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打車改變策略推聚合模式 超級平臺能否讓網約車業務做起來?

網約車市場是一個備受外界關注的焦點,除了滴滴的影響力之外,美團應該也算是這個行業重要的參與者。

近日,美團打車又有了新動作,據知識流了解,美團打車繼在上海、南京上線“聚合模式”後,於5月19日新增十五個試點城市,這也意味着美團打車發展的主要策略變成了在美團超級平臺上展開打車新嘗試。

作爲一個超級大平臺,美團近幾年的業務確實越發龐大。網約車佈局也是它必須要走的一步棋,但很可惜的是這步棋仍然讓它繞了不少彎路。根據美團之前的財報來看,網約車業務一直處於虧損,美團打車也未在網約車行業站穩腳跟。

現在美團打車改變策略變聚合模式,這種新的嘗試能否讓它真正做好網約車業務嗎?美團打車來能夠爲美團帶來更多發展潛力嗎?

美團前期推網約車業務入不敷出,美團打車上線聚合模式讓美團一舉多得

當下,互聯網行業進入下半場這個概念被用得很多,但這個概念最早是被美團CEO王興提出。根據美團目前的發展來看,進入下半場的它,佈局動作越發積極跟主動。

 

從創立至今,經過8年的發展,美團發展的核心圍繞“吃”形成了多元化生態:不僅有美團外賣、小象生鮮、美團買菜、超市生鮮爲主的本地生活服務體系。也由吃延伸出酒店業務、娛樂業務、以及網約車業務。其實都是一環套一環,也逐漸讓美團這個平臺逐漸強大起來。

美團開始推網約車業務並不被外界看好,畢竟已經有滴滴這樣佔據八成市場的對手存在。但站在戰略發展的角度來看,美團打車的推出有一定的使命,美團想要用戶的吃、住、行都處在一個閉環模式中,而且這個模式有發展潛力。雖說美團打車的願景看似美好,可現實中它並沒有給美團帶來驚喜。

根據美團上個季度的財報來看,它在2018年全年淨虧損經調整虧損淨額85.17億元。虧損的原因主要來自網約車司機相關成本增加,收購摩拜而產生的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增加,擴大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增加的已售貨品成本,以及因非餐飲外賣服務擴張增加的其他外包勞動成本。雖說美團並未對外公佈網約車具體虧損金額,但是它顯然是個不小的拖油瓶。

爲了搶佔網約車市場,美團前期在網約車業務上投入不少,採取燒錢策略吸引司機跟用戶,尤其是跟滴滴的價格戰此起彼伏。據悉美團打車當時還沒在上海上線,就已經開始搞起了 “ 助力 ”活動,提前用發紅包形式來吸引用戶,助力用戶超過 20 萬人美團就會開始籌備上線。

雖說燒錢能夠獲得一定市場,但成本投入太高也讓美團加重財報的虧損。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團打車顯然不適合跟滴滴打持久戰。

一邊是虧損嚴重,一邊是網約車業務不能放棄。美團如何降低投入成本變得很關鍵。現在它改變策略變聚合模式,用戶直接在美團App進入“打車”服務入口,可以選擇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神州專車等出行服務商提供的出租車、經濟、舒適、商務、豪華等五種打車服務。這樣能夠降低美團在司機端的投入成本,同時將平臺上的流量直接轉化到打車業務上,減輕獲取用戶的負擔。

目前來看,美團打車在全國15城展開“聚合模式”頗爲隆重,只是這一做法真的能夠讓美團的網約車業務有所好轉嗎?對於美團打車來說,新的改變會讓它面臨哪些挑戰跟難題呢?

網約車業務仍然是美團生態上的重要一環,聚合模式讓美團面臨新的競爭對手

對美團來說,要想維護股價提高市值,業務營收能力仍然很關鍵。雖說現在美團在外賣、酒店業務上市場份額更高,但要想將超級平臺做大做強,其他業務也要跟進,這也是爲何美團仍然不能放棄發展網約車業務。

對美團打車來說,推聚合模式讓它的網約車業務變得更靈活,用戶不僅可以直接在美團App一鍵呼叫多個不同平臺的車輛,也可以在美團餐飲商家頁面直接叫車。這樣操作能夠帶動美團平臺上的用戶使用網約車的頻率。只是網約車市場仍然是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美團打車將會面臨哪些阻力?

