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Google 回來的 CTO

人生都在做決定,你的每一個決定都決定着你的人生!

記得2017年上半年,葉紹志當時在Google工作,在接受溫州網採訪時,葉紹志博士說,經過這些年的積累,國內的信息產業發展很快,與國外的技術差距也在不斷縮小,國內創業氛圍很濃厚,機會也多,條件也比較成熟。對於個人接下來的人生規劃,要不斷思考和調整,希望能夠遇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機遇,遇到了就回來。

常言道,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2017年9月,葉紹志加入順豐科技,當時在LinkedIn上的工作介紹是這麼寫的:

  1. Oversee product and engineering teams covering the entire parcel life period from ordering, to picking up, to sorting, to transportation, to delivery, to customer service.
  2. Plan and design our new air hub, which would be the largest logisitic hub in Asia.

在加入順豐後,他主要做的是涵蓋“訂購、提貨、分揀、運輸、交貨“等包裹生命週期的物流工作。

在此之前,他 2010-2017 年在 Google 參與搜索引擎索引與網頁爬蟲工作,主導索引算法變更仿真工具研發、網頁刷新率估計;後來參與 Google+ 和 YouTube 的後端研發,主導索引系統升級和降本工作。

可見,兩份工作是存在共性的,都是圍繞軟件系統展開;當然也有差異性,那就是領域的跨度。

InfoQ 在策劃ArchSummit 全球架構師峯會(深圳站)2020的時候,邀請葉紹志博士擔任會議聯席主席,和我們一起籌備大會。在會議召開之前,InfoQ採訪了葉紹志,就他從Google到順豐的這兩年中,順豐速運業務研發上的實踐,以及自己多年的思考進行深入交流。

目標:通過技術手段實現降本增效

目前葉紹志在帶領順豐速運業務研發團隊,簡單來說是快遞爲主的傳統業務,以及一些和新興業務(快運、倉儲等)共用的底盤系統,覆蓋收派、中轉、運輸等物流全環節的人、貨、場、運力等資源的運作和管理。現階段的戰略方向是幫助集團完成從數字化運作到數字化管理和智慧物流的升級,而2020年的主要工作目標則是通過技術手段提升產品的時效,降低成本。此外,作爲順豐科技架構委員會主席,他今年在大力推動公司的系統架構治理工作,具體內容會在今年深圳 ArchSummit 全球架構師峯會上分享。

在人們的普遍印象裏,Google 節奏更快,新技術層出不窮,而順豐更偏應用層面,鮮有技術研發。那麼從 Google 到順豐科技,有哪些工作經驗或工作習慣是可以快速複製應用呢?在葉紹志看來,相比於 Google 這樣的一線互聯網大廠,順豐科技目前正在朝着一個互聯網化的企業方向努力的路上。

在工作環境上,Google 內部包括研發工具鏈、DevOps 體系等都是自研的,而順豐科技作爲以物流研發爲主的公司,很大程度要藉助開源社區和外部的力量,這樣才能專注在主營業務(物流研發)上。比如順豐科技一直努力引進 Docker、Jenkins、Dubbo、Kafka 等開源軟件。但不可否認的是,開源工具的集成體驗和自研體系相比還是要差一些,這方面順豐科技也做了一些適配和集成工作。

在文化上,包括開放工作環境、彈性工作制、豐富的團建活動、員工關懷和福利等方面,兩家公司都有一些相近之處。

不過在創新思路上,其實Google和順豐還是有比較大不同的。對此葉紹志表示:“Google 的創新是技術驅動,很多時候先有錘子,再找釘子,在工程師眼中製造一個好的錘子本身就是非常有意義的事兒,某種程度上這種思路也支持 Google 探索很多無人區的業務。比如 Google 地球最開始是從一個初創公司收購來的,當時只是覺得他們的技術很棒很酷,而並沒有完整的商業模式。”

