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風投:IT和風險投資界的共同熱點

近年來,不斷有許多IT名人如雷軍、柳傳志等轉行投資人;自1998年第一波投資熱潮中,幾乎所有的風投都湧向互聯網領域,即使如今早已高度多元發展,風險投資市場也被IT行業佔領大半。IT行業中,風投是一大熱點;而在風險投資的戰場上,IT也是一大主戰地。何以這兩者如此緊密關聯?


基本概念

  風投: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簡稱風投,又譯稱爲創業投資,主要是指向初創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並取得該公司股份的一種融資方式。風險投資是私人股權投資的一種形式。風險投資公司爲一專業的投資公司,由一羣具有科技及財務相關知識與經驗的人所組合而成的,經由直接投資被投資公司股權的方式,提供資金給需要資金者(被投資公司)。風投公司的資金大多用於投資新創事業或是未上市櫃企業(雖然現今法規上已大幅放寬資金用途),並不以經營被投資公司爲目的,僅是提供資金及專業上的知識與經驗,以協助被投資公司獲取更大的利潤爲目的,所以是一追求長期利潤的高風險高報酬事業。
  這裏寫圖片描述

  IT: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也稱信息和通信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是主要用於管理和處理信息所採用的各種技術總稱,主要是應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及應用軟件。而在商業領域,美國信息技術協會(ITAA)定義信息技術爲“對於以電腦爲基礎之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應用、實現、維護或應用”。此領域相關的任務包括網絡管理、軟件開發及安裝、針對組織內信息技術生命週期的計劃及管理,包括軟件及硬件的維護、升級及汰換。
  (以上內容摘自維基百科)
  這裏寫圖片描述

  統計數據顯示,在1999~2008年的10年期間,IT行業平均以53%的比例佔據了國內風投市場俞半壁江山。這裏的IT行業所指爲廣義的IT行業,即包括互聯網、軟硬件產業在內的信息技術相關產業,也即上述美國信息技術協會對其定義。
  
  一方面,風投,作爲風險與利潤同在的一個領域,看重投資對象中潛在的機遇。風投的成本不止是資本,更是對風險的承受。所以,前景和機遇無限的IT行業作爲一個高新領域,便頗合風投胃口,較之傳統行業,IT行業雖不如其穩定,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可能,更大的獲利空間,這一點對於對風險習以爲常的風投資本者,大概是正中下懷了。另一方面,作爲日新月異的高新產業,IT行業的發展之快,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它需要充足的資本支持,同時,作爲“年輕的一代”,IT企業在風投機構獲得資本支持的同時,還可以獲得企業在管理、運營、經驗、信息網和人才方面的幫助。可見風險投資IT其實是利益相關的合作伙伴關係,甚至可以說是天作之合了。


IT風投發展事記與中國

這裏寫圖片描述

  1985年,我國第一傢俱風險投資的投資公司——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成立。至今我國的風險投資業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其規模之大,涉及資產之豐已經十分可觀。在互聯網經濟時代,市場在向着近乎理想的狀態的經濟規模下的經濟模型發展,交易信息高度透明、易於獲取,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了,由此市場的准入門檻也在下降,企業的規模發展也產生了最優最簡的方向。並且,隨着機制不斷改善,競爭變得日益激烈。在這樣的環境下,IT產業蓬勃發展。但這樣的模式和環境也決定了其發展初期很難通過上市、發行債券的方式獲得資金支持,而風險投資則正好充當了這樣的角色。所以兩者相輔相成,互相彌補發展商的弱勢,蓬勃地發展起來。
  
  在我國,隨着這兩者的快速發展,大環境也隨之“共同進化”。在IT風投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諸如投資環境和發展基礎不健全、風投缺乏通常的渠道、人才匱乏等問題,但在發展中的受挫糾錯、不斷調節過程中,我國的IT風投環境也漸漸成熟。首先是法律政策環境的逐漸改善、適應現今情況;其次是稅收與政府補貼、採購方面的條件完善;還有渠道和機制的修築建立、創新及管理運營能力的提高、高素質人才隊伍的湧現等……各方面的因素逐漸向好的方向發展,爲IT風投的發展提供了更爲相適應,更爲舒適的環境,大大促進了中國相關產業的發展,爲大批優秀的IT企業、風投企業的湧現創造了條件。
  當然,在現今的體系下,問題依然存在,依然還有改善和進步的空間,但IT領域與風險投資領域兩者的互相促進和推動是不可置疑的,對其機制體系的完善和壯大也已經且必將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強大的推動力。


感謝閱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