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情奉獻:我的公衆號矩陣之路

loonggg

讀完需要

6

分鐘

速讀僅需 2 分鐘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知心話。

今天想跟大家談一談關於寫作,關於公衆號方面的內容,希望我的公衆號寫作之路,對大家在工作之外能夠產生一些幫助。

1

   

回想當年

其實,我開始寫公衆號是在 14 年 11 月份的時候,這段歷史我之前也寫過,如果是老讀者的話,應該讀到過。我之所以寫公衆號是因爲當時加了一個程序員的微信,他天天在朋友圈講自媒體,那時候,頭條纔剛剛起步,入駐頭條的自媒體作者也不多。當時,那位程序員老哥天天宣傳在他的指導下,一個網友在頭條上開了自己的籃球自媒體賬號,一個月的流量竟然能夠達到 10 億,據說很掙錢。

然後,我就懷着好奇心註冊了頭條號:非著名程序員,然後開始了寫作,順便也註冊了公衆號。說實話,當時頭條的自媒體作者不多,所以,頭條的推薦機制,真的可以帶來很多流量,那時候,頭條號的收益也確實不錯。但是,不到半年時間,頭條瞬間火了,自媒體作者紛紛入駐,就出現了狼多肉少的現象,所以,收益幾乎很少了,流量也下來了,本身技術文章在頭條上也沒多少流量。

誰知道,同時公衆號慢慢起來了,然後就一直堅持到了現在。在 15 年一年時間,關注數應該達到了 8000 多。而微信公衆號的這種訂閱關係比頭條的推薦機制的優勢在於,它讓作者與讀者產生的關係更忠誠,更靠譜,也更穩定。所以,隨着讀者數量和閱讀量的增加,公衆號的變現能力顯著增強。

特別提醒:就目前來看,我玩過頭條號,也一直玩到現在,也玩過百家號,搜狐號,企鵝號等自媒體平臺,但是,這些平臺的變現能力都不如微信公衆平臺,而且不在一個量級上,公衆號的變現能力在自媒體寫作領域可以說是遙遙領先。

如果,你現在問我:現在做公衆號晚嗎?

我的答案依舊是:不晚

2

   

矩陣之路

我相信如果你一直在關注我,讀我的文章,應該發現了,我不止有一個公衆號:「非著名程序員」,你應該發現了還有一個跟我寫作風格很像,我一直在轉載的另外一個公衆號:「GitHub 精選」

「GitHub 精選」這個號是我在 18 年底開始搞的。我爲什麼要再搞一個號呢?因爲我雖然是做程序員出身,「非著名程序員」也是分享 Android 文章起家的,但是,隨着我身份的轉變,可能更多的精力不在技術上了,分享技術文章貌似不能跟上技術的發展速度了。所以,「非著名程序員」這號隨着我身份的轉變,更多的是在分享我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經驗,認知等。

但是,我又不想忘記分享技術的初心,所以,就想着分享好用的開源項目吧,幫助大家提高找開源項目,瞭解開源項目的途徑,而且是關於技術的,不限語言,不侷限於前端後端,取材不僅方便,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GitHub 精選」這個號就這麼誕生了,堅持了一年多,到今年突然爆發了,讀者關注數僅僅纔是「非著名程序員」這個號的一半左右,但是平均閱讀量卻超過它了。

特別提醒:這也是一個經驗分享,爲什麼「GitHub 精選」的關注數,不到「非著名程序員」的一半,但是閱讀量卻比它高呢?原因很簡單,就是讀者的精準程度。「GitHub 精選」這個號分享的都是開源項目,不分享其他類型的文章,所以,關注的都是程序員,讀者越精準,文章的打開率就越高。而「非著名程序員」不僅僅分享技術,也分享職場的經驗,還有我的讀書筆記以及工作,學習的感悟,比較雜,關注的讀者也是比較分散的,這就導致你每天分享的文章打開率不那麼穩定,因爲今天分享的文章,可能其他人不感興趣。所以,如果你想做公衆號,一定要確定創作領域之後,堅持這個領域的文章去發。

