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公鏈“三元悖論”專題之可擴展性(Scalability)

Alt
隨着BTC系統的問世,區塊鏈技術在這10多年的時間裏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知,區塊鏈構築了數字經濟時代的價值網絡基礎。而區塊鏈公鏈背後的經濟模式、共識機制、密碼學等技術問題中,一直存在着一個有着持續熱度的“三元悖論”問題(也稱“不可能三角”問題),即在區塊鏈公鏈中,無法將“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安全性”(Security)、以及“可擴展性”(Scalability)三種特性很好的兼備。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去中心化“是指任何人都可以作爲節點參與區塊鏈系統的生產和驗證,節點數量越多,則去中心化程度越高,這也是區塊鏈區別於傳統互聯網系統的核心特性。
  • 安全性“是指爲了獲取區塊鏈系統控制權所付出成本的高低,付出的成本越高,則安全性越高,這也是區塊鏈系統能夠使參與者形成”共識“的基礎。
  • 可擴展性“是指區塊鏈系統處理交易信息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交易處理性能,即TPS(每秒處理交易的筆數),事實證明,可擴展性是當今區塊鏈系統無法適用於實際應用場景的最大障礙(比如比特幣),造成此結果的主要原因是每筆交易都要在所有節點上達成一致,以及各節點參與區塊鏈系統所付出的成本。

事實上,在“三元悖論”中,三種特性都有各自獨立的技術發展路線,犧牲某一種特性,並不代表可以換取另外一種特性的提高,只是在現有技術條件下,一個區塊鏈系統想要將這三種特性最大化的融合,通常都會有所取捨;而且,如果拋開“三元”中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那就根本談不上“區塊鏈“和”系統“,所以我們看到這些年來,各區塊鏈公鏈系統在試圖突破“三元悖論”問題時,最常優先考慮的,就是通過提高TPS,來優化系統的性能。

所以作爲這個專題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我想首先從可擴展性方面出發,講講目前能夠帶來區塊鏈系統“可擴展性“提升的一些方法和技術路線;希望在閱讀這篇文章後,大家再看到類似“千萬TPS”之類的宣傳口號時,就會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講可擴展性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可擴展性當中的核心指標“TPS“這個概念:

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指的是系統平均每秒處理的交易數量,對一個區塊鏈公鏈系統來說,TPS是衡量系統性能的重要指標;TPS是計算出來的,即用一段時間的總的交易數除以這段時間的秒數,得到的是一個平均值,這個平均值並不代表系統每秒都會處理等量的交易,系統實際在每個時間段處理交易的數量是有高有低的,以比特幣爲例,因爲比特幣的兩個區塊間隔時間爲10分鐘(600秒),如果在這段時間,打包塊裏面有2400筆交易,那比特幣的TPS就是2400/600=4,是的,實際上比特幣的TPS確實只有4左右。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比特幣歷史交易數量圖(上圖來自京東智聯雲BDS區塊鏈數據服務)

作爲對比,這裏給大家一些數據參考:Visa在1600TPS左右(峯值56000TPS),網聯雙11活動峯值在10萬TPS左右,目前主流的區塊鏈系統以太坊目前在20TPS左右,而中心化的區塊鏈系統XRP也只有1500TPS左右。

所以,在迴歸到現實應用中時,區塊鏈公鏈系統的TPS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

理論上,當在帶寬無限大、數據傳輸延遲無限小、計算能力無限強的情況下,區塊鏈系統中數據達成共識的效率可以無限高,TPS也就可以無限高;但實際情況中,參與區塊鏈系統大部分用戶的帶寬、計算機處理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對於區塊鏈公鏈系統設計者來說,在保證網絡的性能最優的同時,將用戶網絡能耗降至最低,成爲了一項非常大的挑戰。

近幾年來,各公鏈項目方都爲了提升系統TPS而在技術上另闢蹊徑,行業內也不斷出現一些與之相關的專業術語,比如POW、POS、跨鏈、分片、DAG、異步共識組、零知識證明等。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NSDI上關於異步共識組的論文

而在這些技術中,目前提升區塊鏈公鏈系統可擴展性(主要是提升TPS)的主流方式大致爲以下幾種:一是改變共識機制,二是更換DAG網絡,三是採用跨鏈技術,四是採用分片技術。

一、改變共識機制:除了BTC系統所使用的POW(Proof-of-Work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外,業內比較流行的還有POS(Proof-of-Stake權益證明)、DPoS(Delegated Proof of Stake委託權益證明)、Algorand(POS升級版,純股權證明)、PBFT(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實用拜占庭容錯算法)等,如果算上各種“升級版“、”改良版“的話,市面上至少有上百種共識機制可尋,但這些共識機制的出現,大都是爲了改善比特幣所使用的POW所導致的TPS不足,而在改良的過程中,各共識機制也都採取了各種各樣的權衡與妥協。

由於BTC系統所採用的PoW歷經10多年的風霜雪雨依然屹立不倒,所以起初很多共識機制都是在PoW的基礎上進行迭代來優化TPS,比如調整區塊大小,改變區塊結構,解耦區塊產生和交易打包過程等,然而這些調整在提高TPS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增加區塊大小雖然可以使單個區塊存入更多的交易,但由於區塊變大也會讓網絡傳輸延遲變高,從而增加分叉風險;再比如Bitcoin-NG可以在PoW共識下達到很高的TPS,但也會造成個別節點權力過大的問題等。

