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戒網癮?一個玩了上百款遊戲的程序員告訴你有多少廢話

	首先:本篇文章主要先寫幾個日常父母們和專家們讓孩子戒網癮的方法。並反駁

1.送到楊教授那裏電一電?
那敢情好啊,電一電人格分裂,打一打心靈受損。別人笑他太癡顛,他笑別人沒電過。仰天大癡出門去,我輩豈是一般人。“兒子過來”“遵命,有什麼事嗎?”,“小子,你這個月保護費還沒交”“馬上交馬上交”。唯命是從,毫無主見,不敢反抗,沒有思想。哪怕是一個天才都會變成一個庸人。

這麼聽話的孩紙,你真的不要嘛?不要的話,就繼續看下去。

2.不給錢?打一頓?
有一句話怎麼說的“得不到的最想得到”,你越是阻攔他,他就越想要上網。不給錢,不會去借?(裸貸了解一下)。你說他還小,借不到錢,那行,借不到,不會偷錢?偷不到,不會去搶?不敢搶?你確定他不敢做這種事嗎?這樣你只會讓他覺得錢很重要,因爲他需要錢才能去上網,去做自己最愛的事情,這樣錢在他的眼裏就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了。從小就讓孩紙染上了拜金,值得嗎?(染上拜金的人未來大多是怎麼樣的,新聞很多吧?)
你說“這是屁話,使勁打,打斷腿,看他還敢去不。”那你很棒棒哦。古有云:棍棒之下出才子。但是你確定你這樣打,不會變成“棍棒之下出傻子”嗎?一直打,他是不敢上網了,但是這種教育方式和楊教授有什麼區別嗎?別跟我說你是打,他是電。

3.讓他玩個夠,玩膩了就戒了。
玩膩?哥們,你跟我開玩笑吧。遊戲玩膩了,不會換一個遊戲嗎?一年更新的新遊戲,數都數不清。而且就算在慶幸的時候一時放棄了這個遊戲,我是說慶幸的結果他放棄了。
那麼進入二階段:當以後他無聊的時候,想尋找樂趣了。大腦就會自然的尋找所有曾經能讓自己解悶,開心的方法,排除所有不能製造快樂的方式。剩下的當然,沒有例外,當初的電腦遊戲也會浮現在腦裏。如果別的方法都不能讓自己快樂,那麼只能去上網玩遊戲了。持續循環。
有一首歌,王箏的“越長大,越孤單”,這六個字,大家都懂,爲什麼越長大越孤單,因爲我們不能再跟小孩紙一樣,去玩泥巴,玩過家家,玩躲貓貓等等幼稚卻很開心的遊戲了。現在社會上的人,多少人想回到童年那快樂的時光,可惜已不再了。我們需要做一個“正常人”,不然會被別人說是個傻X。所以,很多娛樂被限制了。而上網玩遊戲就是一個快速簡單能獲取快樂的方法,這樣就導致了戒不掉的網癮。

上面三點是日常家長的教育方式。

以下說說磚家的觀點(請允許我反駁以下觀點)

  1. 認知。家長和網癮孩子像朋友一樣協商,不要說教,雙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確學習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務,身心健康是青少年發育、發展的關鍵。然後理出網癮對青少年的危害,如荒廢學業,損傷身心健康,上網要錢,而錢不夠便會養成說謊的習慣,上網佔用時間過多會疏遠親情與友誼,不利心理發展。與此同時,家長還要主動與老師配合。
  2. 系統脫敏。家長與網癮孩子雙方協商,定出總體計劃,在兩個月內逐步減少上網時間,最終達到偶爾上網或不上網。如原來每天沉迷網吧8小時以上,則第一週減爲6小時,第二週4小時,第三週3小時,第四周2小時。網癮者能按計劃執行則給予獎勵(用代幣制),即每週發給適當的代幣,到月終換爲現金。做不到時則罰,但不可打、罵,而是將孩子最喜歡的食物、娛樂、看電視或其他活動予以減少,如不給喫快餐,不給喫冰淇淋等。這樣,兩個月內會消除網癮。
  3. 代替療法。青少年需要充實的精神生活和娛樂,所以不讓其上網則必須找別的愛好替代。如游泳、打球,陪孩子登山、旅遊等。
  4. 厭惡療法。叫孩子左手腕帶上粗的橡皮筋,當孩子有上網念頭時立即用右手拉彈橡皮筋,橡皮筋回彈便會產生疼痛感,轉移並壓制上網的念頭。拉彈的同時,孩子還要提醒自己,網癮有危害。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意志力,用意志力壓制上網的念頭

反駁正文

NO.1觀點:認知
講道理如果說有用的話,那麼請告訴我,怎麼還是那麼多的網癮少年?試問一下,哪個正常的父母沒有跟網癮孩子說過這些道理。除非是不負責任的父母。
第一條廢話,Pass。

NO.2觀點:系統脫敏
遊戲一旦上癮了,他還要做遊戲的任務,哪裏是你說減少時間就減少時間的?我打個BOSS都要半個小時。做完一天的任務要4個小時,還要跟遊戲的好友啊,對象啊,聊聊天。這個時間是食物/看電視等等其他瑣事能代替的嗎?爲什麼叫癮?最愛的東西/無法自拔的東西,才叫癮。還有啊你都讓他去網吧了,有錢上網,沒錢買東西喫嗎?發代幣換現金然後去上網?看電視,拜託,電視能做的事情,電腦做不了?
第二條邏輯有問題,PASS。

NO.3觀點:代替療法
這條有點用。不過,你說替代?父母:“孩子,我們出去玩吧”。孩子:“我還要打BOSS,沒時間”。
但是也有不少孩紙會出去玩。所以還是可以的。但是我既然是來反駁的,自然要說道理。你不用上班嗎?天天帶孩子去登山、旅遊?並且花費比網費大得多。一般家庭根本沒這些多餘資金。
另外並不是說只有青少年才需要精神生活和娛樂,是人都需要!(這種什麼精神啊心靈啊什麼的理論廢話就不要說了)
第三條實際上上不成立,PASS。

NO.4觀點:厭惡療法
我不知道這個觀點怎麼反駁好。你讓孩子自己打自己就能戒網癮了?這着實有點滑稽了。如果這招有效的話,我覺得這世界沒有什麼不能戒的了。
想抽菸了,用右手拉彈橡皮筋,橡皮筋回彈便會產生疼痛感,轉移並壓制抽菸的念頭。拉彈的同時,還要提醒自己,抽菸有害健康。
想喝酒了,用右手拉彈橡皮筋,橡皮筋回彈便會產生疼痛感,轉移並壓制喝酒的念頭。拉彈的同時,還要提醒自己,喝酒有害健康。
想吸毒了,用右手拉彈橡皮筋,橡皮筋回彈便會產生疼痛感,轉移並壓制吸毒的念頭。拉彈的同時,還要提醒自己,吸毒有害健康。並且吸毒還犯罪呢!
第四條滑稽之談,PASS

辦法:讓他玩遊戲,但是不能網上交友,或者跟朋友一起玩。單機遊戲遲早會膩的,當然,你別變着花樣給他送單機遊戲玩,你得跟他商量。最重要的一點,他要有棄網的念頭。念頭念頭念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