隨着「GitHub 精選」這個號起來了,今年,我就想再搞一個專門分享關於程序員提高效率工具的號,因爲我們程序員,技術人,對於買衣服,買其他東西不感興趣,但是對於效率工具,軟件,電子產品感興趣。尤其是,一些工作中,學習中常用的工具,我個人非常感興趣,好東西是用來分享的,所以想再做個號,專門來分享效率工具。

那麼「程序員掘金」這個號自然而然地就誕生了,顧名思義就是:程序員挖掘好東西的意思。這個號真的值得大家關注,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會陸續給大家分享一些精品的高效工具,插件,都是對於我們工作,學習提高效率分享有用的。所以,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3

   

分工明確

「非著名程序員」從 14 年年底開始做,到現在堅持了快小 6 年了,我自己都沒有想到我能夠堅持 6 年的寫作,這六年來讓我收穫了很多,也開始讓我認識到持續輸出需要持續輸入,倒逼着我每天都會去讀書,去思考,讓我也成長了很多。這個號目前的定位依舊是雜亂無章,我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重點是我的讀書筆記,經驗分享一類的。

「GitHub 精選」這個號從 18 年底開始,到現在一年多了,增長很快,原因就是垂直,所以,它的定位不會變,堅持輸出和分享優質的開源項目給大家。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關注一下。

- 長按識別關注 -

「程序員掘金」這個號,從今年,這個月剛剛開始,定位依舊是很垂直,就是分享我們生活,工作,學習中的效率工具,我相信,堅持一年多以後,一樣也會起來。喜歡效率工具的同學,可以關注一下。

- 長按識別關注 -

4

   

解疑答惑

4.1

   

爲什麼我說現在做公衆號也不晚?

在短視頻的猛烈衝擊之下,大家的注意力都被短視頻吸引走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公衆號打開率持續走低,關注數量持續停滯,不太增長的情況下,爲什麼說做公衆號也不晚?因爲我認爲我們應該關注長期價值,不要被短期短視頻的衝擊而迷惑了眼睛。

文字的價值有文字存在的價值,好的文章依舊會有人看,短視頻也替代不了文章,長期來看文字的價值,文字這種載體比短視頻更具有長期的價值。

所以,從長期價值的角度來看,我依舊喜歡寫文章。

4.2

   

短視頻的門檻比較高

文字比短視頻的門檻低,這裏的低指的不是價值,而是從創作的時間成本,製作的角度來講,我嘗試過製作短視頻,需要錄,需要剪輯,錄的不好,還有可能重複錄,相當的花費時間和精力。

寫文章就不會那麼麻煩了,你一旦有了靈感,學到了某個知識點,就可以很快擴展開來,寫出一篇文章出來。

對於大衆來講,寫文章在製作的角度來講,會節省時間成本。

4.3

   

如何快速漲粉?增加關注數?

進入 2020 年以來,我再也沒有參加過任何一次互推,除了我的這三個號之間互相推薦和轉載之外。爲什麼我不再參與公衆號互推了呢?因爲我感覺互推過來的讀者不精準,不是你的目標用戶,取關率很高,讀者關注數是增長上去了,但是閱讀量依舊還是那些閱讀量。

我的建議就是:堅持自己的寫作,不要在乎讀者的關注數。你可以把你寫的優質文章,發到各個不錯的平臺,比如:知乎,掘金,頭條號上等,或者像大號投稿,靠你的文章去增加影響力,吸引讀者過來關注更好。

我想說:沒有捷徑,捷徑帶來的只是表象結果,不是真實結果。

這一條路,我依舊看好,但是很難。難的是前期沒有關注數,沒有閱讀量,無法形成正向反饋,所以,無法堅持。但是,你堅持下去,一兩年後,肯定會有收穫。

最後,我希望我今天的這篇分享,這點經驗,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感覺有所收穫,那麼請趕緊瀏覽吧,也不要吝惜你的贊,點個「在看」吧!

公衆號對話框,回覆關鍵字 “1024”

免費領取程序員賺錢實操教程

- 長按識別關注 -

技術,職場,產品,思維

行業觀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