基於此,PoS、Algorand等完全違背PoW初衷的共識機制隨之出現,這些共識機制旨在顛覆PoW機制的“挖礦”概念,並向用戶宣導“系統中最大既得利益者不會去傷害系統”的共識理念(類似於傳統企業中的股東機制),由於這些機制多或少的犧牲了去中心化,所以用戶基本無須挖礦且沒有繁重的哈希計算過程,故系統可以非常快速的使用戶參與其中併產生相比於PoW更大尺寸的區塊,因此其TPS表現自然遠高於PoW(有些公鏈項目自稱可達百萬、千萬級TPS)。

二、更換DAG網絡:區塊鏈的基本結構,是以鏈的形式串連區塊,然而,DAG (Directed Acyclic Graph有向無環圖)將鏈式結構更換爲網式結構,取消了交易區塊的概念,更換爲將每筆交易都與其它多筆交易相連(後一筆交易驗證前一筆交易),各交易間相互驗證達成共識,從而實現靠交易量提升DAG整體驗證效率,最終達到提升TPS的目的。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DAG示意圖

不過,DAG的優缺點也都比較明顯,先說優點,DAG的主要優點有二,一是在有限帶寬的條件下,DAG可以通過異步併發的方式記錄更多的數據,從而提升TPS,二是DAG結構避免了傳統鏈式結構在算力過大時的算力浪費,以及易分叉等問題;DAG的主要缺點也有二,一是最後交易的確認時長不可控(依賴不斷產生的新確認交易者)導致的穩定性不足,二是安全性方面沒有經歷過類似比特幣經歷的大規模驗證。

三、採用跨鏈技術:跨鏈分爲多鏈和側鏈兩種方式,多鏈,顧名思義就是採用多個鏈並行的方式進行交易,相較於單鏈方式,多條鏈並行的TPS一定是大於單鏈方式的,但隨着交易量的增加,跨鏈數據的互通需求隨時增多,一筆資金可能在多個鏈上進行流轉,一個賬戶也會在多個鏈上產生交易,這些會帶來管理難度的極大提升,所以,多鏈並行的實現中,計算TPS往往是簡單的累加。隨着預言機等跨鏈技術的成熟,多鏈勢必會有較大的發展前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跨鏈示意圖

側鏈技術也被稱爲“鏈下狀態通道(off-chain state channel)”,是在用戶間搭建臨時線下交易通道,所有中間交易都發生在鏈下,主區塊鏈上僅驗證最終狀態,解決同一對用戶的頻繁交易給區塊鏈系統帶來的TPS壓力,間接提升區塊鏈系統的可擴展性。比如有兩個商戶一天內多次互相交易,但是當一天結束時,卻發現雙方你來我往了1000多次交易,但來往金額卻剛好相抵歸零,這正是側鏈技術最適合運用的場景。其代表項目閃電網絡(Lightning Network)和以太坊的雷電網絡(Raiden)。不過,需要強調的是,側鏈雖然幫助區塊鏈系統減少了壓力,但它的TPS數量其實不應該計入區塊鏈系統的TPS。

四、採用分片技術:分片技術,即將每個交易塊分解後的各個分片發佈到區塊鏈網絡中,各分片爲並行狀態,這樣每個節點不必下載全部交易數據,從而大大提高區塊鏈系統的處理速度。需要注意的是,分片技術與跨鏈技術最大的區別是,所有分片仍然基於同一條鏈,因此,在不同的分片間高效協同以保持共識的有序性和正確性極具挑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區塊鏈與數據庫分片對比示意圖

分片條件下的TPS計算,應以交易的終局狀態達成爲準。將各分片瞬時TPS累加進行宣傳是常見做法,但缺乏實際意義。分片是目前的熱點方向,第一個使用分片技術的是Zilliqa,ETH2.0、Harmony等其他項目也一直在努力將分片技術集成到區塊鏈系統中。

可以看到,提高TPS的技術路線各有利弊與挑戰,希望通過京東智聯雲-區塊鏈公鏈“三元悖論“專題系列的文章,大家可以從“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安全性”(Security)、“可擴展性”(Scalability)這三個方面去了解區塊鏈公鏈系統的特性,以及在實際應用場景中能夠更好的挑選一款合適的區塊鏈系統,去解決一些問題。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京東智聯雲區塊鏈數據服務【BDS】:京東智聯雲將區塊鏈的鏈式、非結構化數據通過技術手段進行結構化存儲,實時同步到高性能數據庫中,並據此推出了一款可視化的區塊鏈數據查詢服務(BDS),幫助用戶完成簡單的條件查詢和複雜的SQL原生查詢。

產品特點:

  • 涵蓋了 BTC、ETH、EOS、LTC、XRP、BCH 等幾十個知名區塊鏈項目,自定義了涉及用戶、交易、區塊等 100+
    獨家數據指標,聯網即可查詢鏈上實時數據,即開即用,方便快捷。
  • 支持標準SQL查詢語句,可輕鬆實現複雜的查詢邏輯;依託京東智聯雲的軟硬件及架構支持,同時具備查詢速度快、查詢效率高的特點。
  • 支持圖形化、可視化界面,通過點擊和拖拽的交互方式進行數據查詢,可實時生成各類BI圖表,定製專屬與您的區塊鏈數據儀表盤。

產品示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點擊【閱讀】,即可獲取區塊鏈主流公鏈最新數據

Alt

Alt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