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钢铁侠》Elon Musk:“兄弟们,我觉得我们可以自己造火箭。”

SpaceX将用载人龙飞船(Crew Dragon)运送两名美国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缩写ISS)。

根据此前公布的消息,这两名宇航员分别为鲍勃·贝肯(Bob Behnken)和道格·赫利(Doug Hurley)。

SpaceX由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2002年创立,该公司期望通过重复使用一级火箭和飞船,降低太空探索的成本。此外,马斯克还提出了殖民火星的构想和计划。


马斯克坐在他们前面一排,正在电脑前打字。“我们心想,“这个呆子,他现在还能干吗?”这时马斯克突然转过身来,亮出了他制作的电子表格。“兄弟们,”他说,“我觉得我们可以自己造火箭。”

马斯克把他的笔记本电脑递给格里芬和坎特雷尔,他们惊呆了。表格里详细列明了建造、装配和发射一枚火箭所需的成本。根据马斯克的计算,他需要建造一枚大小适中的火箭,以满足那些搭载小型卫星和研究设备的细分市场的需求,这样就能节省一笔发射费用。他在表格中还列出了假设的火箭性能特性,内容十分详细。“我说,‘埃隆,你从哪里得到这些数据的?”'坎特雷尔说。

马斯克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研究航天工业及其背后的物理原理。他从坎特雷尔和其他人那里借来了《火箭推进原理》( RocKet Propulsion E1ements)、《天体动力学基础》( Fundamentals of Astrodynam-ics )、《燃气涡轮和火箭推进的空气动力学》( Aerothermodynamics of Gas Turbine and RocKet Propul-sion ),还有其他各种专业书籍。马斯克仿佛又找到了童年时的状态,他努力吸收关于太空的一切知识,在这一系列近似冥想的学习过程中,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制造的火箭可以,而且也应该比俄罗斯人的更便宜。忘了老鼠计划吧。忘了可以回传生长影像的植物吧,它有可能在火星上死掉。通过更低的太空探索成本,马斯克可以激发人们重新思考太空探索。

——摘自《硅谷钢铁侠》

造火箭这种事,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也就吹吹牛逼而已。但马斯克勇于挑战,最后还真让他干成了。

对于跨学科的领域知识,马斯克也是花了不少时间先从基础教科书入手,然后将知识点与现有知识和经历进行关联,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再作迁移学习与应用。哪怕最后他搞出来的可回收火箭比NASA还牛逼,技术上更加创新,但他也是先从底层的基础技术入手,以不变应万变。像计算机科学迅速发展了这么多年,出现了许多新技术,但底层的那些基础知识还是那一些,变化不大。

返璞归真,从最基础的开始

通常每个学科领域都有一些基础专业课,比如医学有四大基础课程:药理、病理、生理、解剖;计算机也有五大基础课程: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与算法、编译原理。

不过,对于刚接触新领域的人,一般不知道刚开始要学什么,这时搜索引擎就派上用场了。如果有认识的专业人士,问下自然是最快的,但这种情况可遇不可求,所以还是老实地google下吧。

参考资料

https://www.spacex.com/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I0Hodo5o5dUb67FeUjDe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wBgsf8jWY&feature=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bSwFU6tY1c&feature=emb_rel_end
https://mp.weixin.qq.com/s/gBgFyy4MMrF5vn-8NGEVQw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