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悠悠的日常

       今天中午去老媽家喫飯,得知我的小侄女悠悠得了雙百,很爲她開心,看着她得意的小樣子於是我想能不能引導她去剖析一下問題,就問她:“”悠悠,你覺得你之所以得了雙百是因爲什麼原因?你是否可以和我們分享下呢?”聽到這裏,她緊緊抿着嘴脣,想了下說:“姑姑,我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你讓我想一下”。我說好啊,你想一下告訴我們。過了幾分鐘,她靈機一動,激動的告訴我:“姑姑,我想到了是因爲我的爸爸,我爸爸說我考不到雙百,所以我不服氣,就開始暗暗努力,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我都一直看書,老師也經常表揚我呢。”

     爲了更好的引導她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我開始不斷的發問:“是因爲你爸爸說了你不行的話,所以你要證明給他看對嗎?”

     “嗯,是的”。

     “那你覺得除了這個原因之外,你自己還做了哪些功課可以讓你的成績更好呢?”。

      “我比之前更努力呀”。

      “所以,我們可以得到什麼樣的一個結論”?

      “不知道......”

      “你要不要想一想?”

      “我想不出來,姑姑”。

       “是不是你付出就有回報呀?”

        “對,是的呢” 。

        “所以呀,你要記得這個結論,然後爲了以後得更多的雙百,你是不是要把這句話記在心裏呢?”。

        “好的,我明白了。”

       “那我們約定,你按這個方法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等得了下一個雙百的時候,記得把好消息分享給我哦”。

       經過這樣一輪對話,我感知到其實我是想通過追問讓她去思考自己的動力李來源,從而把這種動力延續在未來的日子裏。其實對於小孩子真的不能用說教,只能去尊重她的感受,然後循循善誘,通過引導讓孩子去明白很多生活和學業的道理。成年人需要和孩子一起學習,重新發現教育的本質,讓教育融入在生活的點滴當中,寓教於樂,這樣孩子不會牴觸,家長也能達到一個比較好的預期。而且孩子遠遠比我們想象的聰明,只要有好的方法引導,其實可以擁有很多的可能性。

       教育的本質在於喚醒孩子,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所以,教育也是一個很大的課題,需要爲人家長終身去學習的一門功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