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隱性科技展望(外篇)

 轉眼間,2016已經過半。科技圈發生諸多變化。oculus已經出貨;夏普被富士康收購;
諾基亞的功能手機業務轉手給富士康;微軟高價收購linkedin。。。

其實,黑科技在每個時代都不乏有創造者退出來,比如:虛擬現實技術。爲什麼之前
並沒有大規模的爆發需求呢!?回想一下喬幫主推出iphone的時候,當時功能機還佔
主導,甚至有人冷嘲熱諷他,觸屏手機怎麼會好用!!?(現在我們的生活因爲智能
手機帶來的影響,足以對當時的嘲諷者:呵呵。);還有件事也很有必要提出,喬
幫主並不是率先推出智能機的,那爲什麼iphone會成爲智能機的代表之一呢?這算是
綜合力量帶來的變化吧。即使是研究出黑科技,沒有商業渠道、沒有開發者的多樣化
技術支持、沒有把握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或許就只會曇花一現~

不知道近一兩年什麼時候開始,AR/VR、人工智能、無人機、智能機器人等等很快乍現,
國內在某些層面表現的熱情似乎超乎想象。(這是值得讚揚的)不過,並沒有什麼現象級
的產品出來。(不是崇洋媚外,國內的電商相關類、生活科技產品等不斷地變換着花樣,
放眼國外早已在太空、超級高鐵、虛擬現實規範產品等等佈局;不過嘛也不排除國內有
願意與國際同步的同學,只能心中表示鼓勵啊!)

當然,在普通並且佔大多數的人羣看來,新科技新技術的頻頻出現,只能跟着歡呼一陣,
因爲畢竟還在之前的生活環境裏,還沒到一個不得不調到新環境的理由,不如好好享受
着之前的舒適,偶爾憧憬一下未來。

話題再轉到黑科技,上一篇講的是黑科技技術產品;這一篇,大多數是關於黑科技再之前
科技的過渡期的生活應用。像三星,研發一款能夠立體影像互動的試衣鏡;國內的比較
火熱的手機頭盔(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普及方式啊);虛擬現實的應用不斷增長着。這些
在沒感覺到什麼特別的變化的事件,其實已經開始把我們引導到新的生活環境了~

對於黑科技,不僅研發者的關注。發燒友以及普通人也會懷有熱情,就等着點燃心中的
那團火熱。如果說之前的生活產品體驗在一個個平面組成的僞三維世界,那麼現在開始,
我們正邁向真正的三維立體體驗的生活中,科技就是這樣美妙,特別是黑科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