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中的異常拋出和捕獲

在 C 語言中,如果發生錯誤,上級函數要進行出錯處理,層層上傳,容易造成過多的出錯處理代碼,並且傳遞的效率比較低下。

C++ 中的異常

  • C++ 中,異常的引發和異常的處理不必處於同一個函數中,因此底層函數可以着重於解決具體問題,而不必過多的考慮異常處理
  • 異常是專門針對抽象編程中的一系列錯誤處理的,遇到錯誤信息就轉到若干級之上進行重新嘗試
  • 異常脫離於函數機制,決定了其對函數的跨越式回跳

語法

try
{
    statement;
}
catch(ExceptionType var)
{
    statement;
}
  • 被檢測的語句放在 try 塊中
  • try catch 語句中的花括號是語法的一部分,不能省略
  • try-catch 結構中,只能有一個 try 塊,catch 塊可以有多個,以便與不同的類型信息匹配,有點類似於 switch-case 結構
  • 利用 throw 拋出的異常類型,可以傳遞系統預定義的標準類型或自定義類型
  • 從 throw 拋出異常,到 catch 捕獲異常,有點類似與利用函數的返回值進行復制一樣,因此如果使用了自定義類型,需要考慮自定義類型的賦值和拷貝問題
  • 如果 catch 語句沒有與之相匹配的異常類型信息,可以用(...)表示可以捕獲任何異常類型的信息,有點類似與 switch-case 結構中的 default
  • try-catch 結構可以與 throw 在同一函數中,也可以不在同一個函數中,throw 拋出異常後,會先在本函數中尋找與之相匹配的 catch 塊,如果沒有與之相匹配的 catch,就可以轉到上一層 try-catch,如果仍然沒有匹配到,則轉到再上一層 try-catch...,如果最終到不到與之匹配的 try-catch 塊,系統就會調用系統函數,terminal 使程序終止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func1()
{
    double a;
    try{
        throw a;
    }catch(double)
    {
        cout<<"catch func1()"<<endl; //throw
    }
    cout<<"end func1()"<<endl;
    return ;
}

void func2()
{
    try{
        func1();
    }catch(int)
    {
        cout<<"catch func2()"<<endl;
    }
    cout<<"end func2()"<<endl;
}

void func3()
{
    try{
        func2();
    }catch(char)
    {
        cout<<"catch func3()"<<endl;
    }
    cout<<"end func3()"<<endl;
}

int main()
{
    try{
        func3();
    }catch(double)
    {
        cout<<"catch main"<<endl;
    }
    cout<<"end main"<<endl;
    return 0;
}

結果爲:

catch func1()
end func1()
end func2()
end func3()
end main

上邊的異常傳遞路線爲 func3->func2()->func1(),在 func1 中找到對應的 catch 塊,然後執行對應 catch 塊中的語句,輸出:

catch func1()

整個的異常處理已經結束,跳出 func1() 的 try-catch 塊,繼續執行 func1() 的函數體,陸續輸出:

end func1()
end func2()
end func3()
end main

此時進程結束。

如果將 func1() 中的 catch 到的異常類型換個類型,如:

catch(void *)

結果爲:

catch main
end main

則會在 func1(),func2(),func3() 中都找不到對應的 catch 匹配,直到 main 函數才能找到對應的匹配,然後輸出:

catch main
end main

如果將 main 函數中的 catch 捕獲類型也修改爲:

catch(void *)

結果爲:

terminate called after throwing an instance of 'double'

This application has requested the Runtime to terminate it in an unusual way.
Please contact the application's support team for more information.

此時系統就會調用系統函數,使程序終止。

拋出類型聲明

  • 爲了增強程序的可讀性,可以在函數聲明時就列出所有可能拋出的異常類型
void func() throw (A,B,C);     // 表明該函數只會拋出 A,B,C 及其子類型的異常
  • 如果在函數聲明時沒有聲明可能拋出的異常類型,則函數可以拋出任意類型的異常
  • 不拋出任何類型異常的函數,可以聲明爲:
void func() throw();
  • 如果一個函數拋出了拋出類型聲明中所不允許的異常,unexpected 函數被調用,啓用 terminal 函數中止程序

棧自旋

  • 異常被拋出後,從進入 try 塊起,到異常被拋擲前,這期間在棧上的構造的所有對象,都會被自動析構
  • 析構的順序與構造的順序相反。這一過程稱爲棧的解旋
  • 而堆上的空間,則會泄漏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
public:
    A(){ cout<<"A()"<<endl; }
    ~A(){ cout<<"~A()"<<endl; }
};

int func1()
{
    A a;
    if(1)
        throw('a');
    return 0;
}

int func2()
{
    A b;
    func1();
    return 1;
}

int main()
{
    try{
        func2();
    }catch(int x){
        cout<<"x"<<endl;
    }catch(double y){
        cout<<"y"<<endl;
    }catch(...){
        cout<<"no x, no y"<<endl;
    }
    return 0;
}

結果爲:

A()
A()
~A()
~A()
no x, no y

如果 throw 的是一個類對象: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
public:
    A(){ cout<<"A()"<<endl; }
    A(const A &obj){ cout<<"A(const A &obj)"<<endl; }
    ~A(){ cout<<"~A()"<<endl; }
};

int func1()
{
    A a;
    if(1)
        throw(a);
    return 0;
}

int func2()
{
    func1();
    return 1;
}

int main()
{
    try{
        func2();
    }catch(int x){
        cout<<"x"<<endl;
    }catch(double y){
        cout<<"y"<<endl;
    }catch(const A &a){
        cout<<"no x, no y"<<endl;
    }
    return 0;
}

結果爲:

A()
A(const A &obj)
~A()
no x, no y
~A()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