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的我,爲何來了大北京

上篇文章「我的程序員到項目經理之路」說了,我來北京前,經歷了痛苦的思想鬥爭。現在回想,究其原因,就是選擇大城市還是小城市的問題。下面結合我自己的親身感受來說說。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我的家鄉是中部一個很普通平原地區的小村莊。那裏有傳統農村所有的氣息,有着大片的田野,不論天氣好壞,四季更替,田間地頭永遠有辛勤勞作的人,村頭永遠環繞着炊煙。現在回想小時候的這些景象,不知爲何,感覺很美好,但小時候自己卻沒有一點感覺,沒有一絲留戀,甚至希望自己快快長大,趕緊去見識外面的世界。每當村裏有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回來,聽他們講外面的世界,花自己掙的錢買的新鮮玩意兒,我們大部分小屁孩都懷着無比期待。

印象中跟我同齡的很多小學同學,在上完小學後,大部分去了鎮上的初中,而我和極少數人去了縣上的重點初中,這也許是決定我們命運的第一個關鍵節點。這個節點的選擇與當年的我們無關,主要來自於父母對教育的認知。我清晰的記得小時候很好的玩伴,學習成績比我好、比我聰明的玩伴,一起參加競賽每次都獲獎的玩伴,由於家庭原因,放棄了考入重點中學。他們的父母覺得,能上完初中,就算有知識、有文化了,就能出去打工掙錢了。他們覺得,上完初中要上高中,將來如果再考大學,對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成本太高了,他們害怕自己沒有這個能力,其實也不是他們沒能力。準確的說,是他們的認知水平覺得供應孩子考大學帶來的收益遠不如早點出去掙錢好。

在農村,80後90後這一波,家裏供應考大學確實是一件很難的事。這裏感謝我的父母,因爲,從小學開始,他們就給我灌輸一個思想,就是將來一定要考大學,那個時候全村的大學生屈指可數。我父母對教育的認知在全村人中應該算是領先的。同時,他們在面對「供應孩子上大學」這個難題上,沒有選擇逃避,而是想辦法去解決。小時候我爸去外地打工、後來回來又跑中巴車、辦養雞場等等,儘管這些都沒有取得很大的收益,但爲我和姐姐去城裏上學鋪平了道路,後來在我上初二的時候,我爸媽做出一個決定,要去我們附近的市裏做生意。我清晰的記得,那是一個冬日的早晨,老爸開着四輪拖拉機套個板車我們一家就開始了農村到城鎮的轉移。中間的艱辛不必多說,我親眼見證了我爸媽,一步一個腳印,從一家人擠在一個商住兩用房裏到後來在市裏買了房。

從農村到城市,我爸媽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好像城裏人就比農村人能些兒(更有能耐)。城裏好像處處都有商機,小到路邊賣煎餅,大到商場開店。而在老家,農忙的時候大家都下地幹活,閒來很多都是在打麻將,喝酒玩樂等。在我看來,這哪是城裏人天生就更有能耐,只是城裏人有更高的生活成本,迫於生存壓力,不得不想盡辦法、開發自己的頭腦來養活自己罷了。而在農村,可能總覺得家裏有祖上留下的住宅,有自己的土地,喫住都不愁,「小農思想」說的可能是這種情況。殊不知,外面的世界已經變了樣。當然,這些年,這種情況有改善,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但是主要都是從事體力勞動,很少有人能接觸到有持續發展空間的工作。而農村的人想獲得這種有持續發展空間的工作,獲得將來能提升自己階層的機會,只有一條路——知識改變命運。

