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因子投资基金绩效影响因素 What Matters in Multi-Factor Investing?

揭秘因子投资基金绩效影响因素 What Matters in Multi-Factor Investing?

 

 

  我们翻译了一篇来自海外的网络研讨会议纪要,简洁地为各位读者呈现了量化投资特别是因子投资基金的几个问题。本文原著来源于Research Affiliates,其创办于2002年,比较侧重于smart beta和因子策略。

  虽然数量化带来了非常专业的分工和类似流水线的工作流程,但是依然有很多细节值得投资人把握和关注,量化投资绩效并非能够平稳保持,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你的因子投资基金选择。

网络研讨会系列大纲:

1.多因子投资的重要性是什么?

 - 多因子投资的商业案例 - 学术框架

 - 对流行因子的证据进行严格审查

2.忽视因子投资的风险

3.多因子设计,第1部分 - 混合与积分

4.多因子设计,第2部分 - 掌握交易成本

5. ESG集成(企业社会责任)中的问题

Smart Beta和多因子策略并非昙花一现

      上图是全球SmartBeta基金权益在2005~2017年的增长情况,可以看到并没有显著的颓势,反而非常强劲。

Smart Beta研究全阶段重点文献一览

 为了方便大家查找原文对应阅读,我们列出标题:

标题、作者、类型、发布时间

“Fundamental Indexation”1 

Arnott, Hsu, 

Moore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March 2005

 

“An Overwrought Orthodoxy”

Arnott

Institutional Investor

December 2006

 

“Institutionalizing Courage”

Arnott

May 2012

 

“A Survey of Alternative Equity Index Strategies”2

Chow, Hsu, Kalesnik, Little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September 2011

 

“The Surprising Alpha from Malkiel’s Monkey…”3

Arnott, Hsu, Kalesnik, Tindall

Journal of Portfolio Mgmt.

August 2013

 

“Finding Smart Beta in the Factor Zoo”

Hsu, Kalesnik

July 2014

 

“Will Your Factor Deliver?...”4

Beck, Hsu, Kalesnik, Kostka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September 2016

 

“How Can ‘Smart Beta’ Go Horribly Wrong?”

Arnott, Beck, Kalesnik, West

February 2016

 

“To Win with ‘Smart Beta’ Ask If the Price Is Right”

Arnott, Beck, Kalesnik

June 2016

 

“Timing ‘Smart Beta’Strategies? Of Course!Buy Low, Sell High!”

Arnott, Beck, Kalesnik

September 2016

 

“The Market Impact of Index Rebalancing”

Aked, Moroz

January 2016

 

“The Dirty Little Secret of Passive Investing”

Aked

January 2016

 

“Cost and Capacity: Comparing Smart Beta Strategies”

Chow, Li, Pickard, Garg

July 2017

 

学术角度下如何选择基金的研究

Carhart (1997):共同基金业绩维持的三要素:

——因子暴露

——交易成本

——管理费用

基金经理不合理的人事调动会对投资者收益造成毁灭性打击。

  最后一条相信很多国内投资者也感同身受,投资是一群人一个团队的专业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如果受到意外打断,会产生很多问题,业绩会发生非常大的偏差,所以可以认为投资者是跟着优秀的基金经理走的,而并非是所谓的公司品牌。

学术角度下对多因子投资商业案例的的分析研究

避免对Smart Beta过度迷信

 

        为设计投资组合而设计投资组合往往适得其反,因为这样可能导致更高的交易成本。

 

        如上图,所以我们建议基金管理人:让基金制度变得更透明,来避免因盲目跟风所谓的投资风格而蒙受损失。

 

你的因子有效吗?

 

 

  Research Affiliates通过对大量基金的业绩追踪和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

交易成本——始终是最重要的因素:

—  尽可能降低交易成本

—  降低交易费用

—  避免绩效滑点——需要简单而透明的制度

深思熟虑的策略设计同样重要:

—  对于‘Smart Beta ’策略而言:一定要注意

—  流动性和市场容量

—  保证策略的严格执行

      以同样思路思考国内的基金资管行业,特别是针对各位正在开发交易策略的读者们,我们提醒大家,随着国内股票数量的增加和市场总体资金量并非同样线性递增,加上可供投资的二级市场交易品种越来越多,一定要非常谨慎交易成本控制

   同时不随意干预模型,而是在建立模型时候严格考虑各种市场因素影响,无论是SmartBeta风格基金还是主动投资管理基金,都会和样本内业绩更加接近。

     点击【阅读全文】,查看更多内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