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再也不用被迫寫《師說》了 韓愈 古文 論證 文章手法探究 結論

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韓愈寫《師說》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裏看出。柳宗元說:

“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做《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

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韓愈

韓愈是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因祖籍河北昌黎,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在文學成就上,同柳宗元齊名,稱爲"韓柳"。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世盛稱其“文起八代之衰”。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古文

所謂“古文”,是相對駢文而言的。

先秦兩漢的散文,特點是質樸自由,以散行單句爲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於反映現實生活、表達思想。

自南北朝以來,文壇上盛行駢文,流於對偶、聲律、典故、詞藻等形式,華而不實,不適於用。

唐玄宗天寶年間至中唐前期,蕭穎士、李華、元結、獨孤及、梁肅、柳冕,先後提出宗經明道的主張,並用散體作文,成爲古文運動的先驅。

韓愈、柳宗元則進一步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論,並寫出了相當數量的優秀古文作品,當時有一批學生或追隨者熱烈響應,終於在文壇上形成了頗有聲勢的古文運動,把散文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論證

(1)下定義、作結論

概念明晰、論證嚴密。如文章開頭就斷言:“古之學者必有師”,並下定義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接着由“解惑”說到“從師”,經過一番推論,又得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

(2)對比論證

第二段三組對比造成強烈反差,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的違背常理,則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韓愈在勸說時人從事學習時,用了鮮明的對比:

縱比:古之聖人,從師而問;今之衆人,恥學於師。

自比:對其子,擇師而教;對其身,恥學於師。

橫比: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羣聚而笑之。

(3)引用論證

第三段引述孔子的言行來進一步闡明自己的觀點,增強了說服力。


文章手法探究

(1)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亦遠也,而恥學於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聖益聖,愚亦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聖益聖,愚亦愚”和“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二段一連用了三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與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前後緊湊,氣勢通暢,前後事理有機聯繫,充分闡明它們之間的辨證關係。

結論

本文的觀點是“古之學者必有師”,論證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並批判上層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學習的惡劣風氣。

韓愈在《師說》中闡述了有關師道的一系列思想:

他認爲師的作用是“傳道”“受業”“解惑”,人不能沒有老師,凡是能“傳道”“受業”“解惑”的人,都可以成爲師,不應當因人年齡大小、學識專業不同或者所謂的地位貴賤就不向別人學習;

他認爲老師和學生可以互相學習;

他還鼓勵人們多方面地向別人學習。

全文對不肯從師學習的不良風氣作了嚴肅的批判。

韓愈反對浮靡的文風,倡導古文運動,而李蟠“好”的正是韓愈倡導的“六藝經傳”;

當時社會風氣不好,人們不肯從師而學,李蟠不受風氣影響,拜韓愈爲師。

文章倡導的是“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就是說向一切可以學習的人學習。

這也是韓愈心目中“師”的標準。

當前,我們處於知識爆炸,甚至知識焦慮的時代,很多人會主動去學習,主動請教身邊的老師擴展自己的知識面。我們已經充分認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也明白能找到一個好的老師是多麼不容易。那個只看門閥不論才華的年代已經過去了。我們應該慶幸生活在這樣一個更加公平、開放和多元的時代,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可以通過知識改變人生的路途。











在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