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拿什麼保護我方up主,知識區?

 | 知識流

在破圈之路上,B站要從小衆變成主流,就要做好用戶增長對良好論壇氛圍造成衝擊的準備。這兩者本身就是矛盾的。就像一個由用戶主導的網站,卻在最新的宣傳片中着急“定義”用戶一樣。其實B站是陷在一種兩難的困境裏。 

但B站大概是知道B站越是成長越是要保護好優質UP,越是主流越要維護好論壇氛圍。因此6月5日,嗶哩嗶哩正式上線了一級分區“知識區”。

維護低內容成本,B站需要保護好UP主

我們首先來看B站的內容成本有多低? 

B站內容可以分爲UGC(用戶創作內容)、PUGC(專業用戶創作內容)、 PGC(專業創作內容)視頻。 

在PGC視頻方面B站購買了動畫片、紀錄片、影視劇等版權內容。2019年大規模擴充版權庫的情況下,內容成本也只佔到B站支出的20%,而愛奇藝則達到了70%。

這是因爲B站中PUGC內容佔比最高,截至2020年Q1,專業用戶創作的內容播放量佔全站視頻的91%,涵蓋多個領域。 

因此,可以說B站是一個由用戶主導的網站,UP主用愛發電奶活了小破站。但是UP主選擇在B站而不是愛奇藝、騰訊、優酷其他站用愛發電的前提是這裏氛圍更好,這裏的小夥伴趣味相投。 

在用戶增長被放到首位後,B站加大了渠道推廣和品牌營銷的力度。在數據層面來看這些投入卓有成效,但是輿論層面卻引起了用戶的不適。 

UP主能夠爲愛發電,因爲有相同興趣愛好吸引了大批粉絲,粉絲的點贊三連催更鼓勵着UP主更新。換句話說,B站用戶在“up-內容-用戶”的良性循環裏。 

保護好我方UP主對B站形成長期的競爭力來說非常重要。但人多就難免嘴雜,如果當這裏,不再是友善催更,不再理性討論,而是充滿惡言惡語的時候,用戶難免會去尋找新的B站。 

所以這種良性循環,隨着B站用戶日益增長,以及B站自身價值選擇,受到的挑戰也就越來越多,B站還能不能控制好自己,這存有疑問。

B站積極努力破圈,但是越增長越奇怪

 

據知識流了解,B站一季度MAU同比增長70%至1.72億,接近全年1.8億目標。DAU首次站上5000萬。同時,本季B站用戶日均時長達歷史新高87分鐘,彈幕評論等互動次數同比增長260%。 

愛優騰增速放緩的背景下,B站保持着高速增長,成績耀眼。但也不得不說,B站使用了不少外力,不再佛系積極營銷也是被大家看在眼裏,並且一些奇怪的現象也跟着數據增長悄然而至。 

1、B站全力拼增長,但是營銷了卻不貼近生活 

說嗶哩嗶哩的虧損也是老生常談,一季度B站營收爲23.16 億元,同比增長68.6%,毛利爲5.31億元,同比增速超180%。除此之外B站還加大直播、電商的投入,弱化遊戲收入佔比,豐富整體收入結構。看上去增長數據不錯,很有希望。 

但是就結果來看,它仍然還是在虧損,淨虧損5.39億元,虧損同比擴大175%。這個虧損主要來自銷售費用,並且按照B站泛娛樂化全盤擴張的策略,這個費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可能還會持續增加。 

當然這個銷售費用花出來,大家也都是看到了,B站迫切進入主流,投放的力度超了出市場預期。常言道,多做難免多錯,所以B站營銷多了,就連做比較溫和的品牌營銷也會踩中用戶的雷點。 

比如,獻給新一代的演講《後浪》是刷屏了,但是不少用戶搖頭,人造“後浪”沒內味,不如朱一旦《非浪》真實,不如快手《看見》貼近生活。 

2、入駐明星越來越多,和去中心化策略背道而馳 

B站的推薦機制是去中心化的,用戶主頁的推薦更多是根據用戶興趣來的,但是也存在高播放量和營銷視頻的推薦。和其他傾向推薦頭部用戶視頻的平臺不太一樣,粉絲多的UP主的視頻播放量不一定高,因爲用戶用投幣、點贊等行爲高質量視頻“買單”,影響了視頻推薦。  

隨着B站營銷力度加大,邀請入駐的明星越來越多,它們的入駐會把自身粉絲帶到B站,會爲B站帶來流量。但是這樣一來,這些明星會重新把流量聚集起來,流量會再次向頭部傾斜。 

B站普通UP主通過長年累月更新優質內容才積累了上萬粉絲,而這些明星不那麼需要高質量內容,依靠自帶粉絲支持,視頻播放量輕輕鬆鬆過百萬,達成普通UP夢寐以求的百萬UP主都容易很多。 

另外明星擁有的資源也不一樣,製作的視頻本身也更吸睛。如此一來,B站新人UP主就更難被看見了,某種程度會影響新鮮內容的產生。 

3、粉圈帶來流量,但是氣質不和反而會影響社區氛圍 

B站逐漸走向大衆,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這是好事。也有不少明星的入駐,僅僅是入駐了一下,並不活躍,但是他們的大批粉絲也會跟着入駐,因此很多用戶會擔心B站可能會逐漸飯圈化。 