順豐在科技上的創新則是圍繞業務場景來做。“順豐的科技投入雖然在快遞業算比較大的,但跟 Google 這樣的技術巨人比還是要小得多。這決定了順豐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更精準地投入資源。”在葉紹志看來,順豐目前主要做兩類事:一類是剛需但是市場上買不到的,比如收派運作 App;一類是需要具備差異化競爭能力的產品,比如人財物的解決方案有很多產品,但是支持順豐幾十萬人體量和對應管理要求的,還是要走自研道路。

唯一的共同點是,這兩家公司都認爲只有持續的創新,才能在今天激烈的市場上長期保持差異化的競爭力。

深入一線才能深入理解物流業務

在 Google 工作時期所積累的後端研發、測試、運維等經驗,幫助葉紹志在順豐能很快將一些模式升級或者改變,因爲單一環節上往往能改變的東西比較少。

葉紹志舉了個例子。在順豐做的第一個系統是晚上發版,看到同事們隔段時間夜裏就要加班發版,葉紹志就很納悶爲什麼。同事的回答是:因爲晚上業務量小,發版的影響會小。這時候葉紹志才知道是因爲沒有藍綠切換來實現對業務的平滑過渡,就要求團隊改了。後來這個系統跟很多其他系統有交互,一些功能要其他系統配合,於是又夜裏發版。所以,葉紹志推動那些系統也上線藍綠切換。”從那時開始順豐新建的核心繫統,藍綠切換就變成標配了。“

從頂級的軟件研發團隊切換到一個還在快速成長期的研發團隊,勢必會有很多落差,這也讓葉紹志意識到,剛加入順豐的時候對一些行爲和理念充滿疑惑,但大家卻習以爲常。也逐漸理解支持他們的土壤和基礎是什麼,然後思考如何能完成這個升級的過程。今年葉紹志在推動的架構治理工作就是一個例子。

但是業務領域的切換的確是非常大的挑戰。葉紹志所帶領的團隊支持的速運業務有非常大的線下特徵,和 Google 幾乎100%線上業務的情況完全不一樣。所以葉紹志花了比較多的時間熟悉和學習業務。

“我在順豐做的第一個項目就是中轉場的作業工具和自動化設備軟件換代。中轉場的作業高峯在晚上和夜裏,因爲白天貨物量少,就算系統有些問題,場地的同事也能人工處理了。到高峯期,系統一出問題,對線下的干擾和壓力就特別大。最開始我用以前的辦法,抓測試抓灰度,但是在白天就總是測不出來問題。最後每天晚上自己看,回答現場的問題,大概一個多月都是搞到夜裏很晚,才弄明白了流程爲什麼這樣設計,痛點在哪裏,大的問題也就收斂了。現在產業互聯網或工業4.0比較熱,有興趣從互聯網行業投身到傳統行業的朋友們要有這種深入一線的決心,才能真正理解業務,找到技術的發力點。”

順豐數字化轉型的挑戰

據我們瞭解,順豐在兩年前就已經完成了數字化轉型工作。但是數字化轉型對於每一個公司來說,都是必經過程,順豐科技在轉型時比如在數據打通、平臺建設技術上、AI技術使用上有哪些挑戰?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解決這些難題的呢?

葉紹志說,傳統企業數字化是一個比較熱的話題,而順豐完成的是“數字化運作”,即主要的操作是由系統流程支持,線下的行爲是系統可視的。這個可以認爲是數字化轉型的第一階段。這裏面兩個里程碑的事件就是電子運單和非現金支付。

和友商的區別是,順豐很多運單不是從某一個平臺集中下發的,所以之前存在大量的手寫運單。2016 - 2017年,順豐努力推動配套流程、系統、工具的改造,建設了C端和B端的下單系統,包括現在成爲業界標配的微信下單就是那個時候完善的。這個過程驅動配套的收派軟件、訂單管理系統、和收派任務分發系統的改造。這幾個系統的打通和聯動當時是一個很大的工程,包括大量的重建、改造工作。現在順豐的運單電子化和支付非現金比例都很高。

”所以數字化轉型是一個變革,它需要很大的業務驅動力和對應的科技能力提升,理念轉型。不僅僅是系統重構,也是人和團隊的升級和重構。成功了,它的收益也是很明顯的,屬於戰略行爲。“