從農村到小城市,我一個農村玩泥巴長大的傻小子,第一次有了機會能接觸到城裏的生活,雖然我家的日子不寬裕,但我至少接觸到了優質的教育。也許我們在農村能過的不這麼辛苦,但我們選擇了未來。承受苦難的同時,我也與農村那些小夥伴也拉開了差距,等我上到市裏重點高中的時候,再回到老家,發現很多人都不上學了,有的人甚至已經結婚生孩了。兒時要好的玩伴,我們彼此相見竟然會沒了話題,尷尬的很。在我們都還未成年的年紀,甚至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很難想象,他們能給自己的孩子帶來什麼。同時,我對比城裏的同學,從他們身上我感受到更多的是一種自信,他們更善於表達,有着各種各樣的愛好。而我,說實話那時候很自卑,有點內向,覺得自己農村來的就比他們低一等。

通過在市區重點高中上學,我順利考上了大學,相比農村的夥伴,我與他們再次拉開了差距,相比城裏的同學,我縮小了同他們的差距,甚至我有機會大學畢業後去大城市,然後彎道超車,拉開同他們的差距。

我上大學雖然不是省會城市,但也算是三、四線城市了,相比我們那的小城市,在大學期間我又見識到了更大的世界。而且,我下定了決心,要戰勝自己的自卑,我大學竟然競選上了班長,這確實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改變。雖然專業課學的很渣,但畢業前也找到了工作。找工作的時候,在各大招聘網站看,我記得當時選擇所在城市後,合適的職位也就幾頁,真正有點實力的IT公司屈指可數。

我去的是一家小公司,公司不到20人,是一家做本地電商服務的。老闆是從上海回到家裏這邊的,主要是因爲上海開公司成本太大,想先從本地發展。公司技術負責人也是從上海過來的,只能在這邊呆半年,組建完這邊的技術團隊就要回去。我就是在他組建技術團隊的時候進去的,我的水平竟然可以當一個小組長,後來因爲技術人才的缺乏,網站的建設一直處於延期狀態,我有心無力。技術負責人待一段時間就回上海了,公司發展的很不順利,我和一起進去的小夥伴隨着畢業的臨近,也就撤了。當時給我的感覺就是,這個城市的IT發展水平有限,IT相關公司少,人才也很少,真正的大牛有點想法的都去大城市了。

正式畢業後,趁着應屆生的身份,嘗試考了一把公務員,確實付出了努力,差點進面試。說實話,當時考公務員雖糾結,但最後也下定了決心。因爲一個表哥之前考上了市裏的公務員,在我們當地市政府混的還行,覺得走這條路一來有依靠,二來對我家的生意可能也有幫助。我爸媽覺着我們能從農村走到城鎮已經很不錯了,假如我能考上公務員,簡直就是光宗耀祖。我那時候甚至也對此深表認同,有個鐵飯碗,加上家裏有生意,在家裏的小城市日子能過的很滋潤了。

隨着我考公務員的失敗,我開始迷茫糾結了。同時畢業的有人考上公務員了,有的在上大學的城市找到了工作,有人去上了研究生,還有一部分去省會城市找到了工作,極少數人去了大城市。研究生這個我這裏想說下,我發現有很多人考研的直接原因並不是對科研感興趣、或是熱愛專研想進一步提升自己,甚至爲了獲得更高的文憑這個原因也不是。很多人就是爲了考研而考研,面對畢業可能就失業的窘境,面對馬上畢業還要向父母要生活費,面對找工作時自己竟然沒有任何技能,面對即將步入社會的自己竟不知道自己能幹啥,面對這些,他們選擇了逃避,選擇了考研還能再過幾年舒服的日子。大學四年,對我來說,是美好甚至夢幻的,有時候我感覺就像是一場夢,那裏沒有壓力和競爭,只有肆意揮灑的青春。但夢終究是要醒的,即使你不想醒來。對於爲了逃避而考研的人來說,只不過多睡了一會而已。說實話我從來沒想過考研,但這裏並不是說考研沒價值。現在很火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如果學的是相關專業,再考個名校的研究生,畢業之後各互聯網大廠肯定搶着要。對於大多數專業來說,能考上研究生對未來肯定是加分項,但不是必須項。