B站本來是一個追星氛圍並不濃郁的網站,最開始的二次元文化背景下,大多數用戶喜愛的其實是作品角色,無論是漫畫還是影視作品,所以纔會有二次創作、鬼畜文化的盛行。

而對於飯圈來說,他們喜歡的是這個人本身,要安利自己的偶像,希望大家都覺得自家偶像好,會積極的爲偶像淨化言論,很容易在UP主玩梗的時候引發矛盾。那這樣衝突越多,B站的管理只能越嚴格,創作環境也就會越來越不寬鬆。

維護氛圍幫助up,想要好好賺錢B站沒得選

繁榮的內容生態,能幫助B站逐漸出圈,但是B站好像已經等不及了,上市之後,全力拼增長。這樣的確是會加速出圈,但是也會消耗一定的內容環境。 

B站想要好好賺錢,它的根基其實還是做好要兩點,第一維護好論壇氛圍,第二幫助UP提升變現能力。 

而整合知識區就是B站這麼做的開始。據悉,知識區”由原有的科技區整合升級而來,包含了科學科普、社科人文、野生技術協會、財經、校園學習、職業職場共6個二級分區,以分享知識、經驗、技能、觀點、人文等內容爲主。 

1、劃分強調興趣分區或許是維護論壇氛圍的關鍵 

B站越來越多元化,其實早已經不是過去的ACG(動畫、漫畫與遊戲)爲主的視頻網站了,更多的是生活、vlog、美食、影視、科技等等一系列主題。 

從2019年開始,知識科普類作品開始在B站大火。在以00後90後爲主的論壇,這樣有點意思,有點深度的內容,被他們自然挑選出來。一批新人UP主也因此走紅,迅速躋身百大行列,例如“硬核的半佛仙人”“羅翔說刑法”“老師好我叫何同學”。  

 

19年5月,B站公佈了一組數據,2018年一年已有1827萬人在B站學習,相當於2018年高考人數的2倍。在數據維度B站解讀年輕一代的網民,不止喜歡漫畫、娛樂還熱愛生活、喜歡學習。 

B站不變的內核還是以興趣來吸引用戶,而當用戶挑選出了這樣的內容,B站只需要判斷正確的價值觀,並且支持,就能繼續以低成本獲得高質量的PUG視頻,維護好“up-內容-用戶”的良性循環。 

2、推動知識領域內容增長,爲知識付費準備 

過去各種知識內容在B站是分散的,或者是隱匿在合集中的,比如學習區在頻道-生活-日常-學習中,現在各類學習資源都被整合到了一級分區知識區。 

並且B站從今年2月起陸續推出“知識分享官招募令”活動。將爲知識創作者提供百萬獎金和上億流量的扶持。 

B站這麼做,通過知識區的建設,一個入口將相關視頻整合,豐富了學習類視頻的數量,爲用戶烘托B站的知識氛圍。加大對知識領域UP主的扶持,增加知識領域活躍UP人數,從而更好地推動泛知識類內容的增長,保持高質量的內容生態。 

當知識區越來越繁榮,知識付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內容豐富了也就能提升用戶付費轉化的可能性。去年10月B站已經上線了內測的付費課程,首批上線的課程包括《PPT大神上分攻略》、《局座的國際戰略課》、《熊浩:論文求生指南》、《KO大魔王:英語語法通關計劃》等。 

儘管這些都還處在試水階段,但是衆所周知,B站的彈幕讓用戶有種獨特的學習氛圍,用戶對知識領域的UP主有偏愛。B站對系統的課程不會放棄探索,知識區未來爲更大規模的知識付費做鋪墊,既能幫助UP變現,又能繼續爲B站豐富收入結構。 

3、同類競爭者加強PUGC內容板塊,B站需強化優勢 

在成本高壓下,其他網站對於用戶創作的優質內容也是非常渴望的。6月6日,優酷進行重大改版,短視頻等PUGC內容,以雙瀑布流的形式,出現在優酷首頁八部熱播推薦的下方。 

5月30日,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羣(PCG)宣佈對視頻業務進行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這輪調整包括三項部門撤銷與調整。其中,騰訊視頻平臺部,職責調整爲負責騰訊視頻全平臺全品類的內容運營,佈局平臺健康的內容生態,挖掘和扶持優質創作者和內容,賦能創作者,爲平臺用戶持續創造價值。 

同類競爭對手加大PUGC內容板塊投入,對B站來說也是種壓力。好在在培養用戶內容創作的發展過程中,B站已經不是早期發展階段了,而內容越是細分垂直,所處的階段就越成熟,B站的核心競爭就越強。 

B站已經形成了興趣圈層,劃分知識區其實也是在不斷完善興趣分區,強化自己的優勢。其他競爭者要趕超除了在資金、流量上大力扶持創作者,完成數量到質量的提升,還需要加強運營,培養興趣圈層,而這需要很長的一個時間。 

B站在2020年展現出了驚人的生命力,因爲這裏聚集了大批年輕人,正如B站所說他們正享受着3.28億Z世代新人口紅利。但是現實的是,這個紅利可能屬於未來,現在的B站要盈利,就一定要全面增長。但是在追求增長的同時如何繼續做到尊重用戶,不丟掉未來的籌碼,B站要做正確的價值導向和選擇。

文|知識流 公衆號關注知識流 (ZHISHILLL),個人微信請聯繫cfacpa666,轉載請註明版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