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的裂變式增長,神祕的病毒係數K是什麼樣的?

 

 

 

 

 

病毒式傳播、刷屏裂變,想必是很多人員都追求的效果。前幾天,微信朋友圈可以說是一片紅海,清一色的頭像加國旗,文案也是齊刷刷的給我一面國旗@微信官方。這個刷屏活動,讓微信用戶中超過2億人蔘與進來,雖然這次活動的引導下載做得非常的剋制,但是還是爲這次活動的運營方騰訊新聞極速版帶來了龐大的用戶羣。我們從七麥數據中騰訊新聞極速版IOS端的數據爲基礎,我們從中可以看出一二:

 

 

 

 

騰訊新聞極速版的新聞(免費)排行榜從第七名上升到第一名,至今還在第一位;免費應用排名榜從第295名上升至第一名,現在回落至第17位。預估的用戶下載量從日均1.2W飆升至24日的20W下載量以及25日的44.9W下載量,用戶下載回落中,但是預估能夠帶來百萬以上的用戶數量。這個僅僅是IOS端的用戶數據,安卓端的市場比較的雜一些,雖然排名上升的沒有IOS的這麼大,但是也都有所上升,獲取了不少用戶。

騰訊新聞APP雖然不是這次的運營方,也同樣受到這次活動的影響,獲取了一批的用戶:

 

 

 

 

騰訊新聞的新聞(免費)排行榜從第四名上升到第二名,現在回落到第五名(因爲極速版擠上去了,反而掉下來一名);免費應用排名榜從第130名上升至第21名,高的時候達到第18名,現在回落至第81位。預估的用戶下載量從日均5W飆升至24日的7.7W下載量以及25日的10.9W下載量,用戶下載回落中,但是預估能夠額外帶來十萬以上的用戶數量。

當然了,給大家分析這個活動的成果,只是想說,刷屏級的傳播能夠帶來多大的收益,據消息,這次活動的成本是200塊錢,團隊在某個羣裏發了個紅包讓大家幫忙轉發(雖然大家領了以後都沒轉,哈哈。)和獲取的收益對比,那可以說是不要錢的了。那麼我們又該如何通過運營設計才實現裂變傳播呢?這個話題很廣泛,相信大家也都多多少少有些自己的心得體會,今天我們就單獨來說一下病毒係數K。

 

 

 

 

病毒係數模型出自亞當·潘恩伯格的《病毒循環》,我們常用K值來表達病毒係數。K值一般代表的是每個現有用戶能夠帶來幾個新用戶。

病毒係數K的計算公式是K=I*Conv

I:Invitation代表的是每個用戶發送的邀請數量(分享率)

Conv:Conversion rate指的是每個邀請的成功概率(轉化率)

假設一次活動,你給10個人發送了邀請,這個I=10,而這10個人當中有2個人接受了你的邀請,那麼Conv=20%,K=10*20%=2人,也就是說每個初始用戶可以帶來2位新人。當然了,現在的人一般也不僅僅會發送給個人,也可能會發送到朋友圈和微信羣等等。所以一般來說,假設你的好友+微信羣+朋友圈總共覆蓋了1000人,最後有5個人達成了購買。那麼就是I=1000,Conv=0.5%,K=5(當然了,放在單個人身上的話是一目瞭然的事情)。

所以我們要看下一步,病毒傳播模型:

 

 

 

 

Custs(t):代表的是一段時間後的總用戶數

Custs(0):代表的是活動開始時的總用戶數(初始用戶數)

K:也就是所謂的病毒係數

T:病毒傳播的總共時間

CT:每一輪感染週期花費的時間

假設一次課程分銷活動,我們採用的是衆包分銷(把一堆KOL拉一個羣,許諾更低的購買費用,更高的分銷利潤)。第一批的KOL是200人,那麼這個Custs(0)就等於200;K指的是一個人能夠帶來多少的用戶,因爲我們是篩選過的KOL,一般來說帶來的用戶會比較強一些,假設一個可以帶來10個好了,那麼K就是10;假設這個活動上線後100分鐘就被微信封殺了,那麼T=100,我們收集的數據顯示每一輪的感染週期是20分鐘。我們就可以得出數據了。按照這個係數計算的話,可以得出Custs(t)的數值爲222200人,也就是22W人,當然了,這個是理論估值,肯定是很難達到以下理想狀態的,這個我們等下再說。

從這兩個公式我們大致可以看出這個裂變公式中K值的作用,當K值越大的時候,增長曲線的弧度就越大,裂變的效果就越好。

當K值小於1的時候,裂變的增長速度會越來越慢,逐漸的接近一條直線,這是一次失敗的傳播,只有K大於1的時候,用戶的增長才能達到指數級的增長。

當K值=10的時候,第60分鐘的Custs(t)=2W人,到了第67分鐘就變成了5W人。到第120分鐘的時候,用戶已經達到了2200W人。所以之類活動不出意外,用不了一個兩個小時,就會被微信給封掉,因爲假設在完美的情況下,這種情況下去會發生什麼?微信日活10億,我們可以逆推公式,在第153分鐘的時候,用戶達到9億9千萬,在第154分鐘的時候,用戶達到11億一千萬,也就是說僅僅兩個半小時,微信就會全部淪陷掉。如果這個是病毒的話,全球75億人,大概會在第171分鐘前全部被感染掉。

當然了,這個數據是存在於理想當中的數據,實際上即便微信不封殺,這個活動也不可能傳染到每一個人。隨着時間的流失,K值和CT值都是在衰減的。並非每個人都是KOL,所以不可能每個人的係數都能夠達到10,實際上能夠達到3就很不錯了。同時隨着時間的流失,每一輪感染的時間週期也會增加,熱度過了,感興趣的都感興趣了,不感興趣的還是不感興趣。

就像這次騰訊新聞極速版的活動,即便因爲自身的剋制以及微信的放水,活動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同時因爲參與成本較低,所以擴散的比較多,但是也就撐死到了三億,就無法再進一步了。一個是因爲剩下人羣不感興趣,又或者是高齡人羣的行動力較低等等原因。

 

 

 

 

根據實際操作的反饋來說,病毒係數並非是很穩定的,第一個週期的病毒係數要比第二三個要大得多。原因不僅僅在於初始用戶是我們挑選的精準用戶,KOL人羣,更重要的是強關係與弱鏈接的理論。用戶的朋友圈大部分朋友與用戶都是強關係,而朋友圈人羣的重疊性很高,所以一個用戶在朋友圈當中一而再,再而三的看到海報的時候,被反覆的感染,產生行動的概率要比其他人高得多。不過如果僅僅是侷限於強關係的圈子當中傳播的話,病毒係數會比較高,但是擴散範圍會很小,所以也需要藉助那些弱鏈接的人羣,將消息擴散到不同的圈子當中去。

此外,微信對於高裂變的活動也會迅速的給與封殺,而那些裂變較低的活動則得以保存直至自己消亡。相信這個官方是有相關的監控的,所以我們在設計活動的時候,一定要控制裂變的傳播熱度,考慮K值以及CT值還有總活動時長如何把控(當然了,可能更多的朋友要考慮的是裂變涼了怎麼辦)。否則在裂變活動完後被清粉或者封號的話,那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