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協議族基本知識

TCP/IP協議分層模型

OSI參考模型 協議分層 描述
會話層及以上 應用層

瀏覽器與服務器之間的通信協議時HTTP,所傳輸數據的主要格式是HTML,HTTP屬於應用層協議,而HTML屬於表示層協議。

發送電子郵件的協議是SMTP,還可以通過表示層協議MIME進行擴展以發送聲音,圖片等,以及修改文字的大小和顏色。

文件傳輸協議FTP,傳輸過程中可以選擇使用二進制和文本格式,在使用FTP進行文件傳輸時會建立兩個連接,一個時控制連接用來發出傳輸請求,一個是數據連接用來傳輸數據。

遠程登錄協議TELNET和SSH,網絡管理協議SNMP

傳輸層 傳輸層

TCP是一種面向有連接的傳輸協議,保證兩端通信主機之間的通信可達,能正確處理丟包,順序錯亂等情況,還能有效利用帶寬,緩解網絡擁堵。

UDP是一種面向無連接的傳輸層協議,不會關注接收端是否收到,常用於分組數據較少或多播,廣播以及視頻通信等多媒體領域。

網絡層 互聯網層

互聯網層使用IP協議,基於IP地址轉發分包數據。IP是一種跨越網絡傳送數據包,使整個互聯網都能收到數據的協議。不具備重發機制,屬於非可靠性傳輸協議。

其中還包括ICMP,當IP數據包發送數據途中發生異常時,通過過ICMP給發送對發送一個異常通知。

數據鏈路層 網絡接口層 利用以太網中的數據鏈路層進行通信,因此屬於接口層。
物理層 硬件 TCP/IP最底層是負責數據傳輸的硬件。這些硬件就相當於以太網或電話線等物理層的設備。

 

 

 

 

 

 

 

 

 

數據傳輸過程

 

層級 作用 方向

發送端

應用層 在各種應用程序中添加各種形式的信息,文字,圖像,視頻,聲音等並進行編碼。

表示層 將不同格式的編碼信息轉化爲標準的網絡傳輸格式。
會話層 管理何時以什麼樣的方式進行什麼樣的連接。
傳輸層 負責建立連接,發送數據,斷開連接,將上層傳輸過來的數據加上TCP首部,首部中包含,發送端和接收端的端口號,以及該包數據的序號和校驗和,將首部+數據作爲一包完整的數據傳輸給下層。
網絡層 將上層傳輸過來的數據添加IP首部,首部中包含發送端和接收端IP地址以及上層的協議類型,通過路由控制表將IP首部+數據發送給路由或主機。
數據鏈路層 將上層傳輸過來的數據添加以太網首部,首部中包含發送端和接收端的MAC地址,以及標記以太網類型的數據。將以太網首部+數據以二進制的方式傳給下一層。
物理層

將二進制的0/1轉化成電信號或者光信號在傳輸介質中傳輸。(正向)

將光信號或者電信號轉化成二進制0/1傳輸給上一層。(反向)

接收端

 

數據鏈路層 從首部中找到MAC地址並判斷是否是給自己的,不是就丟棄,再根據首部中的以太網類型信息確定網絡層的協議類型,從而發給對應的IP子程序。
網絡層 從首部中照代IP地址判斷是否是給自己的,不是則根據路由錶轉發,如果是則根據上層協議類型信息發給上層對應的協議子程序處理。
傳輸層 檢測校驗和判斷數據是否損壞,檢查包的順序是否有誤,檢查端口號確定具體的應用程序。給發送端發送一個確認回執
會話層 管理何時以什麼樣的方式斷開什麼樣的連接。
表示層 將數據根據所屬的類型轉化爲對應的格式。圖片,文本,視頻,聲音等。
應用層 再應用程序中展示信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