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二次創作後,網易雲批量生產“好”音樂

 | 知識流

內容其實有兩次生命:一次是創作,另一次是二次創作。

這個祕密成就了兩個娛樂大玩家,一個是熱衷於讓年輕人鬼畜和剪輯的B站,還有一個就是歌單都灰了也不怕的網易雲音樂。

他們都掌握了讓Z世代快樂衝浪的金鑰匙,那就是給用戶一個好的環境,讓他們在這裏發光發熱。什麼版權問題,什麼內容成本都不如小朋友們有創造力來得直接。這麼一來,他們有了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如今網易雲榜單熱門大部分都來自翻唱歌曲。在鼓勵用戶自我創作的路上,網易雲越走越遠。

幫助推廣用戶重新注入靈魂的翻唱歌曲,用二次創作填補獨家版權的空缺,也成就了一批紅人。

近日,網易雲戰略投資AI音樂公司“AIVA”,雙方將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在AI輔助音樂創作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接下來,網易雲音樂和AIVA將共同開發面向中國音樂人的AI音樂引擎,輔助音樂人進行創作。

學會二次創作後,網易雲還要努力讓用戶成爲音樂人,進一步豐富內容資源,批量生產“好”音樂。

網易雲音樂成爲內容消費窗口,但是用戶體驗出現裂縫

 

傳播媒介和用戶需求的升級,讓內容的生產、分發、傳播、消費過程,由靜態不斷向動態演變。內容作爲直接的消費對象在互聯網生態中不斷拓展着新形態。在線閱讀佔據用戶的時間被在線音樂、有聲音頻、長視頻、短視頻、直播等等內容形式不斷分割。

2017年3月,網易雲音樂app發佈4.0版本。推出泛娛樂內容社區和短視頻功能。2019年8月升級產品功能,上線“雲村”社區,用戶數破8億。求同存異的網易雲以音樂社區爲根基在在線音樂的基礎上,逐漸加入長音頻、短視頻、直播等等內容形式。

這也讓網易雲音樂APP裏盈利環節分爲三個部分:其一是基礎的廣告、開屏。其二是通過核心音樂環節,面對用戶收費的部分,包括專輯購買、付費下載、付費會員、直播打賞。其三是會員體系孵化出的周邊產品,包括積分商城、票務系統、知識付費等。

隨着越來越多的付費環節的加入,網易雲音樂成爲了網易重要內容消費窗口之一,逐漸爲網易文娛佈局定下基調。支撐起網易雲多樣化業務的核心就是超高的用戶粘性。圍繞着這一個核心,儘管經歷版權缺失的陣痛,網易雲仍然擠入在線音樂第一陣營。

根據艾瑞諮詢數據,截止到2020年1月,國內音樂平臺市場仍呈現出“一超一強”的局面。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分別以3.2億、3.1億、1.9億的月獨立設備數位列前三,緊隨其後的網易雲月獨立設備數爲1.65億。

但是即便能把版權問題放在一邊,網易雲的衍生問題也一直都在。網易雲依靠的是用戶忠誠度,但是就算用戶永遠支持網易雲,不向外流失,網易雲沒有版權優勢,用戶就沒有付費的需求。網易雲仍然要豐富變現渠道,這也就意味着它需要不停推廣,讓用戶接受更多的新項目。

網易雲培養出了用戶感情,但是卻不希望他們的需求僅僅是停留在簡單聽歌,只聽主流歌曲上。還要培養他們聽年輕的原創歌曲、翻唱歌曲、看直播、愛社交、想K歌。在推廣過程中,用戶有意無意之中接受了許多他們其實並不想要接受的訊息。

在這其中,網易雲的強推和一些操作,多少讓因爲各種熱評聚攏的民心一點點的在消散,而直播、短視頻業務的加入其實增加了網易雲的運營難度,很容易因爲內容原因遭到下架,用戶體驗的下滑也導致了網易雲口碑逐漸出現裂縫。

加碼UGC打破創作者邊界,但是作者版權懸而未決

 

網易抓住了95後新一代的不同需求,因此沒有被版權打趴下,但是對版權的輕視讓網易雲出現了一系列的後遺症。

2018年2月,網易雲音樂,與騰訊音樂達成音樂版權互授合作,互授數量達到各自獨家音樂版權的99%。3月與阿里音樂達成版權互授協議。2018年10月,網易雲音樂宣佈達成新一輪7億美元融資,其中百度爲戰略投資方。

至此版權大戰結束,但是由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組成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213億美元估值,於紐約時間2018年12月12日在紐約交易所上市,網易雲音樂與騰訊音樂因版權大戰一役差距就此拉開。

95後年輕一代用戶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適應網絡分享,樂意通過網絡社區平臺尋找志同道合的人,分享自己的創造力。不會迷信數據和固定IP,物質條件更加優越,樂意爲虛擬產品買單。同時,有更強的民族自信心。

