬆再次收到弟弟的求救電話,電話信息急促而微弱,並很快就斷線了。但金鬆記住了弟弟報出的被困地點的座標是:東經80°47′24″,北緯42°19′25。緊急關頭,她想起向政府部門求救。10月9日下午19時30分許,金鬆撥通了昭蘇縣旅遊局的電話,希望政府能救救被困的遇險者。


9日中午,金鬆再次收到弟弟的求救電話
經80°47′24〃,北緯42°19′25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