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付出與自身價值實現之主觀感受之間的兩點問題

勞動付出與自身價值實現之主觀感受之間的兩點問題


  兒童節已經成爲一個漸漸遠去的字眼,畢竟我已不再年少,甚至難以說出自己還很年輕。我時常在想一些和自己的人生價值相關的一些問題,關於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會感受到自我的價值實現以及自身所感受到的付出與價值實現之間匹配與否的問題。

1.自身價值實現的主觀感受

  在我們努力作者一些事情的時候,比如解決了某個學術問題或者幫助他人解決了生活中的某個難題,這是我們並不一定能感受到自身價值的實現,與之相反地,這是我們可能更多地感受到的是有關於自身的勞動付出的。
  而在此之後,當我們關於此學術問題的成果發表出來或者產生相關的商業價值或者社會價值,幫助他人後獲得真誠的感謝時,我們會產生相應的關於自身價值實現的主觀感受,或者簡單來說,感覺自己對於社會有用,當然這種說法可能並不嚴謹,因爲自身價值的實現並不是這樣簡單的一個問題,在這裏,我們僅做一個簡單的例子。
  但這是我們應當注意,在看到自己的勞動產生了一定的收穫時,這並不一定是平衡的,這就產生了我們要講的第二個問題,即

2.勞動付出與價值實現之主觀感受相平衡的問題

  在生活中、社會中,乃至每一個有人存在的角落,可能都存在着怨言,即抱怨自己的勞動所得與自身的勞動付出不相匹配的問題,這裏的勞動所得可能包括很多部分,比如物質上的勞動所得和精神上的勞動所得(比如榮譽、表彰等)等。這裏我們所提到的價值實現之主觀感受主要指的是精神上勞動所得,但要注意,物質上的勞動所得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轉化爲精神上的勞動所得的,這二者並不是完全割裂的關係。不過我們這裏僅對簡單的精神上的勞動所得進行一點闡述。
  精神上的勞動所得,如前文所說,可能包括榮譽獎章等,但具體到我們生活中,其實點點滴滴皆伴隨着精神上的勞動所得,比如幫助他人之後所得到的他人的讚美及感謝等,而這往往可能是會被很多人所忽視的一個地方,認爲人與人之間相處就是金錢和物質,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當然,我並不是在否定金錢和物質對一個人的勞動付出給予的的肯定作用。
  我們還需要注意一點,不同的人對於自身價值實現的感受差異是巨大的,有的人認爲自身的價值實現主要體現在物質上的勞動所得,有的人則認爲自身的價值實現主要體現在精神上的勞動所得,而對於絕大數人來說,都是介於這二者之間的,即認爲自身的價值實現主要體現在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勞動所得,這二者是和諧存在的。這裏,我們並不否定還有另外一種人的存在,即超脫於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勞動所得,其自身價值的實現體現在自我的肯定,外在的物質或者精神上的所得並不影響其自身的價值實現。顯然這是一種超脫於世的豁達境界,是十分難得的。

——於2020年6月1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