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知道】拉弧圈球時,總感覺喫不透板是怎麼回事啊?

ur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9101355.html

 

旋轉是當代乒乓球的一個發展方向,弧圈球是我們在比賽中運用得很多,也是很實用、很有效的一項技術。究其重要性,可以說現在男子運動員打不了弧圈的話就很難立足了。 針對您的問題,首先我要分清楚高吊弧圈和前衝弧圈。高吊弧圈的弧線相對較高,爲了保證質量,球一定要很轉,所以摩擦相對較薄。前衝弧圈,弧線很平,衝勁很足,一般情況下摩擦相對較厚(一定注意我用的“相對”這個詞),這兩種技術是運用在不同的情況下的,不能混淆。 您的問題大概就是說拉前衝弧圈球的時候球的前衝性不強,希望拉的球更衝一些,這是是可以的,但是應該糾正的觀念是,如果弧圈球拉出了“啪啪”的聲音,也就是你說的“喫透板”的感覺,摩擦的尺度掌握得不好的情況下,嚴格的講就已經不是弧圈球了。 這裏有一個尺度問題,尺度掌握得好是說在摩擦球的基礎上向前發力,這就是前衝弧圈球,就是俗稱的“爆衝”。這樣的球一般是用在搏殺、搶攻的時候,殺傷力強,不過這樣的技術對手上感覺要求很高。最主要的要領是:在摩擦住球的基礎上向前發力,就是說要先喫住球,再發力,這個力量是用在摩擦球上的,而不是用在擊打球上的,這個很難掌握,需要多加訓練和體會。尺度掌握得不好的話,在沒有喫住球的情況下一味地向前發力,往往就沒有摩擦了,俗稱“幹打”,“啪啪”聲很清脆,但是如果來球有一定下旋,這樣的球十有八九要下網,也就是說“幹打”的擊球方式是我們應該避免的。 其實呀,你不必去刻意的追求“啪啪”聲。摩擦薄,弧線低平,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這已經是很高質量的前衝弧圈球了,這樣的球看似沒有多大力量,其實已經很衝了,往往打到對方的球板上有很強的“頂”的感覺,但是如果事實不是這樣的話(對方沒有很頂的感覺),那隻能說明您的手感還沒到位,還感覺不到您是否已經摩擦到了球,也就是說您其實並沒有摩擦得很薄(如果真的是這樣,請您千萬莫怪我說話太直,我沒有惡意)。其實,拉前衝弧圈球的最高境界就是“沒有聲音”,因爲歸根結底前衝弧圈球的“衝勁”靠的是摩擦磨出來的,不是靠擊打打出來的。當然,這種“最高境界”是個理想狀態,現實中試試先不了的。其實,咱們的國手一般“衝”球的時候摩擦的很薄,球是又轉又衝;歐洲的運動員的打法就不太一樣,他們一般“衝”球的時候,摩擦得相對較少,所以球力量不小,但是一般不是很轉。當然了,拉高吊的時候另當別論。 如果,真的被我言中,您摩擦球的手感還不是特別好的話,我給您一些建議供參考。就是先不要急着去練“爆衝”,先拉高吊,最好的辦法是找個削球手陪你練,在這個階段,拉的弧線可以高一些。練得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一直練拉球,穿插休息或者練練其他的項目,否則一次性練太久胳膊會僵硬,就會越練越找不到感覺,僵硬的動作定型了就再也改不過來了。另外,拉球的時候,最主要的就是動作要放鬆,千萬不敢僵硬。具體來說是這樣:擊球之前的引拍階段,手臂放鬆,很自然地去引拍,喫住球的瞬間手腕帶動手臂用力,之後隨慣性自然地把動作做完,並且做舒展,看似有點像網球擊球的動作(一定要把動作做完,不能有“制動”的動作出現,否則你很難把全身的力量用在之前摩擦球的一瞬間)。直到您能夠很自如得摩擦球,自如的標準就是自己想磨多轉磨多轉,手上有數了,這時候再去練前衝弧圈,其實那時候問題已經變得很簡單了,就是摩擦球的方向從原來的向上爲主轉變成向前爲主而已,到時候我相信您不需要指導自己就能找到感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