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女人,自我成長才是最大的安全感

        印象中的那些讓人難忘的港劇裏,每個女性都有她們爲之奮鬥的職業,愛情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有的話是錦上添花,沒有也不見得要死要活。在每一份愛人的心意中都能保留一份自我和自愛。就算經歷風雨或黑暗,在面臨一番情緒的洗禮後,也能清醒的面對殘酷的現實。死不了就要活下去,父母要顧,高跟鞋很貴,事業得繼續,多少人前赴後繼走在中環馬路上,不進則退,稍微低落滯後一點,世界就會瞬間換畫。現在想來, 亦舒筆下的女子獨立聰慧、自愛自強、即使感情受傷,也能淡然一笑。比如劉嘉玲,再經歷了情海的跌宕,和梁朝偉兩人每每出現在公衆場所時,都是十指相扣,四目含情的恩愛靜好,但一路走來也從來不放棄自我的搏殺和奮鬥。她很少會從梁朝偉身上尋找安全感,因爲她可以給自己最大的安全感不管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要瘦,要美,要穿得漂亮,要自我成長是她們一直以來的追求。港女恰恰是懂得先要接受自己、喜歡自己、成全自己,纔好去要求勢均力敵的伴侶。

       愛情遠沒有生活本身重要。去做那些對的事,閱讀和運動,努力賺錢,不斷的提升自我價值,這些踏踏實實的進步永遠不會辜負你,唯獨愛,不可控,不是說你努力就會有好結果。真正給人帶來安全感的,不是穩定的生活,而是你有選擇和掌控生活的能力。只有當自己有了足夠的資本和能力,才能在生活中保持充足的底氣,不懼意外的來臨。

        楊千嬅在《亦舒說》裏也唱,“別怨心底滴血,專心工作過勞纔有資格吐血”,又或者《我的生存之道》,“我有爸媽掛念,事業還望發展,仍能活着未曾靠諾言。無論我們是何身份,無論我們的處境如何,對絕對不能放棄的一件事是:愛自己,成爲自己,精進自己。 一個女人一定要有自己過好日子的能力,要有別人沒法拿走的東西,這很重要。

      《我的前半生》中做全職太太10年養尊處優的羅子君,早就和職場脫節,但爲了與前夫爭奪兒子的撫養權,羅子君咬牙開始找工作。然而作爲一個30+的職場新人,子君自然到處碰壁,這讓閨蜜唐晶十分擔心,賀涵卻如此安慰唐晶:“路要自己一步一步走,苦要自己一口一口喫,抽筋扒皮才能脫胎換骨。除此之外,沒有捷徑。”

        香奈兒出身於一個貧苦家庭,母親早逝、被父親拋棄、住孤兒院......她從小就深刻體會到了孤獨無助的感覺,而安全感,就成了她長大後追求的目標。在年少的時候,她以爲愛情、金錢和穩定的生活能給她帶來安全感。後來她遇見了她一生中最愛的男人卡伯,卡伯欣賞香奈兒的勇氣,還鼓勵她:“不是自己掙來的東西,終歸不屬於自己,永遠可能隨時被拿走。但通過努力奮鬥,即使我們最終手中空無一物,成就感也會屬於我們。”在卡伯的支持下,可可·香奈兒的女裝時尚事業在馬勒塞布林蔭大道起步了。香奈兒將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到了工作中,她認真地學習如何經營店鋪,她要憑藉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從容坦然地和卡伯並肩而立。她用心地工作,一方面爲了自己的事業,另一方面,她想用時尚喚醒女性的獨立意識。香奈兒用自己的力量,在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掌控了生活的主動權,同時,她也創造了一個時代,成爲了一個傳奇。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成長才是最大的安全感,學會和自己相處,學習愛自己,讓自己在歲月中不斷的增值。你不努力,永遠不會有人對你公平,只有你努力了,有了資源,有了話語權以後,你才能爲自己贏得公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