第一, 滴滴仍然是網約車市場的龍頭老大,滴滴平臺對用戶的黏性更高

爲了搶奪網約車市場,美團打車跟滴滴有過不少的正面競爭,雙方採取補貼策略的方式也不相上下。雖說美團用戶規模積累了不少,但要想將平臺上的用戶轉化到打車業務上還是不太容易。

根據極光大數據的報告,截至去年6月30日,滴滴出行應用端在全國網民中的滲透率爲14.47%,而美團打車則爲0.22%。從曲線走勢可以看出,美團打車在3月中下旬採取的高補貼政策對滲透率確實起到了短期的促進作用。但隨着補貼額度縮減,美團打車應用端的滲透率走勢已逐漸趨於平穩。

根據應用安裝留存率數據顯示,滴滴出行7天安裝留存率達到72.6%,而美團打車僅爲30.2%。隨着新用戶的獲取成本越來越高昂,如何通過運營手段留住用戶將會成爲美團打車後續必須考慮的問題。

聚合模式雖然讓美團避開跟滴滴的正面競爭,但滴滴平臺對網約車市場用戶的粘性更高。如何吸引用戶使用美團打車,還是需要美團提高宣傳力度。

第二,美團打車推聚合模式最大的競爭對手變高德,雙方爭奪網約車平臺

 

美團打車轉向聚合模式並非首創,這種網約車模式此前高德就已經率先使用,它只是根據自身平臺的特性嘗試改變。去年高德宣佈它的打車業務目前已接入滴滴出行、首汽約車、曹操專車、神州專車、嘀嗒出行、易到、攜程專車、同程專車、AA專車等九大網約車平臺,成爲業內最全打車平臺,真正實現了“一鍵全網叫車”。

不難看出,美團打車推聚合模式最大的競爭對手變成了高德,雙方的競爭不僅僅是拼流量更爲重要的是拼網約車平臺的數量。對於美團打車來說,高德這個競爭對手背靠阿里,阿里的線上線下場景資源本身很豐富,用戶規模龐大,在流量方面美團打車並不佔據優勢。另外在網約車方面,高德已經率先跟不少網約車平臺展開合作,未來美團打車能否吸引到更多第三方平臺還存不確定性。

第三,美團打車能否帶給用戶好的乘車體驗,司機素質難以充分保證

對於美團打車而言,美團這個超級平臺上本身還是積累了一定用戶流量,去滿足他們的打車需求,已經確保了一部分市場份額,還是有一定的想象空間。但是網約車行業發展越來越快,仍然存在不少的問題,尤其是用戶的人身安全問題。此前滴滴被外界指責,最主要原因是它的順風車業務接二連三的發生意外事件。

然而,目前美團打車推聚合模式讓它省去了招募司機這一環節,它在監管司機上自然就會缺少條規。用戶通過美團打車使用第三方平臺提供出行服務,其實對於美團來說仍然存在一些隱患。例如,如何保證用戶乘車體驗很關鍵,但美團打車卻在這方面不能嚴格篩選、保證司機的素質。

出行是美團超級平臺上的重要一環,美團打車很有可能會影響到美團在接下來的互聯網地位,要想提高它的營收搶奪更多市場份額,未來美團打車可以從哪些方面去改善跟調整?

美團在網約車業務上仍具備更多發展空間,提升業務競爭力鞏固護城河很關鍵

有業內人士認爲,美團打車“聚合模式”聚合了多個出行服務商,共同爲用戶提供出行服務,避免用戶在不同軟件之間切換使用,能有效提升打車體驗。但是,未來美團打車要想在網約車行業提高它的存在感,需要用實力來說話。

用戶乘車體驗仍然是網約車服務的核心。要想在衆多的網約車平臺中脫穎而出,更好的爲用戶帶來好的乘車服務非常關鍵,這也是吸引用戶提高用戶粘性的重要因素。對於美團打車來說未來如何在效率、價格、服務等去深挖,去探索還是很有必要,這些需求也是用戶最關注的。全方位的良好體驗才能夠爲美團打車帶來好的口碑,從而有可能帶來更多新用戶。

要想將規模做大,美團打車上的網約車數量也很關鍵。正所謂網約車業務能不能做好,運力是關鍵。美團打車推聚合模式讓它省去了招募司機的重任,但如何吸引到更多第三方網約車平臺,卻是保證美團打車平臺上司機運力的重要因素。要想吸引到第三方網約車平臺的積極入駐,美團要在用戶引流方面做出更多成效。

當下,網約車平臺都是處於虧損的階段,不論是滴滴還是其它平臺都面臨這樣的問題,這也意味着網約車商業模式還是處於探索階段。美團打車需要思考如何儘快找到一條可行的商業化道路,未來如何提高這個業務的營收,降低成本。讓它儘快實現扭虧爲盈,這一點其實也會讓它在網約車行業拉開跟競爭對手的差距。

眼下美團新一季度的財報發佈在即,外界也很期待它的網約車業務在這個季度的表現情況。美團打車能否爲美團帶來新的營收增長,關鍵還是要在於它對用戶有沒有足夠的吸引力。知識流也會繼續關注美團打車的新動向,看它在未來是否能夠有更多發展潛力。

文|知識流 公衆號關注知識流 (ZHISHILLL),個人微信請聯繫cfacpa666,轉載請註明版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