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初始化列表与构造函数体区别

C++ Primer中在讲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的时候有这么一段话: 
      无论是在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中初始化成员,还是在构造函数体中对它们赋值,最终结果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的版本表示初始化数据成员,没有定义初始化列表的构造函数版本在构造函数体中对数据成员赋值。


首先把数据成员按类型分类 
1、内置数据类型,复合类型(指针,引用) 
2、用户定义类型(类类型


对于类型1,在成员初始化列表和构造函数体内进行,在性能和结果上都是一样的 
对于类型2,结果上相同,但是性能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因为类类型的数据成员对象在进入函数体是已经构造完成,也就是说在成员初始化列表处进行构造对象的工作,这是调用一次构造函数,在进入函数体之后,进行的是对已经构造好的类对象的赋值,又调用个拷贝赋值操作符才能完成(如果并未提供,则使用编译器提供的默认按成员赋值行为)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初始化方式并没有太大差别,但其实更推荐使用成员初始化列表,尤其是有一些情况下必要的,另一个原因是出于效率。


第一个原因——必要性。设想你有一个类成员,它本身是一个类或者结构,而且只有一个带一个参数的构造函数。 
class CMember { 
 public: 
    CMember(int x) { ... } 
}; 
因为Cmember有一个显式声明的构造函数,编译器不产生一个缺省构造函数(不带参数),所以没有一个整数就无法创建Cmember的一个实例。 
CMember* pm = new CMember; // Error!! 
CMember* pm = new CMember(2); // OK 
如果Cmember是另一个类的成员,你怎样初始化它呢?你必须使用成员初始化列表。 
class CMyClass { 
    CMember m_member; 
 public:
    CMyClass(); 
}; 
//必须使用成员初始化列表 
CMyClass::CMyClass() : m_member(2) 


第二个原因是出于效率考虑。编译器总是确保所有成员对象在构造函数体执行之前初始化,因此会需要先调用成员的缺省构造函数,完成成员初始化之后再进入构造函数体中执行赋值操作。一般而言,重复的函数调用是浪费资源的,尤其是当构造函数和赋值操作符分配内存的时候。在一些大的类里面,你可能拥有一个构造函数和一个赋值操作符都要调用同一个负责分配大量内存空间的Init函数。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使用初始化列表,以避免不要的分配两次内存。


考虑初始化列表的问题时,有一个特性需要注意,它是关于C++初始化类成员的,它们是按照声明的顺序初始化的,而不是按照出现在初始化列表中的顺序。




class CMyClass { 
    CMyClass(int x, int y); 
    int m_x; int m_y; 
}; 
CMyClass::CMyClass(int i) : m_y(i), m_x(m_y) { } 
你可能以为上面的代码将会首先做m_y=I,然后做m_x=m_y,最后它们有相同的值。但是编译器先初始化m_x,然后是m_y,,因为它们是按这样的顺序声明的。结果是m_x将有一个不可预测的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