回到我公務員失敗後的迷茫上來,當時我還想着出去找工作,但爸媽總說出去工作太辛苦,不如在家裏打理生意,把生意做大。在家裏固然舒服,衣食無憂,也能幫助爸媽分擔一些。我能想象,後續的生活可能很快就是結婚生子,然後在我們那個小城市裏過完一生。但這不是我想要的,爸媽靠着他們的艱苦奮鬥從農村到城裏落了腳,我如果留下,感覺是在啃老。靠着爸媽的努力,我與農村的同齡人拉開了差距,逐漸縮小與城裏同齡人的差距,最終我們也會成爲所謂的城裏人。但我不想止步於此,我不僅要縮小與他們的差距,我還要遠遠與他們拉開差距,我想見識更大的世界。在家裏,我所學的知識能發揮的空間有限,只有到大城市,我才能施展我的抱負。但我糾結的是,我有能力去大城市立足嗎?大學畢業的時候靠着一點底子勉強能找到工作,現在又好久沒寫代碼了,我還能找到工作嗎?我害怕了,我的本事支撐不了我的雄心。

但我還有一樣東西,它的名字應該叫冒險。我覺得我身上有一種冒險精神,這種精神可能也與家庭有關。我爸當初開着拖拉機進城的時候,他也不知道是否一定就能成功,我問過我爸,如果當初如果失敗了怎麼辦,不怕村裏人笑話嗎?我爸說大不了就回去接着種地,一家人總不會餓死,還能有更壞的結果嗎。我一個高中跟女生說話都會臉紅的人,大學軍訓的時候,竟然當着全班人的面做了一次很棒的演講,成功競選上了班長,這也是一種冒險。 那麼現在對於是否要去大城市闖一闖的時候,你覺得我會退縮嗎。我給爸媽說如果半年之內我找不到工作或混不下,我就會回來,不試一下的話,我會後悔一輩子。在家裏勸阻無果的情況下,我帶着5000塊錢踏上了北上的路。

來北京前,我瀏覽了北京的招聘信息,發現Java開發需求還是很旺盛的,最直觀的感受是,按照應屆畢業生的標準篩選工作,能找到幾十頁信息,而在我們這邊招聘信息幾頁就沒了,可選擇性太少了。在到北京的第一週內,我幾乎每天都約了面試,白天出去面試,晚上回來補習白天遇到的不會的問題以及準備第二天的面試。基本都是晚上2-3點睡,白天到處跑,當時神經都是繃緊的狀態,不過想想以後自己要牛逼了,倒也不覺得很累。我發現招聘過程中,很多公司並不是只看重技術,他們更多是在考察一個人的態度。經過一週的緊張面試,最後有2家公司給了我offer,一家是做測試,一家是做Java開發,我選了Java開發。經過一週的努力,僅僅掌握基礎編程知識,臨時抱佛腳網上搜了一些項目來應付面試的我,竟然在北京找到了工作。現在看來,做IT這行,只要你肯努力,在北京找工作真的不難,相比小城市,這裏的機會更多。

後面就是我從Java小白到項目經理的過程了,之前公號文章「我的程序員到項目經理之路」中詳細寫過,這裏就不重複了。這裏談下我對大城市的感受,首先是地鐵。大都市的地鐵真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偉大的發明,由於交通的擁堵,地鐵幾乎是最佳的出行方式。不論你白天多麼華麗光鮮,到了下班時間,每個需要坐地鐵的人都一樣灰頭土臉的進入地鐵。這個時候是真正屬於你自己的單獨時間,你可以聽歌,刷微博頭條抖音,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給自己充電,或給自己的靈魂一個放鬆的時間,帶上耳機,放上自己喜歡的一首歌,伴隨着地鐵外呼嘯的風聲,有一種旅途的感覺。只不過這裏的風景在你心裏,當你心情不好,疲憊不堪的時候,你感覺地鐵走的很慢。但你發現一篇好的文章,聽到一首好聽的歌曲時,你會感覺地鐵又走的那麼快。記得第一次在北京早高峯坐地鐵的時候,被擁擠的人流嚇到了,竟然有這麼多人,在地鐵門關上前始終有人往裏擠。特別是大門關上前那一刻,甚至有人直接往裏跳,彷彿帶着絕境逃生的勇氣,但我也很快習慣了這些。