目前,順豐的數字化轉型處在第幾階段?葉紹志認爲處在第二階段:數字化管理,用系統裏看到的行爲和數據優化線下運作,提升管理能力和對變化的響應速度。這個過程中,自然而然就有比上一階段更多的系統打通工作要做。

一方面,之前數字化運作階段關注的往往是單一環節的操作是否被系統管控和記錄,現在要看的是如何讓這個信息流傳遞到其他環節去,或者更快地傳遞到其他環節去。以運單電子化之後爲例,後續的中轉運輸環節如何匹配今天攬收的件量來排布資源?現在順豐的中轉場管理人員可以看到今天已經有多少件會來這個場地,便於他們做好意外的應對準備。

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些聯合優化的機會。原先通過線下溝通或者反饋的辦法才能解決的問題,現在有機會通過系統聯動來解決。以考勤、排班和任務分派系統的打通爲例,只要在排班系統裏設好各個時間段有誰在值班,考勤記錄下實際到崗情況,任務系統就可以分配到對應的員工,簡化了原先要人工在多個系統裏維護的管理工作。

在葉紹志看來,大數據和AI的工作在這個階段更多是輔助管理的角色。比如上面說到的件量預測,一方面要看今天已經攬收的件量,同時要結合歷史情況來預測今天總共會到的件量。這個事情聽上去很簡單,實際上因爲管理區域的大小和業務的波動,對預測準確度要求非常高。比如說一個覆蓋一大片CBD的網點和一個覆蓋幾個生活小區網點的件量穩定性是不一樣的。同樣是工業區,不同的產業不同的季節表現的行爲也是不一樣的。傳統的統計方法的預測準確度能達到的上限是無法滿足我們今天的精細化運作需求的。

於是大數據和 AI 的手段就有了用武之地。

因爲疫情的影響,目前也迫使順豐一方面要在很少的歷史數據上重新做模型預測,另一方面模型也要隨着疫情管控政策的變化而快速變化。”以往一週刷新一次的預測甚至憑管理者經驗就可以搞定的穩態不存在了。在情況變化快的時候一天要刷新兩三次預測。這個情況下非常地依賴團隊的能力,因爲要調整之前的模型,要做很多細分來處理不同的場景,要做工程化工作來快速響應需求。當然還要配合業務營運的同事來獲得預測效果的快速反饋,迭代算法和模型。“葉紹志在講這個案例的時候,研發團隊當時的口號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一開始不準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快速變準。

下一個階段:數字化決策 / 智慧物流

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下一個階段可能是“數字化決策”,對順豐來說也可以叫“智慧物流”,即系統不再是一個輔助的角色,而是有一定的思考和直接指導運作的能力。但大規模的應用還有待技術的前進和業務模式的變革。

整體來說,順豐這幾年的實踐表明大數據和 AI 技術在傳統行業的導入期是比較長的。以視覺技術爲例,順豐2017年就做了基於攝像頭的車輛裝載率檢測和作業違規拋扔檢測。但是相對落地部署的硬件成本,這兩個功能所產生的直接回報是不夠的。經過2018、2019兩年的持續打磨,也受益於硬件成本的下降和 AI 技術的發展,順豐增加了破損檢測、物資覈銷、快件復重稽覈、運單規範化檢測等視覺應用場景。”雖然覆蓋的場景增加了,但這些功能可以複用一套邊緣計算資源,極大降低了部署成本,這樣我們終於使得落地成爲可能。“

據葉紹志介紹,2020年順豐大部分的場地都會配上這套“慧眼神瞳”的場地視覺綜合感知系統。”現在單一功能點就可以落地一個 AI 的應用並有足夠好的收益已經越來越難了。順豐的經驗是要有整體佈局,用組合拳來提升 ROI。當然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需要公司對技術的支持和持續的投入。同時對研發團隊的要求是能夠一步一個臺階,階段性有產出和突破,直到突破臨界點。“