網易雲音樂聚焦細分垂直領域,在國風音樂、電音、原創音樂上有較突出的優勢。第四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網易雲音樂平臺入駐原創音樂人總數超過10萬,音樂人上傳原創作品總數超150萬首。

一方面,網易雲在音樂營銷上是有實力的。以最近在短視頻平臺風靡的《這就是愛嗎》爲例,在網易雲的助力下,“十豆彡”版的《這就是愛嗎?》在各大短視頻平臺走紅,也給網易雲音樂帶來巨大流量。播放量已超2億,收藏量超900萬,樂評超8萬條。

同時,短視頻如今成爲了歌曲宣發的重要路徑,而網易雲在原創音樂上佈局較早,具備社交屬性,也成爲了其中的聯動一環。一首歌曲通過短視頻洗腦走紅,作者入駐網易雲,可以進行後續的長尾營銷,讓音樂人擺脫歌紅人不紅的窘境,讓他們有繼續走紅的可能性。

但是另外一方面,在網易雲誰都可以是音樂人。這樣在不少的熱門歌曲評論下,還有用戶點評的不是歌曲內容,而是歌手唱功,吐槽網易雲推歌門檻低。

網易雲雖然推着原創音樂人,但是不少原創音樂人的熱度卻是從翻唱上來的,這就讓作者版權歸屬再次變成一個問題。比如強推自己平臺音樂人的翻唱,又允許不同的音樂人cover翻唱音樂人的翻唱,出現讓原唱人氣平平翻唱爆紅,最後卻發現最初始的翻唱版本是沒有被授權的這種亂象。

AI引擎輔助音樂製造加速,網易雲能否生產好音樂?

 

儘管,TME聯合快手推出了“音樂燎原計劃”,B站也推出了“音樂星計劃”培養音樂人。但是目前來看網易雲更有孵化原創音樂人的能力,早期在網易雲上走紅了大批民謠歌手,比如宋冬野、馬頔、陳粒等,現在仍然有陳雪凝、隔壁老樊等95後創作人湧現,是音樂人入駐的必備選項。

但是網易雲音樂在盈利方面仍較薄弱。網易的創新與其他業務板塊涵蓋了網易雲音樂、網易嚴選等明星業務。2019年Q4財報顯示,網易創新及其他業務毛利率爲20.6%。到了2020年Q1創新業務毛利率下滑至15.84%。CEO丁磊稱網易雲音樂正在籌劃分拆單獨上市尋求融資,以謀求長遠發展。

在這樣的情況下,網易雲不斷加碼UGC內容,以降低未來的內容成本增加競爭力。6月16 日,網易雲音樂舉辦主題爲“趁年輕放肆唱”的音街上線發佈會,正式發佈面向年輕人的獨立K歌APP“音街”。

音街和全民K歌、唱吧一類的K歌應用的落腳點不同,在發佈會上音街官宣升級推出“星聲計劃PLUS”,目標是聚集在紅人的挖掘上,要在未來投入2億資金和資源,三年內培養百位音樂新星。

除此之外,網易雲還戰略投資了AI音樂初創公司AIVA,希望通過AI引擎來加速音樂製造。

AIVA總部位於盧森堡,是一家成立不到4年的初創公司。由Denis Shtefan、Pierre Barreau和Vincent Barreau三人聯合創立,他們目前分別擔任公司的CTO、CEO和COO,十人的初創團隊由來自8個國家的音樂人和工程師組成。

AIVA是一個可創作各種類型音樂的人工智能平臺。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創作有情感的原聲音樂。它推出的AI虛擬作曲家,通過了法國和盧森堡作者權利協會(SACEM)的合法註冊,並擁有自己的署名版權。同時,它可以輔助,無論是音樂新手,還是專業作曲家,進行創作,音樂類型覆蓋爵士樂、流行音樂、搖滾等。

從外媒的報道來看,AIVA最近的一輪融資是在2017年,當時籌集到了73萬美元的資金。網易雲去年12月份就已開始與他們接觸,最初是探討共同開發一款新品。此次戰略合作,AIVA獲得了來自網易雲數千萬的投資,網易將幫助他們擴充研發團隊,專注於國際業務的增長,AIVA也會與網易在中國市場進行合作。

網易雲音樂的價值壁壘來自差異化的發展路徑,因爲競爭對手的強勢,以及各種歷史原因,網易雲只能在原創內容的打造以及衍生產品的商業化上加把力。目前來看網易雲,仍然是最具有原創氛圍的平臺,並且在不斷佈局內容領域的上游產業鏈條。

不可否認,網易雲也在幫助用戶獲得翻唱版權,助力原創音樂人推廣好音樂,並且已經成爲了重要的內容窗口,在內容生產環節中佔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原創內容的生產上,網易雲或許還是有些心急,平臺上依然存在內容質量低下,推廣強勢,版權混亂的情況。好音樂會有的,但是應該還是要慢慢來。

文|知識流 公衆號關注知識流 (ZHISHILLL),個人微信請聯繫cfacpa666,轉載請註明版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