北京的人很多,記得前兩年的時候火過一篇文章,叫做逃離北上廣。說很多人在逃離大城市,我居住在北京地鐵6號線沿線,這幾年眼瞅着6號線上的人越來越擁擠,高峯期擠成狗的我明白了,逃離北上廣的說法完全是扯淡,像我這樣想通過奮鬥改變命運的年輕人在北京數不勝數。爲什麼這麼擁擠了,很多人還是願意花喫奶的勁兒繼續擠地鐵?爲什麼北京房租在不斷的漲,還有人願意呆在北京?爲什麼每年都有大批畢業生來到北京?因爲這些人想要改變,相比小城市的競爭,這裏沒有所謂的人情關係,大家都公平競爭,用實力說話。相比小城市,這裏有更多的機會,存在更多的未知性,或許你的一次冒險,就能成就自己。前赴後繼,是因爲你能在這裏收穫很多。有人會說,北京有霧霾啊,不適合人居住,但這裏適合人奮鬥。

前一段時間看過一個全國各省人均壽命報告,具體數據忘了,但有一點印象很深,就是中國人均壽命最高的是北京和上海,而人均壽命最低是西藏、雲南等偏遠地區,其中最低的西藏人均壽命比北京低了12歲左右,也就是說在空氣清新的西藏人均壽命竟然比霧霾猖獗的北京低了一輪的年紀。我看到這個報告,表示很喫驚,在北京霧霾最嚴重的時候,我也想過是不是要離開北京,回到老家那個4線小城市,起碼空氣質量不錯,絕對算是宜居城市。但是我錯了,空氣好、無污染的小城鎮確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幫助,但這並不是決定人的壽命的主要因素。與生活在無污染的西藏吸純氧相比,大城市裏完善的醫療體系和有錢纔是決定你壽命的核心。在家裏的舒適區待著固然舒服 ,但我無法忍受心智逐漸被安逸磨滅。我想在大城市證明自己,事實也證明了,我可以在這裏生存。

來北京不到5年,從一名Java小白,到現在是一名項目經理兼諮詢顧問,相比一些大牛,這應該不算什麼,不值一提,但這確實是一個平凡的我努力做到的。在北京,我靠自己的能力站住了腳。今年春天的時候,在我極力勸說下,老爸老媽來了北京,我帶他們看了天安門、故宮,逛了鳥巢水立方,走了長安街,體驗了大都市的繁華。送他們走的時候,我爸說,以後有機會要把家裏的生意做到北京來,哈哈,我覺得可以 。

不知不覺,囉嗦了這麼多,我現在不光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還要培養下自己的寫作能力。在大城市要想過上高品質的生活,跨入更高的階層,只靠工資收入是遠遠不夠的。我認識的一個大佬說,一個人應該有三份收入,一份是工資,一份是投資,還有一份是自己的興趣愛好帶來的第二職業的收入。看到了吧,來到大城市,有機會能接觸到大佬,人家的思維層次對咱們普通人簡直是碾壓。我今年也開始學習一些投資理財的知識,進行了一些小的投資。在公衆號開始了我的寫作之路,目前粉絲雖然不多,但在穩步增長,看到之前寫的分享能幫助到一些人,心裏很滿足,寫作這個事我要持續做下去。寫作一方面能提高自己的思維整合、邏輯表達能力,另一方面,我覺得堅持到一定時候,寫作能爲我帶來收益。

PS:如果你對我的文章有感觸,想一起成長,歡迎在微信搜索我的公衆號「kevinsheng」,關注後在公號菜單欄可以添加到我的個人微信,圍觀我的朋友圈,我會經常分享一些自己的職場經驗、感悟、提升認知的內容,期待與大家溝通交流,一起進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