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都讓機器人幹了,我們幹啥?

    臨近五一勞動節了,有一個長久的話題——勞動(工作)。從原始人的狩獵簡單編織到古代的

農業、牧業、漁業、紡織業等等,再到近現代紛繁複雜的農業、製造業、工業、科技行業、

影視娛樂行業等等。人類文明的勞動類別在不斷地創新和細分,那麼像這樣看來人類的勞動

類別增多但是勞動時間相對減少,這是一個長久的趨勢!

 

    但是,人類勞動又在近些年逐漸有了新的變化。什麼變化呢?快遞分揀機器人、掃地機器人、

語音助手、AI快遞車、自動駕駛汽車等等。這些變化可能面對人類龐大的勞動種類體系還很小。

但是,長遠的看來,機器人完全可以把大部分的人類勞動幹了。那麼新的問題來了,機器人把

人類的勞動工作幹了,我們幹啥?

 

    其實,機器人要代替人類乾的事長時間的只是重複勞累的工作、那些較爲危險的工作、還有

龐大而系統的工作流程。這就讓人類的勞動方向轉向更爲人性化的工作。比如農業上給廣袤系統

規劃的土地做播種、施肥、防蟲害、收穫等等的方案規劃。大部分時間,以後的農民伯伯不會自己

參與勞累的農活工作,他們只需要把好智能化農業一體的關。把更多時間可以再放在同樣智能化的

牧業、漁業等等由AI和機械智能化的工作。

 

    當然,其他各行各業逐漸由重複簡單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工作單位只是他們以後其中一個“體驗”的

方式,他們的工作將會更加以“監督”機器人的工作狀態和個性化方案規劃和組織參與人類的社交、娛樂、

旅遊等等。

 

    這樣看來,在人類太空漫遊的時代。由於需要巨長的時間花在太空飛船上。那麼,人類的勞動工作除了

飛船上的技術維護保障、生存資源的生產供給還需要做一些“人生規劃”的編劇和虛擬環境實現“劇本”。那些

需要體驗不一樣的人生經歷的“劇情”,可以通過體驗自己選好的“劇本”來進行。可能類似遊戲,不過這樣的

體驗更接近真實。而且,在以後飛船有限的空間內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獲得更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