創新大旗:聚焦,且緊密結合業務

大多數公司在轉型期間的主要挑戰是怎麼去找場景,同時把有效的方法和好的創新機制相結合、去探索。從上文我們也能看出,順豐集團在技術研發上投入了很多資源,也有決心去做技術升級。

至於創新,要考慮大背景,相對很多互聯網行業而言,順豐身處利潤比較薄的行業,所做的工作要在長短期收益裏尋找平衡。在這種基調下的創新,一是要求聚焦,即圍繞公司戰略目標和核心業務場景來做。二是要求緊密結合業務場景。現在的競爭非常激烈,很多流程也很容易被複制,從互聯網跨界做物流的玩家不在少數。對於順豐來說,結合自身27年的運營積累和以直營模式打造的線下執行力,線上線下配合,系統和人一體纔是順豐核心的差異化競爭力。

一年一度的創新大賽則是順豐這一年的重大創新工作的展示舞臺,從全員投票開始,到路演,到最後頒獎,是順豐參與度和規格都很高的活動。這個的要求也很高,比如2018年底那屆最後一等獎就輪空了。”最高獎項叫“順豐科技創新特別獎”,這麼多年來只頒發了一次,獲獎的是順豐的無人機團隊。所以,創新的機制是自下而上,各個層次,各種規格都要有的。只有足夠肥沃的土壤纔有機會孕育出來好的成果。“

順豐速運技術架構的複雜性

順豐大概從2016年開始引入 Dubbo、Spring Cloud,現在主要的核心業務系統都完成了微服務化。所用技術棧是追隨業界主流方向的,包括 Redis、MongoDB、TiDB、ZooKeeper、Kafka、MyCat、Jetty、Saturn、React Native、Flutter等,基本現在主流的開源方案和系統都有用,或者評估是否有引入的價值。

順豐面臨的挑戰主要是業務的複雜性和技術債。

一方面物流的環節特別多,訂單、收派、中轉、運輸每個環節都要考慮很多場景,比如訂單就要分C端和B端,C端又有微信公衆號、各個生態的小程序包括微信小程序、百度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華爲快應用等。B端有各大電商平臺、大客戶的系統和一些 ERP 系統對接等。運輸也要分幹線支線、二輪三輪四輪、鐵路、客機腹艙、全貨機等。

另一方面順豐支持的業務也不侷限於快遞,有些系統是支持集團的新型業務,包括快運、倉儲、國際、醫藥、冷運和同城。還有一些高附加值的供應鏈業務和依託於快遞的增值服務,比如代收貨款、通電安裝。可以想象要支撐這麼多場景和業務,什麼時候個性化支持,什麼時候通用支持,哪個功能在哪個系統裏實現,這些都是經常要討論和思考的。市場變化經常出現之前從來沒有設想過的業務形態,存量系統的邊界也經常被打破和挑戰。

順豐27年來IT系統經過若干次迭代,現在雖然多數的核心繫統都是以主流的架構思想建設的,有一些歷史比較久的系統存留,是推倒重建,還是繼續在上面逐步迭代?快速響應市場需求,還是決定投入長久的系統建設,需要不斷權衡,要想清楚才能下手。

重構可能是長期更好的選擇,但是市場留給研發團隊的時間是很短的。技術團隊在還技術債的同時,又在積累新的技術債。估計這也是很多業界同行們面對的挑戰和困局。

好消息是,隨着軟件工程實踐的深入,團隊架構意識的提升,先進的理念的落地,順豐科技應對這些挑戰的工具和能力也是與時俱進的。對此葉紹志表示:“ArchSummit 全球架構師峯會作爲國內最大的專注架構領域的峯會也給了社區和業界非常多的幫助。我們這幾年每年都有安排同事與會,帶回來的很多東西也在內部分享和嘗試。”

【活動推薦】

除了以上葉紹志老師回覆的內容,關於順豐科技系統架構治理相關細節,將在9月深圳ArchSummit全球架構師峯會上呈現。會議上還邀請了阿里雲、網易嚴選等公司的技術專家來分享服務網格、雲原生等服務治理話題,感興趣的可以查看官網詳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